清朝滅亡前共有九位封疆大吏,清朝滅亡後,他們去了哪?
在上一期的內容中,咱們介紹了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直隸總督張鎮芳、兩江總督張勳和兩廣總督張鳴岐。這些人都因為頑固的維護清王朝而沒能落得好下場,那接下來的五位總督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咱們接著往下說。
閩浙總督松壽。松壽是滿洲正白旗人,曾歷任陝西督糧道、江西巡撫、江蘇巡撫等職,在光緒三十三年升任閩浙總督。他在任期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為時人所稱讚。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建新軍也打算髮動起義。起義前夕,福建諮議局議員曾勸松壽交出權力,和平過渡,避免造成流血犧牲。但松壽死心塌地的為清王朝賣命,非要頑抗到底。為了避免起義失敗,福建新軍提前發動起義,松壽率八旗兵抵抗失敗,後吞金自殺。
湖廣總督瑞澄。1910年,瑞澄出任湖廣總督。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爆發後,他派軍隊進入四川,導致湖北防衛空虛。同年10月9日,俄租界破獲湖北革命黨人秘密據點,並繳獲花名冊,之後移交瑞澄。當時陳樹屏建議銷毀名冊以安人心,而張梅生卻建議按名冊實施抓捕。瑞澄採取張梅生建議,逮捕了32人,並誅殺了彭劉楊三人。所屬部下軍心大亂,第二天就爆發了武昌起義,瑞澄逃亡日本。清朝滅亡後回國,最終病死上海。
陝甘總督長庚。長庚為滿洲正黃旗,歷任伊犁副都統、駐藏大臣、成都將軍、伊犁將軍等職,也是九大總督中為數不多的有將才的人。宣統元年,長庚被提拔為陝甘總督。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西安革命黨人積極響應。長庚很識時務,將總督印交布政使趙惟熙後出走,四年後過世。是結局不錯的一個人。
四川總督趙爾豐。趙爾豐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弟弟,靠捐官走上仕途。1905年,他調任建昌道,負責平定地方土司的叛亂,處理川藏地區的事務。1908年,升任駐藏大臣,並平定了西藏上層貴族陰謀叛亂的事。1911年,其兄長趙爾巽調任東三省總督後,他接任了四川總督一職。但上任沒多久,四川就爆發了「保路運動」,趙爾豐率軍鎮壓引得革命軍反彈。武昌起義爆發後,他策劃兵變被抓,後被大漢軍政府都督尹昌衡處死。
雲貴總督李經羲。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歷任廣西巡撫、雲南巡撫、貴州巡撫等職,在1909年升任貴州總督。在任期間,李經羲在雲南成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辛亥革命爆發後,李經羲被蔡鍔禮送出境,最後在上海安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