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人30歲後,每天堅持喝2口,調節內分泌,補充雌激素,護卵巢

女人30歲後,每天堅持喝2口,調節內分泌,補充雌激素,護卵巢

雌激素,是女性朋友非常重要的激素,它能夠促進女性朋友的第二性徵的成熟和生長,對卵巢的影響也很大!雌激素可以刺激卵泡發育,雌激素血濃度也會影響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間接影響卵巢功能。而卵巢,是女性朋友的性腺,它的作用就是分泌女性的性激素和產卵,三十歲之後的女性朋友的雌激素水平已經慢慢開始下降,若不及時進行補充,卵巢就會出現早衰,機能下降。

女性朋友想要補充雌激素,三十歲之後多吃「它」,准沒錯!而「它」指的就是豆漿!豆漿中含有一種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具有調節女性朋友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豆漿中含有自由基、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每天一杯鮮豆漿可以顯著改變女性朋友的心理狀況、身體健康素質、皮膚延緩衰老;豆漿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阻止糖分的吸收,減少糖分對卵巢細胞的傷害。豆漿雖然非常好,但是適用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這幾點:

第一,不要空腹飲用豆漿。空腹喝豆漿會將大量的蛋白質消耗掉去支撐生命活動,不能起到補益的效果。

第二,不與雞蛋一起食用。雞蛋中的蛋清會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產生不利於人體吸收的物質,影響豆漿作用。

第三,不與紅霉素等抗生素藥物一起食用。抗生素藥物會將豆漿里的營養成分破壞掉,影響抗生素和豆漿分別的作用。

第四,不喝沒有煮熟的豆漿。沒有煮熟的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如果沒有煮熟,會發生噁心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忌飲未煮熟的豆漿。

市面上的豆漿質量參差不齊,不如自己動手製作來得更加安全。將黃豆泡發後倒入豆漿機中,稍等片刻即可享用,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花生、紅棗等,但是加了黃豆後就不要加入其它豆類,混在一起反而會影響相互的療效。豆漿也可以與糯米一起煮粥,口感香甜滑膩!

三十歲之後的女性朋友,想要保護卵巢,不光要多喝豆漿,還需要注意以下這四件事情!

第一,學會釋放壓力。精神壓力過大,心情抑鬱,會使身體分泌出致病因子。據研究發現,百分之八十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都有或多或少的精神壓力,所以學會舒緩自己的心情,在保養卵巢的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多做腰部運動,避免長時間坐卧。女性朋友長期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後也缺少運動,這會對卵巢產生壓迫,並且得不到舒緩,長此以往卵巢周圍就會氣血阻滯,不利於卵巢的新陳代謝。卵巢位於腰部,所以多做腰部運動可以促進卵巢的血液循環,增強卵巢活力。

第三,少吃生冷油膩的食品。卵巢喜歡溫熱的環境,生冷的食物會刺激卵巢收縮,對卵巢內部形成一個陰冷的環境,油膩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較多的脂肪堆積在卵巢周圍,就會阻滯氣血循環,所以要少食生冷油膩食物。

第四,做好腰部的保暖工作。卵巢位於腰部,腰部受涼,就會讓卵巢受涼,在外圍形成一個寒冷的環境,會對卵巢產生刺激,不利於卵巢健康。

卵巢功能的下降、提前衰老,最明顯的就是會造成月經不調,而這裡的月經不調多指月經量減少、停經閉經,而月經和卵巢之間的作用也是相互的,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三種調經的食療方。

第一,紅棗糯米粥。將十顆紅棗去核後切絲備用,將糯米淘乾淨後倒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米同樣要洗乾淨後加入鍋中,然後放入紅棗絲,先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燉至粥稠即可食用,此方可以調經養顏,益氣補血。

第二,芹菜益母草雞蛋湯。芹菜半斤、益母草50g,雞蛋一個等食材準備好,將芹菜、益母草兩者共同洗凈切碎,雞蛋洗乾淨和前兩者一起放入鍋中同煮至蛋熟後,將雞蛋去殼再放入鍋中煮10分鐘即可食用,吃蛋喝湯。此湯蛋可以養血調經,適用於經期不定的女性朋友。

第三,鱉甲白鴿湯。將白鴿去掉內臟、清洗乾淨,將鱉甲打碎放入白鴿的腹部,然後將白鴿放入砂鍋中燉煮至熟爛,加入鹽等調味料,即可吃肉飲湯。間隔一天食用,一周就可以有成效,對閉經、經量少的女性朋友非常適用,可以滋陰調經補血。

而卵巢功能的下降,也會讓女性朋友的皮膚出現問題,出現痤瘡、黯淡無光、褶皺等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款自製的面膜!

海藻蜂蜜面膜。將從藥店購買得到的海帶粉取出兩茶匙,蜂蜜去一茶匙,再加入熱水一茶匙,攪拌均勻後,敷於臉上,待15至20分鐘用水洗乾淨即可,這種天然面膜可以天天使用,能夠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活化肌膚、防止衰老!

人們常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一根草,這是因為女性朋友們在三十歲之後就開始逐漸衰老,若護養不足,衰老的更快,這也就是這句話的由來!所以女性朋友想要依舊年輕,就從此刻開始保養自己的卵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節養生小常識 的精彩文章:

五十歲後,愛做一件事的人,身體會不錯,可能更易長壽
腎不好的,早上起床的4種表現,多吃四物,腎氣越來越足

TAG:季節養生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