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防孩子沉迷遊戲,她背著20多斤電子產品上班 !用這4招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 特別關注

為防孩子沉迷遊戲,她背著20多斤電子產品上班 !用這4招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 特別關注

中小學期末考試一結束,就有孩子開始放飛,玩電腦、看電視、玩遊戲……總之,電子產品玩得停不下來,最新一季的寒假版「電子產品爭奪戰」在很多家庭上演。「爭奪戰」的雙方是家長和孩子,爭奪的對象包括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產品,爭奪的方法可是各出奇招,比如,這位媽媽出了個狠招,把家裡所有電子產品都沒收,裝進背包,自己走哪背哪,目的只有一個:讓娃遠離!



小編忍不住要送上大寫的「佩服」!但是,這種方法管用嗎?寒假很長,又趕上春節,孩子難免會想著玩遊戲或者刷手機,家長管起來難度也要比平時大,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呢?



拼了!為防孩子放假在家沉迷遊戲,這位媽媽背二十多斤電子產品上班




(葉女士每天背進背出的電子產品。圖自長江日報




這兩天放假了,12歲的兒子經常待在家裡,為了防止他在家沉迷電子遊戲,葉女士沒收了遊戲機、手機、電子手錶等全部電子產品。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孩子肯定能找到,所以她就找了個背包,裝好,隨身攜帶!就差把電腦也背出來了。

結果一個不小心,背包丟在了地鐵上。地鐵工作人員調集了周圍的監控錄像,好不容易找到了她。

(截圖自梨視頻




她說,這方法看著笨,但卻是經過實踐總結的最佳辦法。以前,她還試過只背路由器出門,可到家發現熊孩子連單機遊戲也能玩半天。索性把可娛樂的設備全掃光,作業的完成率才是最高的。



這位媽媽的做法,也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有人說,家長使出這招,也算是「被逼無奈」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有人說,這種辦法治標不治本,作用並不明顯:



@小福氣re:

跟我大爺當年的操作差不多,把自己家電腦拆了,他兒子去網吧,不給零用錢,他兒子就來霸佔我的電腦,其實沒用!


@遠遠看徐:

最好控制好孩子玩遊戲時間,不然越來越想玩。


@Bluehaloween:

沙子抓得越緊漏得越快。


更多網友認為,合理疏導、教育孩子正確對待電子產品才是關鍵:




@寂寞流年:

小時候在被窩裡聽評書、看小說熬夜不睡覺,其實跟現在的小孩也沒啥區別,合理疏導才是關鍵。


@IVY:

與其這樣,不如培養孩子健康遊戲時間,讓孩子玩到真正好的遊戲,合理分配時間,我相信孩子也會更感激並理解自己的媽媽。


@Wynn Chan:

如果假期活動安排得豐富多彩,孩子就不會只想著玩遊戲了。



寒假版「電子產品」爭奪戰上演,誰是贏家?


對於這件事,家長都找到了共鳴,紛紛爆出與自家孩子花樣百出的「電子產品爭奪戰」,如切斷WiFi、沒收一切電子產品等招數。但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們針對家長們的招數也想出了各種應對套路,到公共場所蹭網、找同學租手機。



期末考一結束,初中學生在便利店裡打遊戲



孩子一放假,很容易報復性反彈,瘋玩遊戲,這也是不少家長最擔心的事情。杭州市某小學一五年級男生,考完試當晚,就拎著手提電腦去同學家,組隊玩遊戲了。

孩子愛打遊戲,如果只是放鬆一下,很多家長都會允許。就怕沉迷起來,上癮,就難戒了。



有位爸爸最近很頭疼,他說寒假裡已經定好出遊計劃,準備帶兒子出去玩幾天,放鬆一下。誰知道兒子聽了幾句,直接拒絕,說:「不想出去玩,不如把時間留給我,我要和朋友打遊戲。」爸爸簡直是急火攻心!



組隊打遊戲的學生,可不止這一兩個人。


杭州一位初中班主任吳老師說,考完試,她抱著一沓卷子下樓,前面走著兩三名男生,正相約打遊戲。吳老師說,前兩天有位學生家長來和她訴苦,期末考前,她兒子說一個人複習沒氛圍,要和同小區的同學一起複習,誰知道臨走前悄悄帶走筆記本電腦。家長發現了,擔心兒子玩遊戲,就在家附近找起來。找到第三個便利店時,抓到戴著耳機正在打遊戲的兒子。



五年級男生被窩裡通宵刷手機



期末考緊了一段時間,一松下來,不少孩子會控制不住自己。



皓皓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五年級,平時就愛擺弄手機,一個不注意,就摸著奶奶的手機鑽進衛生間。眼下到了寒假,更沒人管得了他,媽媽非常焦慮。


    


某天臨睡前,媽媽走進皓皓房間,他正在看書。「看會就睡,不要熬夜。」媽媽說完去睡了。



「凌晨4點多,我路過兒子房間,發現門底下有亮光。推開門一看,簡直氣瘋了!被子拱起一個大包,他縮在裡面,正在玩一隻舊手機!」媽媽揪住兒子的耳朵,甩手痛打幾下。



寒假裡,這四招可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約有67%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同時,隨著電子產品使用的低齡趨勢,目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近視眼患者。那怎樣才能把孩子從電子產品的「懷抱」里奪回來呢?堵永遠不是最好的方法,變堵為疏才是上策。中教君整理了以下幾招,這個寒假,您不妨試試。




招數1:給手機增加「負面影響」



針對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有的家長選擇不給手機、強制沒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事實上並沒有效果。



因為孩子從心裡知道:手機好玩,我要玩手機!



如果手機沒那麼好玩呢?



曾有一位媽媽向中教君分享過她的防治方法:把玩手機變成作業的一種!



她准許孩子玩手機,唯一的條件是:每玩半個小時手機,就要練一張字,每多玩半個小時,增加一張。

剛開始孩子孩覺得沒問題,放心大膽玩手機,覺得練字是小事一件,但過了兩天就有點吃不消了。



每每想要玩手機,就想起要練字一張,想想都覺得好累啊!



當孩子從心理上認為「玩手機=練字」的時候,他就自然而然不會覺得玩手機有意思了。



招數2:陪孩子一起使用電子產品



有研究指出,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和溝通,再加上妥善的時間管理,能夠有效地避免孩子電子產品成癮。



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孩子選擇那些畫質精美、情節健康、最好是包含生活或科學知識的遊戲或節目。



和孩子一起觀看,討論,引導他們發散思維,「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個實驗真有意思,待會我們也試一試。」



招數3:與孩子約法三章



實踐證明,事先的約定比事後的懲罰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實施,給大家提供一位媽媽針對孩子沉迷手機,想到的好辦法,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

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辦法。



但很多家長表示:我們已經跟孩子約法三章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效果呢?



各位家長朋友,你們是不是忽視了以下的注意要點呢!





  •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 要注重「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任何時候,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地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



招數4:盡量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



家長們可以盡量多陪陪孩子,親子閱讀、做手工遊戲或者一起出去運動。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去郊外遊玩,親近自然,用親子活動替代電子產品。



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爸媽的關注,當他們從親子遊戲中獲得快樂和滿足,就不會吵著要玩電子產品了。



如果工作時間不方便陪伴孩子,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以集體遊戲的玩具,鼓勵他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僅可以沖淡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還能鍛煉社交能力,培養合作意識。



實習編輯 | 耿銘陽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參考文章:


都市快報《凌晨4點多,杭州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期末考結束,上班的爹媽你還坐得住?》


長江網《成長的絆腳石不是電子產品》


中國教育報《暑假不想孩子沉迷手機,家長一定要做到這4點!》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亮了!許多家長紛紛效仿》


錢志亮工作室《孩子沉迷手機?3大方法專治電子產品成癮》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寒假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5個「套路」,超管用!(家長必看) | 育兒
今天臘八啦!這些有關臘八的知識記得告訴孩子呀! | 漲姿勢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