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菊花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菊花

導言:菊花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目赤昏花、瘡癰腫毒等,肝火熱盛者最宜常用(編輯/三木)

藥用菊花

菊花單用即有效,也常與桑葉、薄荷、決明子、枸杞子、金銀花、甘草等搭配使用,可增強清肝、解毒、明目的效果。

菊花與桑葉配伍能疏散在表之風熱,也可清肝平肝而制肝陽肝火之證。二者皆具輕清發散、甘寒清潤、清泄肺肝之性。而菊花平肝清肝之力較桑葉更優,且可補益肝陰,治肝陽肝火、肝陰不足;桑葉則清肺熱力較強,用治燥熱傷肺、乾咳無痰之症較菊花為優。

與細辛配伍可祛風散熱、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尤善治風邪所致頭目諸病。細辛辛香走竄,氣溫能通,最善祛風止痛、發表散寒、溫肺化痰;菊花質輕氣涼,能祛風除熱,消腫解毒,養肝明目。二葯配用,細辛取其辛散溫通之性,助菊花散風熱之邪。二葯其氣皆升,一寒一熱,配伍應用,相輔相成。

防風辛甘性溫,為祛風之專葯,偏於疏散風寒;菊花甘苦微寒,雖能疏散風熱,但疏風較弱,而清熱之力較強。菊花得防風而疏風之力增強,防風得菊花之性而溫為寒用。二葯相伍,有助有制,既可起相輔作用,又能起相製作用,疏散風熱之力更佳,善治外感風熱,頭痛目癢。

菊花與薄荷配伍可散風熱,療肝火。薄荷輕清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入肝經,清肝之中又有舒肝之功;菊花甘苦微寒,善疏風清熱,亦入肝經,清肝之中又有舒肝之力。二葯相伍,既能宣散風熱,清利頭面,又能清肝火,舒肝鬱,為治療肝火上炎頭目眩暈、目赤腫痛之上乘對葯。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

菊花《神農本草經》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秋季花盛開時採收干制而成,以花朵完整、顏色鮮艷、氣清香、無雜質者為佳。

【異名】甘菊、白菊、黃菊、葯菊。

【性味】味辛、甘、苦,性微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菊花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目赤昏花、瘡癰腫毒等,肝火熱盛者最宜常用。

【適用人群】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目赤昏花、高血壓、熱盛煩躁者。風熱感冒初起,有發熱、頭痛、咳嗽等癥狀者。肝火旺盛而致痤瘡、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各類紅腫熱痛、熱毒瘡瘍者。

【注意事項】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不宜多服;陽虛或頭痛而惡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生用泡茶、煎湯、煮粥或入丸、散。煎服用量在5~10克。外用水煎熏洗。

食膳與實際應用

按產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等,藥用以亳菊和滁菊品質最優,杭白菊、貢菊以飲用為主。由於花的顏色不同,又有黃菊花和白菊花之分,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菊花食療

明目延齡膏

明目、延年益壽

【功效】

此方出自清宮醫方,有清熱益陰、涼肝明目的功效,老年人常服可控制血壓、明目、延年益壽。

【食療葯膳】

益霜桑葉、菊花各100克,蜂蜜適量。將霜桑葉、菊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小火煎透,過濾去渣,再煎煮濃縮葯汁,調入蜂蜜收膏即成。每服10克,每日2~3次。

【適用人群】

適合肝熱火旺、肝陽上擾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目暗、目赤疼痛者,老年人尤宜。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咳嗽者宜用。春季尤宜服食。

【禁忌】

脾胃虛寒者不宜。

菊花豬肝湯

明目、養血補虛

【功效】

菊花、決明子都是益肝明目的佳品,豬肝有養肝補血的功效,搭配食用,可起到清肝明目、養血補虛的作用,最宜肝虛血少及肝熱所致的頭暈目暗者。

【食療葯膳】

白菊花、決明子各10克,豬肝70克。香油10克,香蔥末、雞精、鹽各適量。將決明子搗碎,與白菊花一起煎湯,濾渣後取葯汁備用。葯汁倒入鍋中,再加適量水燒開。豬肝洗凈切成片,下入湯汁中汆熟,加鹽、雞精調味。把煮好的湯和豬肝盛入碗中,倒入香油,撒入香蔥末即可。吃肝喝湯,1日內吃完,連吃數日。

【適用人群】

適合肝虛血少及肝熱、肝火上擾所致的頭目昏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白內障、血壓高者。春季食用尤佳。

【禁忌】

脾胃虛寒、便溏、泄瀉者不宜多吃。血脂和膽固醇偏高者不宜多吃豬肝。

推薦書籍

《一味葯補腎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一道養顏茶,養好肺和肝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子宮肌瘤驗方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