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君興師遠征,大臣對兒子說:你去吧,我會為你收屍的,結果大敗

國君興師遠征,大臣對兒子說:你去吧,我會為你收屍的,結果大敗

國君興師遠征,大臣們百般勸阻不可出兵,並號啕大哭,結果全軍覆沒

眾所周知,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晉文公重耳去世之後,發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據史書《左傳》機子啊: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當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二任霸主晉文公去世的時候,晉國發生了一件怪事,就是在晉文公的棺材中居然傳出了牛叫的聲音,於是負責占卜的官員立刻就理解了意思,說道:「國君這是在對我們進行警示,將會有西方的軍隊越過我們的國境,我們襲擊它,一定會取得大捷」。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自然而言的將這種行為稱之為「迷信」,不過,在當時的那個社會中,這種巫蠱之術卻大行其道,對於一個國家凝聚民心、軍心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果然,沒過多久秦穆公就收到了駐守在鄭國的秦國大夫杞子的密報,杞子對秦穆公說:「現在鄭國對秦國十分信任,甚至都讓自己管控他們國都的北大門,如果此時秦國出兵偷襲,內外夾擊就可以兵不血刃的佔領鄭國。」

面臨著如此巨大的誘惑,秦穆公自然不肯放過,於是立即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準備大舉興兵入侵鄭國。這個時候,秦國有一個叫做「蹇叔」大臣卻主動站出來勸阻秦穆公道:「讓我們的軍隊不遠萬里去偷襲遠方的國家,臣從未聽說,而且長途跋涉去攻打一個已經有準備的國家,是不明智的行為。」

蹇叔還說道:「我軍千里跋涉,敵軍以逸待勞,這原本就是兵家大忌,因此勞師遠征必定以失敗告終,如果我們的軍隊失敗了,軍隊一定會產生各種怨恨,從而引發叛逆的念頭,希望國君打消出兵的計劃!」

可是,秦穆公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而是召集了秦國的將領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位大將,讓他們從國都的東門出兵,文武大臣全部出郭相送。

就在軍隊出征的那一天,蹇叔號啕大哭並對他們說:「孟明啊,我能看著秦國的大軍出發,可是卻再也看不見他們回來了!」

秦穆公聽到之後十分生氣,立刻就派人對蹇叔說:「你個老頭子懂啥?你都這把年紀了,等大大軍回來,估計你的墳頭草都長到一樹多高了,自然而然看不到大軍凱旋而歸了!」

在出征的隊伍之中,蹇叔的兒子也赫然在列,蹇叔哭著對自己的兒子說:「霸主晉文公雖然已死,可是晉國霸業仍在,如今我國千里遠征鄭國,於理不合,作為霸主的晉國必定會採取行動 。」

蹇叔繼續說道:「在崤山有兩座山頭,南面是昔日夏王皋的墳墓,北面則是周文王曾經避過雨的地方,晉國一定會在這個地方對我秦軍進行伏擊,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會及時趕到那個地方為你收屍!」

其實,對於古人的智慧我們現代人一直都有著很深的敬畏之心,他們胸懷奇計,腹有良謀,能夠遇見很多未知的事情,而且總是會給一人一種「未必先知」的印象,例如古代的姜子牙、張良、諸葛亮等等。

對於春秋戰國史的蹇叔這類人物,我們不能簡簡單單的將他稱之為「迷信」,反而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根據某種蛛絲馬跡,可以分析出來很多即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就是能力的體現。

按理說秦穆公也算是一代雄主,最終不聽蹇叔忠言,落得一個「兵敗崤山」的凄涼結局,也的確是讓人感嘆!而蹇叔這種不畏犧牲,敢於犯言直諫的精神也值得後人們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三國讓人費解的千古謎題,一個食盒就能讓荀彧自殺,想得太簡單了
為什麼老人都喜歡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古人的智慧令人嘆服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