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毒品成癮更可怕的,是垃圾快樂成癮
國館編輯部:
大家好,我是九妹。
每個人都知道毒品上癮的危害,但不知道比毒品上癮更可怕的是垃圾快樂成癮。
這種成癮不是在傷害你的身體,而是在不斷消磨你的意志,減少你生命中的可能性,最終,讓你只能過極其平庸的一生。
如果不遠離這些垃圾快樂,你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可以活得有多好。
01
昨天,在高鐵上發現一個很好玩的現象。
無論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在刷抖音,一個個都是邊刷邊笑,還時不時拿給旁邊的人,逗得對方哈哈大笑。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小學同學阿成,他特別喜歡刷抖音,只要一有時間就刷,上班的時候偷偷刷、下班的時候躺著刷、聚會的時候邊喝酒邊刷……
別人問他,怎麼那麼喜歡抖音,他說,生活太操蛋了,只有抖音能讓人開心。
沉迷於抖音後,阿成確實是快樂了,總是能看見他咧個嘴傻笑,但他也把工作給刷沒了。
因為上班時間刷抖音,被老闆逮了個正著,就直接把他給裁了。
結果,阿成倒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卸載抖音,反而還刷得更厲害了,有好幾次都是刷通宵。
女朋友勸他也不聽,還罵人家要求太高,說自己只是在緩解壓力罷了。
確實,抖音能給中國人快樂,笑點足夠密集,幾秒鐘就能讓人哈哈大笑,一泡尿的功夫就已經笑了好幾茬了。
可是,刷抖音真得能解壓快樂嗎?恐怕這只是痴人做夢罷了!
02
/越快樂的東西,越要警惕/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有個高贊的答案是:能獲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發現,有一樣東西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讓人上癮、難以戒除。
它們是一切娛樂產品——遊戲、八卦、直播等等。
這些產品背後有強大專業的團隊,他們會根據大眾的心理,設計出一環扣一環的產品,它能不斷刺激你的神經,讓你感到快樂、欲罷不能。
而這些產品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
就像阿成一樣,他習慣了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刺激,很難去做一些「無聊」的事情,比如:工作、學習、鍛煉。
《美麗新世界》中,曾描述過這樣一個未來:
為了能夠安撫好公民,政府用一種叫「唆麻」的毒品,來讓普通老百姓感到快樂。
如果有什麼大規模的騷動,根本無需擔心,只用把唆麻變成蒸汽吸劑,人們很快就變得飄飄欲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做別的。
「一克唆麻,憂鬱不見!」
因為有了唆麻,所有人都懶得進步、懶得思考、懶得好好看看大自然的風景。
多麼可怕,即使現在還沒有什麼唆麻,但抖音、快手、遊戲等等娛樂方式,已經變得跟唆麻一樣,你只需要打開手機,就能見縫插針地吸一吸,讓自己爽一爽。
爽一爽沒錯,可是你不知道,這樣爽下去的結果是什麼。
它會讓你快樂的閾值變高,你沒法習慣長時間的付出,來換取一些快樂,除了這些讓你爽爽的「電子毒品」,你實在無法再對其他東西感到快樂。
這就像那些靠吸毒來逃避生活的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03
尋求快樂的方式
/正在拉開階層的差距/
快樂是人類的追求,不過追求快樂的方式,正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重要原因。
社會學家芭芭拉,在底層卧底8年後,發現越是處於底層的人,越是會用一種消耗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肥皂劇、毒品、電子遊戲。
越是處於高層次的人,越是會用一種補充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跑步、閱讀、學習。
這跟著名的「奶頭樂理論」很相似。
1995年,這些精英們就提出了「奶頭樂理論」。
就是批量生產出大量的娛樂產品,通過這些娛樂產品,讓大眾都能夠沉迷於膚淺的快樂中,從而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就像是給啼哭的孩子一個奶嘴。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世界上20%的人擁有世界上80%的財富,要想讓精英們繼續高枕無憂,讓大眾們不爭奪、不反抗,那麼就用各種膚淺的娛樂產品,哄得他們開心就好。
當人們越來越傾向於投入少、快感足的「奶頭」時,看上去你是收穫了快樂,實際上卻是在加劇階層的固化,加劇你這一代的固化,加劇下一代的固化。
在BBC紀錄片《56ups》,花了56年的跟拍,得出了一個很殘酷的結論——精英的孩子會成為精英,底層的孩子依舊在底層。
除非底層的孩子能跟精英的孩子一樣,從小都以讀書、學習為快樂,而不是在不斷吸允「奶頭」中浪費時間和精力。
不管是抖音還是遊戲,現在市場上各種充斥著,讓你爽、讓你快樂的娛樂方式,正在一步步加速階層之間的固化。
你在嘻嘻哈哈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精英們卻又實現了突破,登上了人生巔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此被拉開了。
04
中國人的不快樂
/源於你在熬生活/
為什麼,抖音能在中國迅速火起來?
我很贊同,作家北野的說法,因為中國人太不快樂了。
強子是我見過,最有資格不快樂,最有資格靠刷抖音度日的人了。
強子是個汽車修理工,每天在車底下鑽來鑽去,全身上下弄得黑乎乎、油膩膩的。
本來靠著勤勞的雙手,日子過得也還不錯,買了車、買了房。
原本一切都在變好的時候,強子的女兒查出了白血病,為了治好女兒,強子的家底都掏空了,還欠了不少錢。
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強子身上的重擔真是大,如果他沉迷於抖音中、每天緊皺眉頭,是沒有人會責怪他的。
但是強子卻不,每天都是樂呵呵的,時常還會說一些搞笑的段子。
別人問他,怎麼都這麼辛苦了,還這麼樂呵?強子笑著說,「快樂得自己找啊,越熬越心酸。」
《新周刊》曾做過一個調查,發現中國人最缺的就是快樂,在中流砥柱的80後中,感到快樂的人只有可憐兮兮的0.91%。
正如白岩松所說,「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確實,生活對誰都不仁慈,它總是想著法會刁難你。
如果,你在被刁難的時候,只是刷著抖音、捧著綜藝,想在哈哈哈聲中熬過這些艱難時刻,到最後你會發現,越熬越心酸。
生活不是用來熬的,生活是用來過得!
當你用熬來定義生活時,不好意思,你怎麼可能過得快樂?
05
人生不易
/別靠慣性活著/
前段時間,外賣小哥雷海為刷爆了朋友圈,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中,他擊敗了北大碩士奪得冠軍。
對手評價說,他就像《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只要一出手,就能震驚整個江湖。
在沒有出名前,雷海為是一個外賣小哥,看上去跟平日里遇到的小哥沒什麼差別,都是騎個送餐車風裡來、雨里去,在大城市裡賺點辛苦錢。
跟其他外賣小哥不一樣的地方,是雷海為喜歡古詩詞,每天在等餐時、送餐路上、等紅燈的時候,他都見縫插針地背詩。
下班後,其他同事都是躺著床上玩手機,只有雷海為一個人看書背詩,因為他覺得,這是無奈生活中的樂趣。
在沒有成名前,有不少人覺得,雷海為就是瞎找不痛快,一個送外賣的,背那麼多的古詩詞有什麼用?
其實,很多人都像極了雷海為身邊的人,每天都是靠著慣性生活,吃差不多的飯菜、做差不多的工作、過差不多的生活,沒有一點波瀾不驚。
很多人的不快樂,都是因為在不斷重複著昨日的生活,靠著慣性過活。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小孩子之所以能有更多的快樂,完全是因為他們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
他們總是願意去探索一些未知,在不斷擴大舒適圈中尋找到快樂。
而大人則不一樣,大人更習慣的是活在舒適圈裡,能把一年過成一天。
如果一個成年人,要想跟小孩子一般,擁有更多的快樂,那麼就得有敢於走出舒適圈的勇氣,有不依靠慣性活著的決心。
也許,是逼著自己爬出溫暖的被窩,去冷清的街道跑上10公里,但是在做得時候,運動帶給你的多巴胺遠比遊戲、抖音保持地更久;
也許,是逼著自己卸載直播、吃雞,去啃一本大部頭,但是當你讀完後,你會發現,這種清醒的幸福感,是直播、吃雞永遠給不了的。
06
要想快樂
/先會取悅自己/
取悅自己,這是微信界最好用的說辭。
賣吃的人說,吃頓好吃的,就是在取悅自己;賣衣服的說,穿一身漂亮新衣服,就是在取悅自己;賣化妝品的說,塗最新款色號的口紅,就是取悅自己……
人人都知道取悅自己,有的人越取悅越優秀,有的人是越取悅越墮落。
取悅方式的不同,就會早就出不同際遇的人生。
在我看來,一個人要想越取悅越優秀,那麼他的取悅方式至少得依照這三種原則來執行。
◎ 原則一:嘗試補充型趣味
趣味不分高低,但一定有補充和消耗兩種方式。
補充型趣味,它可能只是平淡無奇的小事,但是每次做它的時候,你的內心會越來越愉悅,這種愉悅感能夠維持你一整天的快樂。
在開始寫作後,村上春樹迷戀上了跑步,從一開始的氣喘噓噓,到最後的超級馬拉松,跑步讓他受益良多。
先是瘦下去的肚子,後來是清醒的頭腦,再後來就是源源不斷的靈感。
這就是補充型興趣,它給人帶來的好處,絕對不只是「哈哈哈哈」這麼簡單。
◎ 原則二:不要遵從本能
越是靠本能活著的人,越是容易被滿足,因為他們對快樂的閾值太低了,往往一點就著。
可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喜歡追求感官上的快感,可能是重油重鹽的垃圾食品,可能是裸露的色情視頻,更有可能是吸一口就嗨翻天的毒品。
遵從本能的興趣,往往就是在滿足人的獸性。
當不斷餵飽自己的獸性時,結果往往就是,獸性會膨脹到無法駕馭的地步。
◎ 原則三:別想一勞永逸
快樂=現實-期望值
現實越殘酷,期望值越高,人就越容易感到痛苦。
就像買彩票抽獎的人,期待越高的人,中獎的興奮程度就越低。
如果,你把自己糟糕的一生都寄托在一種興趣之上,那麼你很容易會因為期望過高而失落。
所以,選擇任何一種興趣前,都請不要對它的幻想太高。
07
時間從來不說謊,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你在淺層次的快樂中,揮霍你的生命,你最終擁有的只是短暫的熱鬧,和長久的空虛;
當你在深層次的快樂中,給你的生命充電,你最終擁有的是長久的幸福。
不要把快樂寄希望於別人,當你期待抖音給你快樂時,你離廢掉就不遠了。
/今日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END
※中國第一女殺手,她的床上躺著5萬條人命
※19歲女大學生整容喪命:網紅審美,是徹頭徹尾的垃圾
TAG: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