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史上,為何立儲常態是立長不立幼,而不是立賢不立長

中國古代史上,為何立儲常態是立長不立幼,而不是立賢不立長

翻看中國歷史,就會發現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多數皇帝在挑選自己的接班人的時候,會選擇自己的嫡長子,也就是正妻(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如果說這個嫡長子不在了,那麼就會按照嫡次子、……非嫡子這樣的順序選擇。比如說漢武帝早早立下的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橫死,那也只能另尋他人繼承皇位。

(劉據劇照,劉據作為漢武帝長子,被立為太子,卻在漢武帝晚年被江充陷害,不得已起兵反抗,選擇自殺)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典型的如清朝皇帝繼承形式。當然清朝作為中國古代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應該是積累了不少的治亂興衰的經驗,選擇了密令建儲,這種形式好還是不好,其實現在看來也是有一些問題要去討論,但是本文就不多展開。

那麼為什麼立儲的常態是立長不立幼,而不是看起來更好的立賢不立長呢?

至少從明面上看起來,立賢不立長有相當的優勢。畢竟皇帝這個職位相當重要,關係到一個王朝、一個政權和一個國家,所以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自然是需要慎之又慎。接班人的能力水平和性格自然都需要在考慮範圍之內。選擇一個賢能之君,至少從概率上來講,會將政權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相反。

(武則天和李治生了幾個兒子,但是李顯、李賢、李旦哪個更賢能呢?)

但是,賢,顯而易見又是一個不可量化的形容詞。比如說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如果讓李治和武則天選擇,李賢、李顯和李旦哪一個更賢呢?這三個,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缺點也相當明顯,說哪個賢恐怕另外兩個都不會答應,那麼立儲立哪一個呢?(當然後來隨著武則天當政,所有的一切變得更為有趣,倒是另外一回事)

也就是我們很快就發現立賢所存在的種種不可控因素,如果我們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選擇繼承人一定會是血雨腥風的場景,相比之下,嫡長子繼承製,最大的優點自然就是不會出現爭議。你的位子就是你的位子,別人不容置喙,除非你太強,比如李世民,比如朱標死後的朱棣。

(李世民則是當不上太子,那我就殺了太子的典型代表)

另外我們也知道,作為同胞兄弟,他們的生活場景、背景和人際交往基本是差不多的,這也導致了同父的孩子們其實他們的素質能力大差不差。比如康熙的那麼多兒子,其實能力都是很優秀的。所以即使不去刻意選擇某個比較賢能的兒子,光光是嫡長子,其實也足夠了,更關鍵在於嫡長子作為長子,一般也更成熟。

所以,就這樣子,立長不立幼在中國古代史上很多朝代很多帝王都選擇如此。其實,這樣子也比較符合人情,因為長子一般在資源方面都會比其他弟弟佔有優勢,所以他來繼承王位,本來就是更為合適的可能。至於清朝密令建儲,其實也不完全等同於立賢不立長,清朝選擇更側重於皇帝的個人選擇和喜好,從後果來看,除了雍正明顯優秀,後續的皇帝也看不出更出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傑談史 的精彩文章:

後來積极參与教育的馬君武,早年參與革命,激進排滿
新航路開闢和宗教擴張也有關係

TAG:張傑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