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公元前643年10月,在執政四十三年後,齊桓公突然卧床不起!江湖霸主即將去世,齊人最著急的不是怎麼繼續維持霸業,而是該立哪位兒子為國君。

在齊桓公生前,其實已經指定了繼承人。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齊桓公一生,有三位夫人:在周僖王時,齊桓公娶了王姬作夫人;王姬過世後,又娶了蔡姬作夫人;因為與齊桓公嬉戲時不注意分寸,蔡姬被遣送回國,後來齊桓公又娶了徐嬴。可惜的是,三位夫人都沒能給齊桓公帶來子嗣。

雖然夫人們沒能給齊桓公生下兒子,作為江湖公認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身邊豈能少得了女人。除夫人外,齊桓公還有六位姬妾,被當作夫人一般寵幸:長衛姬,生下了公子無虧;少衛姬,生下了公子元;鄭姬,生下了公子昭;葛嬴,生下了公子潘;密姬,生下了公子商人;宋女華子,生下了公子雍。

這麼多兒子,究竟該立哪位為太子?

齊桓公生前曾經與管仲商議,最終選定公子昭為太子,並將他託付給了宋襄公。公子昭其實並不比齊桓公其他兒子優秀,齊桓公之所以選擇他作為太子,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子昭的娘家鄭國:鄭國實力足夠強,但又不與齊國接壤。實力強大,就能幫助齊國;不接壤,則不用擔心鄭人利用公子昭反過來控制齊國。春秋初期,齊、鄭兩國就曾密切合作,闖蕩出了一番事業。一旦自己身故,鄭女所生的公子昭能與鄭國維持良好關係,這對於齊國霸業將會大有助益。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然而,雖然早就定下了太子,可架不住齊桓公身邊女人實在太多。後來長衛姬得寵,就把自己的廚師易牙推薦給了齊桓公。作為廚師行業的祖師爺,易牙很快就抓住了齊桓公的胃,得到了齊桓公寵幸。一天,趁齊桓公吃得高興,易牙請求立長衛姬之子無虧為太子,齊桓公居然不加思索地答應了!

這可真是亂套了!



兩年之前,齊國「大管家」管仲去世。失去了管仲,齊桓公愈發難以駕馭身邊這班暗藏禍心的寵臣了。齊桓公的兒子們見他年老發昏,連公子無虧都能被立為太子,都覺得自己還有希望,紛紛謀求自立。這讓齊國的繼承人陡然間又生出了變數:公子昭的太子之位,還能保住嗎?

公元前643年10月7日,齊桓公去世。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這時,齊桓公生前寵臣易牙與豎刁二人突然作亂,殺死內宮之官及群大夫,擁立公子無虧為君!公子昭見勢不妙,急忙出逃宋國,尋求宋襄公的保護去了。

齊國頓時陷入內亂,留在國內的公子們紛紛起來爭位,卻把齊桓公屍體扔在冷清的宮殿中不管。六十七天之後,死屍上的屍蟲多得都爬到門外去了!直到12月14日,這場內亂稍微平靜下來,齊國人才將齊桓公屍首入殮。

堂堂一代霸主,死後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悲!

人們都說,這是齊桓公晚年寵幸小人、遠離賢臣的必然結果。可是,在管仲等等賢臣紛紛逝去之時,齊國到底有沒有新人湧現出來替補他們的位置?齊桓公落得如此下場,恐怕更關鍵在於齊國人才選拔機制出了大問題!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公元前642年春,宋襄公就率領宋、曹、衛、邾四國大軍伐齊,護送公子昭回國為君。齊人原本就對無虧篡位頗為不滿,見齊桓公指定的繼承人即將回國,就殺死了公子無虧,準備迎立公子昭為君。偏偏齊桓公其他幾位兒子都不想就此放棄,聯合狄人起來作亂,阻止公子昭回國。5月,宋襄公率軍在甗(音演,山東濟南附近)擊潰了前來堵截的齊國軍隊,成功地將公子昭送回齊國,立為國君,是為齊孝公。

公元前642年8月,正式繼位為君的齊孝公終於將父親下葬,讓一代霸主入土為安了。



經歷了一番波折,齊孝公還是成功地繼承了君位。但隨著齊桓公去世,東周諸侯已經分崩離析,齊國霸主地位已然不保。

成功擁立齊孝公的宋襄公,就想接過齊桓公的霸主權杖,繼續稱霸。可宋國稱霸,明顯實力不足。公元前638年11月,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大敗於楚成王,稱霸的夢想徹底破滅。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就在這時,齊孝公作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舉動。

公元前637年春,齊孝公親率大軍前往討伐宋國,圍攻緡邑(山東金鄉東北)。齊孝公聲稱,宋襄公不參加四年前在齊國舉行的諸侯盟會,是背盟之舉。齊國都已經不是霸主了,還能強求別人參加齊國的會盟?這理由可真夠搞笑!但不管怎樣,齊孝公早不打、晚不打,卻偏偏趁宋國大敗於楚國之時來打,明顯是欺辱宋襄公。

齊孝公伐宋是忘恩負義之舉,為眾人所不齒。宋襄公再怎麼說也是齊孝公的大恩人;在恩人困難時落井下石,齊孝公也太狼心狗肺了!

齊孝公如此作為,自然不得人心。齊國周邊的衛、魯、莒三國見齊孝公如此,便在公元前635年12月結成了同盟。這是三國擔心齊孝公征伐,採取的自保措施。

公元前634年1月,意識到衛、魯、莒三國結盟對齊國構成了威脅,齊孝公率軍入侵魯國,向魯人施壓。

這年夏,齊孝公再次率軍入侵魯國北部邊境。這次出征時,魯國卻早早地派大夫展喜前來犒勞齊國軍隊。

見到展喜,齊孝公心中暗喜——看來魯國人是要投降了:「魯國人現在知道害怕了嗎?」可展喜的回答,卻讓齊孝公意外:「小人們當然害怕,可君子們卻不害怕!」齊孝公冷笑了一聲,譏諷道:「家徒四壁,野無青草,你們憑什麼而不害怕?」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當然是先王的命令了。當年周公、太公輔佐成王,成王並命他們結盟:『世世代代不要互相侵犯!』國君您繼位之後,敝國不敢聚集百姓守護城池,說:『難道他繼位剛九年,就會拋棄先君成命、廢除太公舊職?那他將如何去面對先君?』所以,魯國君子才不害怕!」

魯人抬出了姜太公作擋箭牌,齊孝公無言以對,自覺理屈,不得不退軍了。

可齊孝公一退軍,魯人轉身就派大夫出使楚國,請楚成王出兵伐齊、宋,參與中原爭霸。同年冬,楚成王一邊組織諸侯圍攻宋國,另一邊派出申公叔侯配合魯國伐齊。在楚國大軍助力下,魯人輕鬆攻佔了齊國谷地(山東東阿)。就在此時,易牙又出來添亂,把公子雍帶到了谷地,作為魯人的內援。



欺壓魯人不成,反倒被魯人擺了一道,這讓齊孝公又氣又急。齊國外有強敵入境,內有兄弟作亂,內外交困之下,公元前633年6月,齊孝公突然一病不起,追隨父親而去了!

作為齊桓公最為看重的兒子,居然就這麼窩囊地死了,也是讓人意外。齊孝公一死,齊國頓時群龍無首,又迎來第二次內亂。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齊桓公在位期間,衛國公子開方也是他時刻離不了的人物。公子開方的職責,是替齊桓公管理朝中事務,也是位頗為能幹的大臣。來到齊國十五年,公子開方一直盡心儘力地服侍齊桓公,從來沒有請假回家探視過父母。管仲臨終前語重心長地囑咐齊桓公,公子開方行為異常,不符合人之常情,不可重用。但是,齊桓公並沒有聽從他的忠告。

齊孝公死後,公子開方見太子孤弱無援,就突然作亂,殺死了齊孝公之子,改立公子潘為君,是為齊昭公。

齊昭公剛一繼位,就面臨一重大抉擇:齊孝公生前欺壓魯國,間接引發了晉、楚爭霸大戰;在晉、楚兩方,齊國究竟該加入哪一方?在楚成王領導下,楚國實力正處鼎盛,不但派大軍圍攻宋國,還分兵入侵了齊國;晉文公回國才剛剛五年,內政尚未完全理清,就在大臣們慫恿下匆匆出來爭霸。照理來說,這次爭霸,楚國佔據上風。

可是,齊昭公最終卻選擇加入了晉國陣營,並與晉、秦、宋等國一起,在城濮戰勝楚國,助力晉文公贏得了霸主之位。齊昭公剛繼位就贏得一場大勝,雖然是成人之美,可也算得上是業績一樁。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與齊孝公不同,齊昭公能清醒地意識到齊國霸業已成過去時,執政期間始終安安心心地呆在山東一隅,奉行與人為善的外交策略。

齊國最重要鄰邦魯國也感受到了齊昭公的善意,在公元前627年,魯僖公還主動前往齊國朝見,以修好兩國關係。

但自此以後,齊昭公再也沒能有所作為。公元前613年5月,在執政十九年後,齊昭公默默地去世了。


齊昭公夫人為魯女叔姬,生下了兒子舍。齊昭公死後,公子舍被定為繼承人,坐上了國君之位。齊、魯之間,從齊僖公在位時起就矛盾重重。因此,叔姬嫁到齊國後就頗受歧視,齊昭公對她很不喜歡,平日里相處也多是惡氣惡聲。齊昭公對叔姬如此,公子舍在齊國人心目中也就沒有什麼地位了。

這讓公子舍的另一位叔叔公子商人看到了機會。眼見公子舍在齊國沒有威望,公子商人散盡家財,四處去結交士人、籠絡百姓。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公元前613年7月,眼見齊國百姓人心歸己,商人又發起內亂,殺死了公子舍!齊桓公過世後,這已是齊國第三次奪位內亂了。弒君之後,商人還裝模作樣地請公子元來作國君。公子元卻看透了商人為人,說:「你想當國君已經很久了。我能侍奉你作國君,你卻不能忍在我下。我作了國君,你能免我於死嗎?還是你當吧!」

見公子元這麼說,商人也就毫不客氣地坐上了君位,是為齊懿公。

齊懿公剛一上台,本性就暴露了出來。在殺死公子舍後,齊懿公又悍然囚禁了公子舍之母叔姬!為救叔姬,魯人求王室代為疏通。可是,齊懿公居然連王室使者也一塊扣押了!直到次年,在晉國施壓之下,齊懿公才被迫釋放了王室大夫和叔姬。

從此,齊懿公對魯國懷恨在心,多次伐魯進行報復。因為晉靈公收受了齊懿公賄賂,晉國不再干涉齊、魯之爭,魯文公不得不多次向齊懿公求饒。可齊懿公卻始終不依不饒,不斷地向魯國施壓。

疾病纏身的魯文公憂心忡忡,多次求神拜祖,祈求齊懿公早日歸天。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或許是魯文公禱告真起了作用,公元前609年5月,齊懿公就因亂政而被身邊近侍殺死!在殺死齊懿公之後,兩位兇手還大搖大擺地到齊國宗廟中告祭了一番才逃走。

由此可見,齊懿公是多麼不得人心!



經歷了第四次內亂後,齊人從衛國接回了公子元,立為國君,是為齊惠公。齊惠公是齊桓公兒子當中,最後一位成為國君之人。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在齊懿公與齊惠公執政期間,晉國正處於趙盾專政時期,內亂頻頻,外有強秦在一旁掣肘,霸業已難以維繫;楚國的楚莊王剛剛繼位,正經歷饑荒和內部叛亂,無暇參與江湖爭霸。如果齊國能抓住這一時機勵精圖治,就有機會重新崛起於江湖。然而,齊懿公的亂政,讓齊國失去了這一稍縱即逝的絕佳良機。

公元前608年,齊惠公正式繼位為君。正是在這一年,楚國已恢復元氣,重新踏入中原,開始參與爭霸。公元前607年,晉國趙盾殺死晉靈公,改立晉成公為國君。公元前598年,齊惠公去世,兒子齊頃公繼位。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在邲之戰中一舉戰勝晉軍,成功稱霸江湖!

從公元前643年到公元前609年,在長達三十四年時間裡,齊桓公五位兒子為奪位先後發起了四次內亂,完美地錯過了東周霸業轉換過程。在這三十四年里,齊人都只能默默地旁觀中原風雲變幻,在無奈中被邊緣化了。

齊桓公五兒子爭位,使齊國陷長期內亂,是齊國無法再稱霸根本原因

齊桓公死後,齊國立刻就失去了霸業,主要是因為齊桓公稱霸期間消耗了太多國力。但是,齊桓公五位兒子爭位,使齊國陷入了長期內亂,卻是齊國在春秋期間無法再度稱霸的根本原因。齊惠公之後,齊頃公在位時齊國稍有起色,可隨即又陷入了權臣專政時期——高國二卿內亂、崔杼專政、慶氏亂政,內亂一波接一波,讓齊國再也沒能恢復往日輝煌。

作為東周第一個霸主之國,齊國內亂如此頻繁,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