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遇到黑洞怎麼逃?

遇到黑洞怎麼逃?

上圖是廣義相對論無碰撞等離子體模擬的可視化圖像,顯示了旋轉黑洞視界附近正電子的密度。等離子體的不穩定性在強電流區域會產生島狀結構。圖:Kyle Parfrey et al./Berkeley Lab

黑洞以其貪婪兇狠的胃口聞名,即使是光,一旦被吞沒也無法逃脫。

但一直以來,人們對黑洞如何消化那些被它們吃進去的能量、又如何將近光速的等離子體流吐出來的過程知之甚少。黑洞噴射的超高速噴流能向外延伸數百萬光年。

來自美國能源部伯克利實驗室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結合了數十年來的理論,為黑洞的等離子射流的驅動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並為逃離黑洞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從黑洞強大的引力場中把能量偷出來,然後將其推遠離黑洞的血盆大口。

此前,研究人員對世界各地現存的射電望遠鏡進行協調,模擬出一台地球大小的望遠鏡,即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這項模擬實驗與該望遠鏡的高解析度觀測之間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對比。

EHT可以捕捉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清晰圖像,及其它的超大質量黑洞。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伯克利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Kyle Parfrey說道:「如何將旋轉的黑洞中的能量抽出來做成噴流,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相關論文已於23號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其中對這項模擬研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這項研究是第一次將解釋黑洞周圍電流如何將磁場扭曲成射流的理論、與粒子如何穿過黑洞視界有去無回的理論結合起來。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攜帶著負能量的物體被黑洞吃了進去,結果導致黑洞的總旋轉能量降低。

這就和你吃了一種可以讓你失去卡路里而非增加的零食一樣,黑洞因為吃了這些負能量的粒子而損失了質量。

使用計算機模擬很難對等離子噴射流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複雜物理都進行建模,因為那就必須解釋電子核正電子對的產生、粒子的加速機制、以及噴流中一起射出來的光。

等離子體是帶電粒子的類氣體混合物,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物質狀態。

Parfrey意識到,要想更好地解析噴射流,完成更加複雜的模擬實驗,就需要將等離子體物理學的專業知識和廣義相對論結合起來。

「現在是時候了,將兩者結合,」他說。

在NASA位於加州的超級計算中心中,研究人員在與黑洞有關的強引力場下,採用了新的數值技術進行了模擬實驗,完成了第一個無碰撞等離子體模型。在該模型中,帶電粒子之間的碰撞影響不大。

隨著模擬實驗的進行出現了一種叫做Blandford-Znajek(BZ過程)的機制,以及彭羅斯過程(Penrose process)。前者指的是磁場從旋轉黑洞提取能量和角動量負載的過程,後者則描述了當負能量粒子被黑洞吞沒時會發生什麼。

Parfrey表示:「雖然彭羅斯過程對於從黑洞中抽取能量來說不一定會有多大的貢獻,但它可能與扭曲了噴射流的磁場的電流具有直接關係。」

雖然這項新研究比一些早期的模型更加詳細,但Parfrey也指出,該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入觀察,並簡化執行模擬時所需的計算。

為了研究噴流的等離子體分布及其輻射,該團隊打算對噴流中產生電子和正電子對的過程進行模擬實驗,以便與現在當前的觀測結果相對比。他們還計劃擴大模擬的範圍,包括黑洞視界附近的吸積流。

「我們希望能完成一幅完整的藍圖,」他說。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scitechdaily,譯者 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改變世界的鋰電 出自一個「二戰老兵」之手
神奇的功能材料——形狀記憶合金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