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文/格瓦拉同志

清朝中期名臣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其父陶必銓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學者,雖然家中貧困,但為人慷慨、酷愛藏書。陶澍自幼跟隨父親讀書,一度到嶽麓書院深造,學業因此大有所成。不過,陶澍雖然極富才學,但由於家境貧寒,所以等到結婚的年紀時,娶妻便成了大難題。

起初,陶家託付媒人,曾給陶澍說下一門親事,女方是同縣富戶黃姓人家的姑娘。但就在兩家議定好婚期、準備成親時,一位吳姓大富翁因為聽聞黃小姐容貌甚美,便想著把她聘為兒子的繼室,並重金賄賂黃老翁。黃老翁雖然家中並不窮,但依然是見錢眼開,竟然要求陶澍退婚另娶,但被後者斷然拒絕。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陶澍的畫像

黃老翁沒辦法,回家後便跟老婆和女兒談及此事,黃夫人聽後,堅決不肯答應退婚。沒想到黃小姐聽後卻是大感興趣,覺得自己若跟著窮書生過日子,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熬出頭,倒不如嫁入有錢人家,馬上便能過上闊日子。所以,黃小姐便跟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跟母親軟磨硬泡,聲稱非嫁入吳家不可。黃夫人無奈,最終只好屈服。

黃家三口雖然達成一致意見,但問題是如何給陶家一個合理的交代,卻成了老大難的問題。此時,黃家自幼養大的婢女為替家主分憂,便自告奮勇地提出準備冒充黃小姐,嫁給陶澍為妻。黃家覺得陶家既然沒見過黃小姐的真容,這方法倒也不錯。所以,等到成親這天,黃家便把黃婢女送到陶家,而陶澍對此也並不知情。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黃婢女冒充小姐,嫁與陶澍為妻

黃婢女嫁入陶家後,一方面嚴守黃家的秘密,從不敢向丈夫泄露半點實情;一方面無微不至的照顧陶澍,鼓勵他專心科舉,以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要說陶澍的命也足夠好,雖然在科場上偶受挫折,但還是在年僅24歲完成心愿,成為安化史上第一個進士,時在嘉慶七年(1802年)。

陶澍由科舉入仕後,從翰林院編修做起,在此後近40年時間裡,曾擔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的布政使和巡撫,並於道光十年(1830年)出任兩江總督,成為管轄蘇、皖、贛三省軍政民政的封疆大吏,直到9年後去世。陶澍居官期間,以勇於任事著稱,深為朝廷嘉許。冒牌黃小姐妻憑夫貴,成了一品誥命夫人,經歷無比傳奇。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陶澍官至兩江總督,而夫人也成為一品夫人

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有富翁吳姓者,聞黃女姿色,謀奪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啖黃翁。黃頓萌異志,迫公退婚,公不可,黃女之母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意已決,又其父主持甚力,遂誓不適窮生。家有養婢願以身代,女之母許之,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相疑,即今之膺一品夫人誥命者也。見《北東園筆錄初編·卷六》(註:陶澍死後謚號為「文毅」)。

陶澍、黃婢女的命運在迎來大轉折的時候,本應嫁給陶澍為妻的黃小姐,情況卻越來越糟。原來,黃小姐嫁入吳家後,的確過了一段時間的闊日子,但好景不長,沒幾年時間便遭遇大變故。起初,吳家恃富欺人,強佔同鄉曾家的田地,結果引發兩家大規模的械鬥,導致黃小姐的丈夫被對方打死,吳富翁因為傷心不已,不久後也翹了辮子。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丈夫、公公死後,黃小姐被掃地出門

丈夫、公公一死,族人們欺負黃小姐寡弱無助,便經常侵佔吳家的田宅家產,沒多久便把里外「掏個乾淨」。事後,吳家的族人們又把黃小姐「掃地出門」,任她自生自滅。黃小姐被趕出吳家後,只要寄居在父母家裡,境況怎一個「慘」字可以形容(「後吳姓恃富,又占曾姓田,兩相譬斗。吳子被歐死,吳翁亦繼卒。族中欺黃女寡弱,侵吞其田產殆盡。」引文同上)。

對於夫人的真實身份,陶澍從來都沒有懷疑,直到父親去世、在家守喪時,才從鄉親的口中得知真相,並獲悉黃小姐的情況,不僅大為感慨。陶澍了解事情的原委後,並沒有追究夫人的冒名頂替之罪,而是對她一如往昔。不僅如此,陶澍因為憐憫黃小姐的遭遇,還派人給她送去五十兩銀子度日。

富家女嫌未婚夫是窮書生,讓婢女冒名下嫁,多年後書生成封疆大吏

黃小姐悲憤難當,最終竟懸樑自盡

沒想到黃小姐因為懊悔羞愧,竟然抱著銀子哭哭啼啼,不忍心使用,結果最後竟被人盜取。黃小姐人財兩空,心中既憤怒又悲痛,最終竟懸樑自盡(「時文毅已貴顯,以丁外憂歸里,始悉其顛末,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引文同上)。

資料來源: 《北東園筆錄初編》、《清稗類鈔》、《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光武帝手下頭號功臣,年僅24歲便當上宰相,因為一場敗仗名望大損
宰相無罪卻入獄,大臣質問武則天,太后拿出兩字密信說:他想謀反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