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死做一重大人事安排,關乎蜀國命運,但孔明另有謀劃
(說歷史的女人——第623期)蜀漢(蜀國)的命運歷來都頗有爭議,原因是此國崛起很快,甚至可以說它的崛起是充滿戲劇性的,但它的衰落和發展也同樣跌宕起伏,甚至連亡國都充滿了令人難以預料的變化。總之,蜀漢之國從建立到滅亡,整個就是起伏不止,似乎沒有消停的一天。縱觀蜀漢的命運轉折,最為明顯的一處當是劉備夷陵之敗。
蜀漢初建,國家根基不穩,劉備就乘興來了一次御駕親征,結果本身有望勝利的戰役,最終戲劇性地被陸遜一把火給燒得大敗,成為劉備一生最慘的「滑鐵盧之戰」。劉備回到白帝城後,在氣病交加中,很快就大限將至。
那麼才剛建立一年多的蜀漢到底往何處走?這是劉備死前最為關心的問題。他自然不想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創立的基業就此毀掉,他渴望地自然是能夠儘可能地延續和延長蜀漢國脈。可是經他魯莽一戰,蜀漢的國力已經受到大損,想在強魏和勢力強大的孫吳之間生存下去,是很不容易的。
把這麼一個備受考驗的局面交給兒子劉禪,劉備其實是很不放心的。一方面劉備只有17歲,還沒有駕馭群臣和管理一個國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強臣列朝,很容易形成權臣專權,把劉禪架空。
那麼該怎麼辦?這是擺在劉備面前最具考驗的一個難題。不過劉備不愧是用人高手,其帝王之術也是精熟於心。他很清醒,其實所有的難題都還是人事問題。那麼如何做好人事安排,才是重中之重。
於是,劉備開始著手為劉禪打造朝臣機構。如果結合以後的大局勢來看,劉備臨死所做的這一重大人事安排,實際上是關乎蜀國命運的,但孔明(註:以下寫為「諸葛亮」)並沒有按照劉備的遺願執行,而是另有謀劃。這也是導致蜀漢中後期在表面上看似很富足,實際上是風雨飄搖。
先看劉備臨死前的人事安排,他主要召見了兩個人,一個是孔明諸葛亮,一個是李嚴。當時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主管蜀漢之國的行政諸事;而李嚴則是江州都督,按照履歷來看的來看的話,李嚴從荊州劉表跳槽到益州劉璋,再跳槽到劉備,干過多處的縣令,可以說基層工作經驗非常紮實,而且在軍事上很有才幹。
劉備對李嚴和諸葛亮的安排極其曖昧,其中含意需要仔細揣摩。劉備召見李嚴後,直接提拔他做了尚書令,按照東漢到三國時期官職的變化來看,尚書令是一個非常大的官職,統攬朝政政令,比如皇帝聖旨等核心機密文件,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世也把尚書令看作是後世宰相的起源。
而我們知道,諸葛亮已經在劉備稱帝後拜為丞相了,丞相即是百官之首,主要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實際貫徹執行的人。這官已經最大了,劉備自然也無法再提拔諸葛亮了。那麼劉備對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態度呢?陳壽《三國志》中對此進行了非常明確的記載,劉備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仔細品讀,發現劉備這句話竟然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是對諸葛亮才幹的認可,可是認可就認可吧,劉備偏偏還用了一個對比,如果說劉備把諸葛亮之才比作荀彧等人,倒還好理解,可他選擇的對比對象身份特殊,不是臣子,而是已經身為皇帝的曹丕,這樣一來,其中的深意就多了;
第二層意思是劉備以曹丕做對比的具體用意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曹丕的皇帝之位是逼迫漢獻帝禪讓而來,可以說是明著軟搶;另一方面以曹丕對比諸葛亮,劉備到底是在暗示什麼呢?難道是暗示劉禪的命運掌握在諸葛亮手中,如果諸葛亮你學曹丕,那麼你就是曹丕了,說明我對比的不錯,如果你不學曹丕,那麼說明你是賢德的良臣。
第三層意思則更可怕,劉備已經不在掩飾,前面劉備誇讚諸葛亮才幹,又和曹丕對比,其實就是為了最後這個結論做鋪墊的,那就是劉禪這孩子到底行不行呢,我也不知道,甚至我說了也不算,反正你看著辦吧,如果他行的話,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行的話,你就取代他算了。
可是劉禪行不行,到底是誰說了算呢?劉備也不自己說,而是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諸葛亮,雖然沒有明說,但潛台詞就是「劉禪行不行,都憑你諸葛亮認為,你認為他行,他就行,你認為他不行,那就是不行」。
可是這哪是問題啊,這明明就是逼迫諸葛亮表忠心嘛,諸葛亮也不傻啊,一下就明白了劉備話中的意思,趕緊跪下,汗流浹背,然後就是磕頭表態:「我一定盡忠盡責輔佐,直到死為止。」
這樣,劉備的臨終人事安排算是安頓好了。可是問題是劉備為什麼要安排兩個託孤重臣呢?而且根據後來的發展,李嚴和諸葛亮是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兩個人的政治主張不同,諸葛亮要北伐,而李嚴堅決反對北伐。另外史載李嚴這個人性格孤傲,並且對於知人善任的劉備而言,他應該是很了解李嚴這個人的。
因此,劉備這個人事安排不可避免有一種用意,那就是制衡。這是古代帝王身邊大臣的主要模式,兩股力量互相牽制著,不但不容易一方獨大,而且更能顯示出皇帝的重要。此外,對於劉備而言,他或許還有一個可怕的擔心,那就是諸葛亮如果掌握朝權後,難免會去實施自己曾經的偉大構想,即「隆中對」。那就不可避免要北伐曹魏,而曹魏強大,以弱攻強,結果只能拖死自己。而蜀漢的情況,並不適宜進行連年的征戰,尤其是夷陵之敗後,在劉備臨死前,他應該從血的教訓中深刻明白,養精蓄銳才是蜀漢目前最恰當的國策。
在這樣一種擔憂下,劉備破格提拔李嚴,以制衡諸葛亮,後來也果然如劉備的安排,諸葛亮要北伐,李嚴堅決反對,朝中因此形成兩派,北伐派和反北伐派。但是很可惜,李嚴在軍事上成就不低,可是在政治權謀方面,卻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最終反北伐派在較量中落敗。最慘的是,反北伐派的代表人物李嚴也被諸葛亮羅織罪名給打壓,免職查辦,廢為平民。
那麼李嚴到底犯了什麼罪呢?罪名是押運糧草延誤日期,蜀漢之道,連李白都知道那不是人走的道,輕裝上陣的人走著都困難,何況要搬運笨重的糧草。再加上蜀中的天氣是多雨多霧,陰晴不定,延誤日期這種事簡直太正常不過了。可是就算延誤日期,不用不著把對方一竿子打到底,再說李嚴畢竟是劉備留給劉備的託孤重臣啊。
可是諸葛亮不管,原因很簡單,劉備有劉備的安排,他想通過李嚴和諸葛亮來制衡蜀漢的朝臣局勢,以穩定蜀漢。但孔明不管劉備的用意,他另有謀劃,那就是必須要北伐。他為什麼要北伐呢?因為北伐是他早已就有的謀劃,這是他的政治抱負和理想。而且諸葛亮也拿出了一定的根據,說蜀漢偏狹,沒有發展空間,只能北伐。
但諸葛亮的這個謀劃,多少有點任性和異想天開,蜀漢偏狹,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因素,但北伐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嗎?非也,因為曹魏很強大,蜀漢北伐曹魏,根本沒有任何勝算。此外,蜀漢當時的國情也根本不適合北伐,國家新建,發展才剛剛起步,在經濟、子民等方面都不富足。蜀漢最恰當的出路,其實也正是劉備臨死前所暗中希望的,穩定國勢,全力發展。
這對於蜀漢來說是一個發展的機會,為什麼呢?因為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一方強,則其餘兩方聯盟,這個模式已經很穩定。所以,蜀漢最弱,但也不用擔心被其中一方吃掉。反而是誰先動手,自我薄弱的,最先滅亡,後來的歷史也驗證了這一點,蜀漢諸葛亮拚命北伐,結果多年來北伐無功,反而導致蜀漢更加窮弊,國政混亂,文武不和,也因此,率先成為三國之中最先滅亡的。
結語:總的來看,劉備臨死前的這個人事安排,意義重大,是可以影響深遠的。但可惜的是孔明諸葛亮不知劉備良苦用心,偏一意孤行,另有謀劃,結果為了自己的北伐之謀劃能夠順利貫徹,不惜打壓迫害劉備安排的託孤重臣。雖然他掃除了朝中的反北伐之障礙,但依然在北伐之事上寸功未取,反使蜀漢的局面走向了更加不可控的勢態。尤其是他去世之後,文武不和達到頂點,連他的親兒子諸葛瞻和得意弟子姜維都成了分庭抗禮的政敵。在這樣的態勢下,宦官就有了得勢的機會,蜀漢終被禍亂而亡。
參考史料:陳壽《三國志》等。
※以武力論三國最猛5名將,第3爭議強烈,第一千軍萬馬都無可奈何
※呂雉為何要把自己的親外孫女嫁給親兒子?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