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書法的基本理論及十大「筆法」
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雖然說「紙上談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恭行」,寫好書法更重要的是練習;但是,了解一些書法史上理論知識,不僅能答疑解惹,也會對實踐練習起到一些益處,更何況這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略講一講書法的基本理論及用筆上的一些術語。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一 書法的基本理論
書法在我國歷史悠久,愛好者甚眾,唯其如此,流派紛呈,理論術語特別多。但是最好不要把它神秘化(如說什麼長橫的「藏鋒」「回鋒」形成了太極圖的軌跡之類,這些大而不當的無稽之談,視作娛樂即可),對初學者來說更是如此,看再多理論都是紙上談兵,歸根結底還是得加強實踐練習。更何況理論也本是實踐中出來的,與其在「逆鋒」「藏鋒」對不對等問題上爭論不休,還不如抽點時間自己多找本喜歡的帖子練練,畢竟「殺豬殺屁股,一人一個殺法」是不是?
不講那麼玄乎的東西,我們這裡先拋開爭議性大的內容(如目前網上激烈爭吵的起筆要不要「逆鋒」,收筆要不要「回鋒」之類),先就沒有爭議的內容略說一說。
筆畫的三階段及筆鋒的恢復。
漢字可分為若干筆畫,寫字時各個筆劃又可以分為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階段(實際書寫時快得多,不會有明顯的分解動作),這一點軟硬筆書法都是一樣的。但不一樣的是毛筆是軟筆,下筆接觸紙面後它會變形彎曲。因此,毛筆書法在書寫過程中要鋪開毫毛,到了收筆時還得整理筆鋒,以保持毛筆的彈性,便於下一筆書寫。
2.筆法及筆畫的形式美。
由於收筆時整理筆鋒的需要,就產生若干相應的筆法。其中包括頓筆(回鋒收筆,產生圓頭)、提筆(出鋒提筆,筆畫變細)、挫筆(直接提起,產生掃帚斷頭)、揭筆(扭腕出尖,產生尖頭)等。隨著毛筆發展為一種藝術,除了整理筆鋒的實際需求外,還增加了對筆法的藝術性的要求,以將字體生出好看的姿態。這樣,筆法的種類就與日俱增,花樣百出。(如果僅出自實用的需要,並不想成為書法家,很多花式筆法可以不管,只做到練書法時注意「恢復筆鋒,增加姿態」即可。)
天下第三行書·蘇軾·寒食貼
3.筆劃及風格的學習。
名列「楷書四大家」的趙孟認為書法包含兩個基本要素:「用筆」及「結字」。「用筆」管的是筆畫的形狀問題,「結字」管的是整體的效果問題。這一點也是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的,一般來講只要筆劃及結構處理好了,字也就寫好了。趙孟還進一步強調:「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他的意思是說,學習書法的重點要放在筆法上,在結構及整體風格上得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
趙孟的這一主張不僅理論上比較高明,在實踐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用筆」上曾經瘋狂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雖然「王體」與以篆入楷行的「顏體」等「用筆」在形態上也有所區別,但基本筆法還是一致的),同時在「結字」上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因時相傳」),結果成為書法史名列「楷書四大家」之中,成就巨大。相反,清末黃自元過於繼承「歐體」,在「結字」上墨守成規,創新過少,就被人譏為字「俗」。
趙孟的書畫
二 書法的常見術語
既然趙孟說「用筆千古不易」,那我們在介紹書法常見術語時,就重點說下其中的「筆法」。
1.提筆。當筆畫要求變細(勿過虛、過細)時,將毛筆提起。所謂"密處險處用提",「提筆」多用於露鋒、出鋒以及橫畫的中間及字的轉折連接處。
2.頓筆。指筆畫要求變粗變突出時,用力下按,即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頓筆」多用在收筆處或轉折處,可使筆畫堅實有力,筆力充盈,但不可頓的太重,以免形成墨團。字的收筆處或轉折處常用頓筆,其頓的力度大於"蹲筆"與"駐筆"。
「頓筆與「提筆」是書法中最常見的兩種筆法,它們對立統一,交錯使用,形成筆畫的輕重粗細變化。楷書中,長橫與長豎的兩頭,都用提頓法。
3.蹲筆。與「頓筆」類似,但下按的力度輕些。 蹲筆和頓筆常用於筆畫的轉換過渡處,起調節筆畫的輕重粗細及換筆的作用。("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
4.駐筆。在兩個動筆動作的轉換間隙之間的「稍停」。「駐筆」的筆力小於"頓"與"蹲",力到紙面即可,以為下個筆勢開展作準備。("駐,不可頓,不可蹲,而行筆又疾不得,住不得,遲澀審顧則為駐"。)橫劃的起筆、收筆之前都要先筆力稍駐,再鋪毫按頓。轉折及捺筆出捺處的頓筆前,也多駐筆蓄勢,作為頓筆先導。
5.挫(cuò)筆。運筆時突然停住,改變用筆方向,以助筆勢。「挫筆」多用在轉角處,如寫鉤或轉折時,頓按後可以微提筆鋒略作轉動,轉換筆勢以利於行筆,同時又可調整彌補頓按過程中欠完美的筆姿。
6.衄(nǜ)筆。運筆下行又逆轉往上的動作,多用在寫鉤和點之時。顏真卿及柳公權的楷書都有"鵝頭鉤",把鉤衄回到一個鵝頭形的勢態後,再出鉤。由於頓筆後挫鋒下行的筆,突然地又逆勢而上,增加了筆鋒與紙面的摩擦力,充實加強了筆力,筆畫就顯得更加蒼勁。
7.轉筆。 用圓轉法將字中轉角屈折處寫成圓勢,或指運筆時左右圓轉運行,連續又略帶停頓,連斷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以使線條點畫渾而厚實。("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圓轉時,運筆不可太慢,以防臃腫之病。
8.折筆。筆鋒翻轉,從陽面向陰面,使稜角方正。折筆的速度要比轉筆快些,這樣才能方勁剛健,痛快遒勁,帶出方勢。 "方筆用翻",筆勢摺疊帶方,與折角圓轉的"轉筆"相對。
9.搶筆。空中落筆起勢或空中收筆回力。搶筆與折筆有相似之處,但速度快,是瞬間的動作。寫行草時,行筆較快,運轉幅度增大,就可用搶筆起收。再如寫橫時,可變「橫畫直落筆」(起筆處先豎下再折筆向上,向右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內折線)為"虛搶"(意在筆先,臨空作成這一折筆動作,兔起鶻落,迅速落紙,筆勢勁健)。
10.揭筆。扭動手腕,把筆鋒傾側過來,改變中線產生尖頭、尖鋒收尾。「揭筆」多用於撇捺的收筆動作,傾側筆鋒後,行筆的筆心就改變了原來的中線,然後把筆鋒沿著新的中線拉到尾,尖鋒收尾,這樣做可以避免出現斷筆。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古代10位書法大家,10副新年春聯,臻美!
※虞世南的筆,「全是王法,最可師」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