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純瞎編?脾能切除,為啥還是「後天之本」?

中醫純瞎編?脾能切除,為啥還是「後天之本」?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藏象生理學》、《難經·四十二難》、《醫貫》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很多時候,被視作中醫屬於「偽科學」的例證。在許多黑中醫的人看來,它就是一件不可反駁的證據,足令支持中醫的人,啞口無言。

什麼呢?這就是關於「脾」這個東西。

脾,在中醫理論中,是十分重要的。重要到什麼地步呢?被譽為「大地母親」。你看《類經》裡面就說:「脾胃皆屬乎土,所以生成萬物……土為萬物之本,脾胃為臟腑之本」。還有李東垣則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在中醫理論中,脾主氣血生化,主對精微物質的輸布,主水液的代謝,是給臟腑提供氣血滋養的「母親」。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一天起,之所以能不斷延續著,沒有中途戛然而止,靠的就是脾的滋養。

好,就是這麼重要的一個脾,在現代醫學看來,卻可以摘除。

確實是這樣的。現代醫學,有一個脾切除術,專門是切除脾的。脾切除術廣泛應用於脾外傷、脾局部感染、良性的(如血管瘤)等疾病。脾切除了,人確實受到一點影響。尤其是免疫力,會出現波動。因為在現代醫學理論看來,脾本身就是淋巴腺,和免疫息息相關。但儘管如此,被切除脾臟的人,活得好好的,經過精細呵護,似乎沒什麼大不了。

這就尷尬了——你中醫說,脾是後天之本,那麼重要。而今把它切除了,人還可以活,你中醫不是瞎說是什麼?

好。這個問題,既然已經擺在面前了,咱們就仔細論一論。

首先,得明確一個概念。這就是,中醫對五髒的認識,最初,一定是基於粗糙的解剖。也即是說,不管承不承認,中醫學裡面的「脾」,一定對應著我們身體里的某個臟器。那麼,這個最初的用來對應的臟器,是不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淋巴腺的「脾」呢?

告訴你,不是。

至少說,不完全是。

如果非要把中醫「脾」的概念和具體臟器相對應的話,中醫里的脾,很可能對應的是胰腺。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難經·四十二難》對「脾」有明確描述,說它「散膏半斤」。這個「散膏半斤」,對其外形和重量初步的描繪。這和胰腺比較符合。清代以來的很多醫家,都是根據這個「散膏半斤」,來認定脾指的就是胰腺。再看《素問》,它說:「脾與胃以膜相連」。《圖書編》說:「脾……在臍上三寸」。這和胰腺的基本為之是相符合的。現代解剖發現,胰腺位於胃的左後方。《類經圖翼》說:「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這也是基本吻合的。《醫貫》講:「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這和胰腺也很類似。

另外,民間用語中,用脾來代替胰腺的例子不少。比如說,對於豬的胰腺,也有的人叫做「血脾」。

所以說,從上述描繪中,中醫裡面的脾,很可能指的是胰腺,而非咱們都知道的淋巴腺脾。

另外,就功能而言,脾和胰腺也有一些類似。胰腺能分泌消化酶,進入小腸來參與食物消化。這和脾主運化的功能比較吻合。胰腺分泌的胰島物質能參與代謝,這更和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溫五臟」十分類似。

由此可知,中醫裡面這個脾,最初很可能指的是胰腺,而不是前面所說的,可以切除的淋巴腺脾。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中醫裡面這個脾,到底對應什麼臟器,目前學界還是有爭議的。但無論怎麼爭議,有一點可以確信——用現代醫學領域「脾能切除」的事實,來否定中醫語境下脾的意義,是可笑的。

這是因為,中醫裡面的「脾」概念,其實早就超出了具體形態範圍。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說到中華文化土壤中根深蒂固的「重道輕器」的傾向。什麼是「重道輕器」?用醫學研究的視角來解讀,就是重視功能,而忽視臟器的實質。就是說,古人在認識臟腑的時候,多從臟腑的功能角度出發,而不注重研究臟器的實質、結構等。按著這樣的思路來推進,中醫學的「脾」概念,已經成為實質和功能的結合體,而且更傾向於一種功能化的概念。也就是說,中醫裡面提到脾,體現出來的不是一個具體的臟器,而是以「脾」命名的一套功能體系。它雖然也有具體形態的基礎,但是其意義,早就超出了具體形態本身。

故而, 現代醫學裡面的脾臟,和中醫所說的「脾」,絕不是同一個層次的問題。兩者有天壤之別。

因此,儘管現代醫學的脾,能被切除,但是不能據此說,中醫語境下的脾及其功能,是荒謬的偽科學。祖國傳統醫學的光輝和偉大之處,不能隨意抹殺。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男子一生要守好自己的「精室」!因此,舌頭千萬別有斑
腎虛不讀紅樓,脾弱不念三國,肝強不看水滸,什麼意思?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