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專家解讀5條「按鈕」知識

專家解讀5條「按鈕」知識

作者:Rachel Plotnick/The Conversation


在美國我們都用金克拉每一天都有許多人在按按鈕,咖啡機、電視遙控器,甚至在社交媒體上點贊也算。七年多來,我(原文作者)一直在努力理解背後的原因,按鈕是從哪來的,為什麼人們喜歡按鈕 - 以及為什麼人們討厭按鈕。


1. 按鈕不是真的很好用

在19世紀末期,柯達公司推出了按鈕帶動快門的簡單易用的傻瓜相機。公司的宣傳口號是:「按鈕你來按,剩下我們干」(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似乎表明使用這種新技術並不是什麼難事。這一波宣傳讓大眾逐漸轉變為業餘攝影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這麼易用的技術,也就沒有今日自拍的風潮。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按鈕都不是個容易事。你可能站在電梯里一遍又一遍地按著關門按鈕,想知道門是否會真的關閉,每個人行橫道自助紅綠燈按鈕也是這樣,有人想開發「萬能遙控器」,但最後也是一片慘淡。你再看看飛行員或DJ使用的極其複雜的控制台,真叫人頭大鴨。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抱怨按鈕太難使了:與其他技術一樣,大多數按鈕還是需要一定的培訓來理解如何及何時來使用。


2. 按鈕鼓勵消費主義

最早的按鈕出現在自動售貨機上,還有燈的開關以及有錢的老爺召喚僕人的響鈴。


在20世紀之交,按鈕的製造商和分銷商經常試圖說服客戶,他們的每一個心血來潮和願望都可以通過按按鈕來滿足 - 不像拉杆、曲柄、槓桿等老技術會帶來混亂或傷害。作為消費的一種形式,按按鈕仍然普遍存在:人們按按鈕買糖果、點擊觀看在線電影或搭乘網約車。


亞馬遜的「Dash」按鈕將按按鈕的樂趣發展到極致。在房子里安上單用途按鈕,一按就能立即重新訂購衛生紙或洗衣粉,這還蠻誘人的。但這種便利是有代價的:德國最近取消了「Dash」按鈕,因為它們不會讓客戶知道他們下訂單時會付多少錢。


3. 喜歡按按鈕通常被視為濫用


在我的整個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人們擔心按鈕會落入壞人手中或被用於社交上的不禮貌行為。我的孩子們會按他們觸手可及的任何按鈕 - 有時觸手不可及的也去按。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孩子們都是一樣的,人們經常抱怨孩子們按喇叭、按門鈴,另一方面,有人認為按按鈕看起來就很好玩。

成年人也常常因為他們按按鈕而受到批評。在過去,經理使用按鈕發出鈴聲讓員工像僕人一樣保持警覺。最近比如像馬特·勞厄爾(Matt Lauer,美國演員,因涉嫌性騷擾被開除)這樣的故事,他們這些人使用按鈕來控制員工的來往,是一種權利騷擾。


4. 一些最令人恐懼的按鈕並不是真實的


從19世紀後期開始,關於按鈕的最常見的恐懼之一會涉及戰爭和先進的武器:也許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炸毀世界。


從冷戰到現在,這種焦慮一直持續存在,像《奇愛博士》這樣的電影和新聞頭條里,都會刻畫這種「一鍵滅世」的按鈕形象。儘管不存在這樣的神奇按鈕,但它仍然是一個強有力的圖標,表明社會公眾通常認為按鈕的效果是快速和不可逆轉的。這個概念在地緣政治中也很有用。就在2018年,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推特上向朝鮮領導人大元帥吹噓「我也有一個核按鈕,比大元帥那個更大、更厲害,而且我這個按了有反應!」(原文:「I too have a Nuclear Button, but it is a much bigger & more powerful one than his, and my Button works!」)


5. 一個多世紀以來沒啥變化

自從19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已經考慮過按按鈕是否是與世界互動的理想的或危險的形式。


人們仍然擔心按鈕是否會讓生活變得過於容易,是好還是壞。或者,另一方面,有人擔心按鈕會增加複雜性,迫使用戶使用「不自然」的界面。


然而多年來人們一直抱怨按鈕,按鈕仍然固執地存在 - 按鈕是智能手機、電腦、車庫門遙控器、汽車儀錶板和視頻遊戲控制器的設計和互動的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解決關於按鈕好壞的無休止討論的一種方法是開始關注日常生活中按按鈕的動力和道德。如果人們開始思考誰可以按下按鈕,誰不能按下按鈕,在什麼情況下,在哪些條件下,以及為了誰的利益按按鈕,那麼他們可能會開始理解按鈕的複雜性和重要性。

本文譯自 popsci,由譯者 HW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有些人進入你的生活,就永遠不會再離開
南非新奇民宿:被77頭獅子包圍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