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們找到了自己與世界關係的另一種可能 | KY幸福小調查:只有38%的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
KY作者 / 大霸 & 47
數據 / Mikasa
數據可視化 / lulu
編輯 / KY主創們
今天想問問大家,你人生中感到幸福的時候是什麼?
對我來說,能夠和自己愛的人保持一種親密的互動,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感的來源。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與陪伴,讓我在許多困難和虛弱的時刻,都始終能充滿希望感。
毫無疑問,我相信幸福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對於幸福的體會和獲取的能力也有所差異。
前兩天,我們發起了關於幸福感的問卷調查,在回收的
兩萬份
有效問卷中,17.17%回答者為男性,81.61%為女性;55.11%為單身,30.37%的受訪處於戀愛關係中,12.17%已婚,另有2.35%為離異或喪偶。
我們調查了大家對於當下幸福程度的主觀評價,選擇「非常幸福」和「幸福」的人數佔到總體的4.00%和33.93%。也就是說,
僅有38%的人能夠肯定地說,自己是幸福的。
不同性別的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選擇「幸福」和「非常幸福」的女性分別占所有女性受訪的35.24%和4.23%,相對應的男性比例則為27.75%和2.96%。
中年人竟然主觀幸福感最高。
年齡與主觀幸福程度成正比(p<0.05),其中,
35-44歲人群選擇「幸福」的比例最高,為40.24%
;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年齡的人,生活中的不確定感已經變少了很多。
收入越高,主觀幸福感也越高。
受教育水平越高,主觀幸福感也越高。看來無知的人最幸福的結論是不成立的。
常住地的發達程度與幸福程度無顯著相關關係;
大城市的孩子不必羨慕三四線城市的孩子。
健康程度、
外貌滿意度
、學業/事業成就、家庭經濟狀況均與幸福程度成
高度正比
(p<0.01);
家庭越和睦、親密關係越和諧,主觀幸福程度也越高
(p<0.01)。美麗、健康、聰明、金錢、關係,都確實和更高的幸福感相關。但也有可能是更幸福的人,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對自己的健康和外表更滿意。
針對社會資源/社會關係(主要指能夠為學習、工作發展提供幫助,以獲得更好機會或前景的關係或資源)情況,我們也在調查中請大家作了評分。
結果數據顯示,在
認為自己社會資源「非常充足」的人群中,有61.12%認為自己「非常幸福」或「幸福」,這個數字遠高於全體人群中的38%。可以看出資源和幸福感的關係真的很大。
而
資源極度不充足的人群僅有13.17%
選擇了「非常幸福」或「幸福」。從婚戀狀態來看,
戀愛人群和
已婚人群
的主觀幸福程度更高
,選擇「非常幸福」和「幸福」的總佔比分別為49.20%和50.94%,遠高於普通人群的38%
,
看起來統計學意義上,婚姻是使人幸福的。
相比之下,單身和離異喪偶人群的佔比僅為28.85%和37.96%(
是的,單身人群幸福感最低 orz
)。
值得一提的是,
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認為自己是外向性格的人群中選擇「非常幸福」和「幸福」的比例明顯高於認為自己內向的人和不確定的人。
我們還調查了大家對於幸福的理解。
1.
「
擁有足夠的金錢」、2.「美滿和睦的家庭或親密關係」
以及
3.「
自我價值得到實現」
是被最多人認同的幸福的3種內涵。
不要懷疑,錢的排名是最高的,其次是愛,最後才是自我。
有夢想的受訪者也更容易感到幸福,比普通人群中感到幸福的比例更高。
除了問卷之外,我們還做了幾個定性訪談,找到幾個當下感到非常幸福的人,了解了他們的故事。
幸福的來源1:
「成為母親的第五年,
我沒想到自己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小希,女,35歲,教師
上周末帶5歲的女兒去好友家做客,朋友和女兒開玩笑說,你媽媽是大壞蛋,總是兇巴巴的。沒想到她惡狠狠地反駁「
不許說我媽媽的壞話,我媽媽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
」當時把我感動壞了。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我一直和爸爸一起生活,完全不懂得怎樣和媽媽相處。後來做了中學老師,看到許多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巨變,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肯定也沒轍,所以
其實我原本特別抗拒生小孩
。
但她還是來了。
養孩子當然很累,從喂母乳時起,我就又體會了痛不欲生的感覺,開奶特別疼,比生孩子還疼。
可她開始慢慢長大:她是那麼依賴我,生病時會哭著說很想媽媽,遇到問題會想起我教她的事,說「媽媽是這樣告訴我的」;看到我不舒服,她小小年紀就會緊張地詢問,還會把衣服給我披上。她真的給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和我所經歷過的其他帶有目的性、功利性的付出不一樣,養孩子對我來說是唯一一種徹底不考慮回報的、無條件的付出。
以前我凡事只考慮自己,現在總會第一個想到她,什麼好的都想給她。是她讓我發現了,原來我的生命還有這樣一種可能。
而當我發現,她把我當作她的全世界的時候,我能感到自己對她來說的無可替代,被需要、被信任的幸福真的令我很滿足。
幸福的來源2:
「放下成功的執念以後,
愛好本身就是幸福」
小魚,女,23歲,駐唱歌手
四歲起我開始學習唱歌,成為歌手是我從小到大唯一的夢想。
可因為基因作祟,我遺傳爸爸,從小就很胖。大學時期從校園十佳脫穎而出後,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全國選秀比賽,順利晉級卻在一輪地區總決賽遭遇內定淘汰。
主辦方告知我,我在外形上太吃虧,是沒有市場的。
憤怒之下,我又陸續參加了一些其他比賽,想靠實力為自己證明。可沒想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只是重複上演。這段經歷讓人心灰意冷,導致後來有一年時間,我拒絕去公開場合表演,就整天窩在家裡,幾乎不出門,拒絕和父母溝通,甚至有點仇視爸爸,並且開始暴飲暴食。
直到一天深夜,我無意間聽李宗盛唱《山丘》,那個旋律和歌詞一直在腦海中縈繞,其中的一句: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
網路上都說,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但我在少年時就體會過了他的唱詞。一首《山丘》似乎點醒了我。我意識到,
複雜的人生中,絕大部分事是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的。時不我待,如果有一件事是我們真心熱愛的,就應該不求回報地去享受它,享受做這件事時的自己。
於是我來到上海,通過朋友介紹入駐了一家live house,重新回到聚光燈下唱歌,我面試的曲目就是《山丘》。
到現在近一年過去,終於我慢慢地放下了所謂成名做歌手的執念,只把自己完全交還給音樂、交還給自己。
放下成功的執念以後,我才發現愛好本身就是幸福。能夠自由歌唱的每一天,哪怕我什麼都沒有,我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幸福的來源3:
「沒有任何一種幸福感
能夠替代思考的快感」
Mia,女,26歲,研究員
作為一名母胎單身狗,我目前幸福感的最大來源是從獨處中獲得的。
受成長經歷和自身性格的影響,社交對我來說
一直
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生活中的很多時光我都選擇獨來獨往。
一個人呆著的時候,閱讀是我最常使用的獨處方式。我喜歡看有深度的書,尤其是專業理論類的。看書時,
我會覺得自己身處在深海,並且不斷向更深的海中游去。閱讀讓我突破自己認知的極限,獲得理性的超越,這種快感彷彿會在我的靈魂深處發酵。
閱讀也會督促我內省,督促始終對自己有所要求,不論身處何處,都保持思考的習慣。
我認為獨處是最有價值的社交形式之一,而憑著閱讀和思考,我相信可以陪伴自己往更深處走去,往更有趣味的方向走去。在思考中,才會
有新的東西持續地介入你的生命,和你發生聯繫。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看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
我想這感覺應該和談戀愛保持新鮮感差不多吧。
幸福的來源4:
「來,請你吃我種的紅薯。」
黎叔,男,57歲,退休
人就是這麼矛盾,年輕的時候總想著退休,真的快退休的時候其實又捨不得,甚至還有些害怕面對這種身份、角色的轉變。
今年剛開始閑下來的時候,真的感覺日子很難熬,每天最害怕就是天亮的時候,不知道醒來可以做什麼,總感覺自己沒有價值。
後來我就想明白了,
這種痛苦大抵是因為我總試圖找到以前上班的狀態,可我其實已經進入了另一個人生階段,
與其想要恢復到從前,不如重新過另一種生活。
於是我搬到了山上去住。重慶夏天熱,我和老婆商量著在山上買了一套不大的房子,還帶有一塊菜地。夏天市區里得有40多度,山上就20來度,吹著自然風,沒有了城市裡的喧囂,每天看著日升日落,感覺真的像神仙一般。早上起床散步,打拳,然後去菜場買菜做飯,下午泡茶,也上網看電視,再去菜地里轉轉,哦對,明年就能吃上自己種的紅薯了。
曾經嚮往的歸隱的日子,沒想到在退休後的第一個夏天就實現了。那是一種細水長流,平淡卻不平凡的感覺,我把它稱之為幸福。
幸福的來源5:
「我開始對另一個生命負責」
阿草,女,27歲,審計
到今年,抑鬱症帶給我的痛苦並沒有在藥物的作用下得到減弱,甚至因為一些其他的打擊,我的病情愈發嚴重。我一個人生活在澳大利亞,站在海邊的時候,我常常會幻想著,如果我身體里的悲傷也可以被海水吞沒,帶去我再也看不見的地方就好了。
有一次特別難受的時候,我給朋友打了3個小時的電話,最後,我決定聽她的意見去養一隻狗。
如果我可以對另一個生命負責,可能我也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了。
嘟嘟來到我家的時候剛滿一歲,為了照顧好它,我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下班後我要定點定時的帶它出門遛彎,給它買玩具、狗糧,帶它洗澡,看醫生,感覺生活一下子就被填滿了。
有了它以後我確實有所好轉,注意力分散,很少有閑暇的時間再去掀開那些痛苦的傷疤,但有時候,尤其在夜裡,我還是會感到難受,眼淚不自覺地就掉下來,而嘟嘟總會跑到我身邊,跳上床,鑽到我懷裡舔舔我,它的眼神消弭了我所有的孤單和無助。
我想,嘟嘟的到來讓我一方面因為看到了它身上的那種最天然簡單的快樂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我開始有了牽掛,開始從這陰鬱的生命中,看到了一些幸福的星光。
幸福的來源6:
「透過共享資源的眼光,
我不再害怕動蕩」
斌,男,30歲,民宿主理人
五年前剛畢業不久,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低谷。
一心想要開民宿的我,從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離職。
但由於缺乏經驗,也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和客觀準備,創業進展得非常不順,幾度受挫後,全面危機感的突然襲來,對自己的未來我感到一片迷茫,甚至抑鬱。
百般無奈我向讀研究生時的導師尋求幫助。他告訴我,無論做什麼事,你需要找到資源。人們通常用「問題視角」看待自己的處境,總是看到很多難題。但是人們更應該學會用「資源視角」看這些問題。
你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幫助你?我於是開始重新樹立自己身邊的資源。首先我通過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的轉介找到了一位諮詢師,他陪伴我疏導我的負面情緒,教我管理壓力。
然後我通過種種人際網路,認識了多個領域新的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也找到了資金。
兩年後我們的第一家民宿順利開張,可以說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於,我從沒想過自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由許多人共同成就的,情理之中則是,恰恰是凝聚了多種資源,它才得以成功。
而這段經歷給予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學會善用資源。
當你透過一種資源共享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環境時,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充滿可能性的。
資源意識會幫你開闢出一個觀察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新視角。
包括錢,它也不是存在銀行里等待被花費掉的「死物」,它應該是一種可以用來撬動更多可能性的資源。
當你從這個視角出發,你就能把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環境、他人和環境全部連接起來,你們共同的價值就會發生流通,且達到最大化的效益。
與此同時,你自身的能力和價值也會隨之提升,這又會使你成為一個能夠反哺他人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我確實獲得到了某種抓得住的、令我覺得很踏實的幸福感。今年,在經濟環境大蕭條的背景下,我們籌劃的第二家店即將落成,它的構建成本大部分來自我們第一家店沉澱下來的原始會員參股,還同時得到了幾位來自國外住客的投資。
學會資源共享,即便面對動蕩,我想未來我也不會再迷茫。
我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
如何科學地獲得幸福感
(
點擊查看
)
。
其中提到一些科學嘗試的方法,而在訪談中,其實我還發現了另一個感受到幸福的途徑:去談論幸福,去接觸有幸福感的人。而我想,我們每個人,只有更能夠理解自己幸福感的來源,才能夠讓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成為可能。
今日互動:你的「幸福感」又來自哪裡呢?來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正文到此結束。
幸福感有各種表現形式,有不同的來源。過去一年裡,你的幸福感來自於哪裡?KY小姐姐提示大家,可以通過關鍵詞去回憶和總結哦:「自由」、「成長」、「底氣」、「超越」等等都是幸福感的潛在代名詞。與最後一個故事中善用資源的小夥伴類似,小姐姐去年的關鍵詞是「規劃」,當生活有了科學的分配,會產生一種從容的幸福感。
這也與全球領先資產管理公司
貝萊德
的調研結果一致。自2013年起,
貝萊德
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全球投資者意向調查》。今年調查的主題就有關於幸福,包括幸福的定義/阻礙幸福生活的因素/財務規劃對幸福的影響等,而報告中呈現的一個具有衝擊性的重要調研結果是:「相比非投資者,投資者感到更加幸福的可能性要高32%。」也提醒了我們這樣一個在幸福的概念上常常被忽略的層面:有計劃地運用資源其實可以讓自己更有底氣、生活質量因投資收益而改善,或是通過理財給到家人更多的保障。貝萊德
為此專門製作了一個H5,用更加輕鬆和清晰的方式,展現了投資和幸福感的聯繫,掃描圖片二維碼或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一下吧~也希望大家新的一年也可以通過有計劃地理財和投資,增加生活的可控度和幸福感。
相關閱讀:
努力上進和安逸享樂,哪種讓人更幸福? | 你的體驗自我更強大,還是記憶自我更強大
為什麼我一玩遊戲,就忘記了時間?| 「忘我」也可以令你獲得幸福感
你上次真正開心是什麼時候?|關於「幸福感」的科學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廣告
※如何做好憤怒管理?|這裡有你需要的建議和工具
※這一年,這些幫你了解自己的話題,你錯過了幾個?| KY的2018必讀精選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