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器工藝痕迹分解
漢代,玉器製作工藝在東周時期先進的基礎上得到了極大地發展。此期陰刻技法雕琢的線條主要有四種形式。包括「遊絲毛雕」、「粗陰線」、「漢八刀」與「毛刀刻」。
「遊絲毛雕」:此類細陰線形若遊絲,細如毫髮,逶迤婉轉,順暢遒勁,又被稱為「遊絲刻」。其特點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閑清賞箋》中所描述的:「漢人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勻,交接斷續,儼若遊絲白描,毫無滯跡。根據已發表的考古資料,「遊絲毛雕」技法之雛形見於春秋晚期,但當時線紋之長度及連貫性尚不及漢代者,主要用來構成矩形綯索紋、網格紋以填補每組單位浮雕圖案間的空白之處。漢代遊絲毛雕是直接承襲戰國晚期的細線陰刻發展而來的。漢代遊絲毛雕線紋纖毫畢現,遒勁連貫,宛如一氣呵成,具細、綿、長、飄、勁等特徵。在放大到六十倍的情況下觀察:線槽邊緣有鋸齒狀崩口,且出現作不規則歧出的刺狀細毛茬;槽底深淺不一,有多道細絲狀劃痕。顯系由接近諸如金剛石、水晶和燧石等尖狀硬性刻具琢出後,再加以修磨而成。
「粗陰線」:在放大到六十倍的情況下觀察:線槽邊沿規整,不見崩口,僅在彎轉之處偶見歧出線紋;為多條短凹槽連接而成的陰線痕迹,每道凹槽皆作兩頭尖淺、中間寬深的棗核形,故同條長線紋的寬窄略有不同,槽底為既相連接又大致等長弧形磨砂痕迹,這是微觀見到的典型砣痕。根據微痕推測,此式應由小型勾砣以濕砂為介質砣出,此處的勾砣是一種形制較小的鐵質砣輪,製作時先碾出多條短斷線,再於間隙處補砣,接短成長,從而形成了這般斷續相連,遒勁自然形態。此期在陰刻谷紋雕琢上大多採用此類線條。
「漢八刀」:所謂「漢八刀」,應有兩層含義:其一,形容其刀工簡練、粗放,宛若八刀而就。其二,因之用刀講求左右對稱,奏刀後左右兩道線槽形成了「八」字的效果。「漢八刀」實際上是斜刀碾琢工藝的一種,這種工藝在西周時期已非常流行,即以砣具側刃帶動潮濕的解玉砂碾制,線痕呈現出一面深、一面淺的斜坡狀,因此後人又稱之為「一面坡」技法。時至漢代,衍生出「漢八刀」技法,痕迹多為深峻的弧形大坡面(多兩道坡面成對出現,如同「八」字之撇捺狀排列);因之在下砣之際重入而輕出,故每道線紋中間粗重,端部尖淺鋒利,盡顯力度。此外玉匠在初砣之後常加以精細打磨,所以線條截面砣痕盡化,光潔鋥亮,細觀之則呈略有平行劃痕的細磨砂狀態。
「漢八刀」技法主要用於玉蟬、玉翁仲和玉豬的製作,以及作為夔龍紋、鳳鳥紋的加強線出現在大型分區玉璧之上。
「毛刀刻」,又被稱作「亂刀」,初現於秦代,在漢代得到了發展延續。其同遊絲毛雕相若,亦應為手執刻具琢就,但此類線痕形態粗糙。毛刀刻所琢線紋,總體較為寬淺,由很多條細過毫髮的不規則細線紋組成,線痕邊沿多歧出毛刺,風格粗放不羈。「毛刀刻」在秦朝大多出現於雕工粗糙的葬玉之上,而在本期則主要用來表現玉剛(嚴)卯、玉印上的文字以及部分圓雕作品之細部。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