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最後怎麼死的?
說起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就說說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結局。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即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生於公元61年,父親是一名出色的鐵匠。年幼的時候讀過私塾,粗通筆墨。
公元75年,蔡倫通過官府選拔,進入皇宮當了宦官,在東漢明帝身邊當一個小黃門。蔡倫天資聰明,又善於左右逢源,深得漢章帝(明帝兒子)皇后竇氏的信任。蔡倫幫助竇皇后陷害章帝寵妃宋貴人母子,讓竇皇后的兒子劉肇成功的登上了帝位,即為東漢和帝。竇皇后成為皇太后,投桃報李,讓漢和帝封蔡倫為中常侍,成為了有正規官職的高級宦官。當然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蔡倫的一系列行為也為晚年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公元104年前後,蔡倫通過其任職的皇宮尚方令(主官皇宮的製造業機構),發現樹皮、破麻布等物清洗後,會在水底留下一些絲狀的東西(植物纖維),不會腐爛。於是他命工匠將這些殘留的物品放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覆試驗,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 ,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讚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蹟。
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蔡倫的這一發明非同小可,紙的出現馬上代替了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絹,成為了東漢王朝一種不可替代的生活用品。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所以後世將其列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實至名歸的。
公元105年12月,漢和帝去世,立剛滿百歲的幼子劉隆為皇帝,即東漢殤帝(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漢殤帝即位一年,剛學會講話就病逝,東漢皇室又陷入了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中。鄧太后和自己家的人商議,立漢的孫子,河間王劉慶的兒子劉祜為皇帝。106年,13歲的劉祜繼位為帝,歷史上稱東漢安帝。漢安帝的祖母是當初被蔡倫陷害而死的宋貴人,風水輪流轉,這回輪到蔡倫傻眼了。
公元121年,掌握朝政的鄧太后去世,漢安帝親政。沒有了庇護的蔡倫好日子也到了頭,漢安帝讓他自己去廷尉署報道,坦白自己的罪行。蔡倫自知難逃一死,沐浴後穿戴整齊衣服、帽子,喝下劇毒自盡。安帝聞報,廢除了蔡倫的封地,並將有關蔡倫的一切文獻資料都銷毀。直到30年後(公元151年),漢桓帝時,才將有關蔡倫的資料補充記錄下來,否則的話,現在的我們就不會認識這位偉大的發明家了。
TAG:歷史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