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德國是否有機會打贏蘇聯?

二戰時,德國是否有機會打贏蘇聯?

德國在二戰期間能否有機會打贏互聯?當然是有機會的,但是我覺得機會很小,如果沒有外部勢力介入,蘇德戰爭的結果,最大的概率是兩敗俱傷。

很多人談起蘇德戰爭,無不扼腕嘆息,並將德國的失敗歸咎為運氣不好。例如,他們設想中,如果沒有提前來臨的嚴寒氣候;如果沒有豬隊友義大利對希臘作戰的失敗,導致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被迫推遲了一個多月;如果沒有發生德軍分兵,而是集中兵力進攻莫斯科;如果沒有希特勒種種錯誤的遙控指揮;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援助,那麼,強大的德國軍隊完全有可能覆滅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

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應該說,這幾個問題的確構成了德國在蘇德戰場最終失敗的原因,但絕非唯一原因。事實上,德國從發動巴巴羅薩計划進攻蘇聯的那一刻起,他們的戰略就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也幾乎註定了德國失敗的結局。

首先,我們來看看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在德軍參謀部和希特勒的觀點裡,進攻蘇聯會如同他們進攻北歐和法國一樣,蘇聯會迅速被擊敗,德國的閃擊戰依然戰無不勝。

最先大規模應用閃擊戰的德軍,對於閃擊戰也開始迷信起來,他們根本沒有充分考慮到蘇聯上萬公里的戰略縱深、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1.6億多的龐大人口和蘇聯政府強有力的領導。

蘇聯廣闊的面積

在德國軍隊看來,曾經的歐洲陸軍第一強國——法國都被德國一波流帶走,內部矛盾重重,剛經過大清洗,又在蘇芬戰場上表現一塌糊塗的蘇聯,並不會比法國強多少。因此,他們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甚至樂觀到計劃在一個多月之內就覆滅蘇聯。德國和希特勒的自信之強,胃口之大,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但是顯然,蘇聯絕非德國期待的那麼不堪一擊。觀看地圖我們就發現,蘇聯在西方的地圖是呈喇叭狀,也就是說,從蘇聯德國在邊境發動進攻之後,蘇聯的面積迅速擴大,戰線急劇拉長,而蘇德國需要進攻的地域和佔領的地方也急變大。

因此,從進攻蘇聯的那一刻起,如果德軍沒有如想像那般速戰速決,勢必陷入兵力捉襟見肘的局面,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希特勒

其次,廣闊的國土面積和上億的人口決定了,蘇聯絕不會像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被迅速擊敗消滅。戰爭潛力無比深厚的蘇聯,根本不可能被任何國家一戰覆滅。雖然在軍事和科技實力方面,也許法國比之蘇聯並不弱,甚至更強,但就戰爭潛力而言,法國遠遠不如蘇聯。

法國的本土面積只有54萬平方公里,在坦克裝甲車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里程中,甚至能夠被一擊而穿。戰略縱深短的可憐。法國的人口也不足蘇聯的1/3。以絕對優勢佔據世界第一面積大國的蘇聯,戰略縱深令人恐怖,尤其是德國進攻的方向,蘇聯東西的距離高達上萬公里。

這也就意味著,蘇聯完全有機會以空間換時間。同時意味著,即使德軍一路全勝,高歌猛進,繼續在西歐大陸的一系列軍事奇蹟,也絕不存在一個月之內覆滅蘇聯的可能。因為即使軍事佔據整個蘇聯,也絕不是一個月過幾個月內可以辦到的。

德國軍隊

最後,希特勒和德國也極大的低估了蘇聯人的抵抗意志和斯大林的堅定決心。希特勒和德國軍隊之所以對於進攻蘇聯抱有如此大的信心,除了戰爭初期的接連軍事奇蹟的鼓舞之外,也與來自蘇聯的情報有關。

然而,雖然關於蘇聯軍隊戰鬥力衰退和蘇聯國內矛盾重重的情報並不能說錯誤,但是,德國大大的低估了斯大林和蘇聯共產黨對於蘇聯強大的控制力和動員能力。也錯估了蘇聯的工業和軍事實力。更極大低估了蘇聯人民面對外國侵略者堅強抵抗的決心。

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其實原名並不是這個,斯大林這個姓氏還是在他成年之後自己改的,「斯大林」的意思就是鋼鐵。而斯大林的表現完全無愧於他為自己改的這個姓氏。斯大林在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完全展現出了鋼鐵般的意志和鋼鐵般的決心。而在戰爭期間,一個領導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斯大林

面對德國的進攻,斯大林從未發生過對動搖、投降的念頭。因此,退一萬步講,即使德國進攻順利,蘇聯損失極為慘重並因此被德國佔領,但以斯大林的性格,他絕不可能因此放棄抵抗,必將帶領蘇聯人民血戰到底。

蘇聯擁有這樣堅定的領導核心,尤其是這個領導人,軍事才華和領導能力也頗為不弱,再加上德國納粹對於斯拉夫人的先天歧視,即使德國真的達成了預先的戰略目標,真的將蘇聯主力擊潰並佔領蘇聯全國。他們得到的,也絕不可能是順服的蘇聯,而是遍布全境的反抗硝煙。

而這種持續的失血顯然對於人口只有8000 多萬,卻要控制整個歐洲大陸的德國,是不可承受之重。當然,蘇聯的反抗也必然面臨德國更殘酷的鎮壓,兩國的戰爭只會最後演變成兩國的共同流血,兩敗俱傷成為最大的可能。

德國巔峰時期的勢力範圍

兩個大國的較量,歸根到底還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從始至終也不可能像希特勒幻想的那樣一擊而勝、速戰速決。而蘇德戰場一旦進入德國最不願意看到的持久戰,雖然德軍佔據了裝備更先進、士兵訓練更有素、軍隊戰鬥經驗更豐富等諸多有利因素。

但面對保家衛國,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也並不比德國差。更何況,人力資源、礦產資源更豐富且不存在能源短板的蘇聯,其工業實力也並不比德國弱多少。同時,幾乎挑戰了全世界的德國,幾乎舉目皆敵,而蘇聯也因此獲得了德國敵人的大量援助。

二戰歐洲戰場

當然,蘇聯內部絕非鐵板一塊,更不是毫無破綻。事實上,當時蘇聯由於大清洗,內部矛盾重重,軍隊戰鬥力急劇削弱,國內民族矛盾尖銳,經濟和工業發展也由於片面重視重工業,存在諸多問題。

如果換上一個平庸的領導人,德國甚至不用進攻,蘇聯都有可能發生解體。但不幸的是,希特勒碰到了斯大林,因此,蘇德戰爭兩國兩敗俱傷的概率,遠大於德國獲勝。而有了外部的幫助,尤其是大量美援的湧入,蘇聯因此取得勝利,也就不奇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它曾是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唯一掌握的軍事力量,結果卻不容樂觀
美國到處打仗,卻不佔據一寸土地,真的是這樣嗎?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