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記憶里旳味道沒有了,但他用了心,猶有歲月可回頭
終於,他找到了鄉間和
城市生活的平衡點,
過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理想生活。
百轉千回,回到出發的地點。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一條回家的路。
大別山的年味
2013年,阿彬從國際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的崗位上離職,回到老家大別山,承包了兩個山頭,修山路、建雞舍,開始了養雞養牛的鄉野生活:他只想用最笨的方法,養出鄉野食材真正的原味。即使成本再高,長成再慢,也堅持不用飼料豆粕,只用山裡的炒黃豆餵雞。山野黃牛不催肥不圈養,每天登山800米,十天一個珠穆朗瑪峰,只為回歸真實的鄉野味道。
後來,他創建了自己的農產品牌「真食阿彬」,來連接鄉野食材和城市生活。每年他都會帶著媳婦回大別山過年。阿彬說,老家大別山的年味,其實從臘月二十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年就悄然登場了。
小年這一天,餐桌上要準備四五個菜,全家人聚在一起,算是迎接農曆新年真正的開始。這一天,農村裡習慣打豆腐。自家種的小黃豆,在石磨上磨碎,磨成豆漿,然後用滷水點豆腐。再把滷水豆腐用木框框成長方形,紮成塊兒,用大石頭壓成形。
在阿彬老家,黃黃的炸豆腐也被叫成豆果,再往裡頭塞肉,表面黃澄澄,裡頭的肉很香。剛出鍋端上來,吃的就是那種燙嘴的感覺。
小年開始,大別山每家每戶還會自製米糖,當地很少吃甘蔗,這種米糖要麼是用大米熬成糖,要麼就是紅薯糖。然後用黑芝麻、白芝麻做成炒米。用麥芽糖熬糖稀。這些甜食用來招待來家拜年的孩童們。打開茶盒子,裡頭至少裝著三種不同顏色的米糖,都是自家親自做的。
舌尖上的鄰里親情
走親戚,是臘月里就開始的串門子。當地有個規矩,外甥一定要去舅舅家辭舊歲,辭舊歲的時間必須是臘月二十九,年三十不能登門拜訪。臘月二十九,去舅舅家需要帶足四斤以上的豬肉、兩條魚作為禮品,禮品必須為雙數。如果外甥已經工作,還要帶上紅包拜訪。女婿的話,則要去岳父岳母家辭舊歲。阿彬有三個姐姐,每到這個時候三個姐夫便會登門,答謝老丈人和丈母娘。
過年拉網撈魚,預示年年有餘,也是一定要在臘月里進行的活動。這時候可不會再到市場上買魚吃了。在當地,基本上每家都有承包的魚塘,幾戶人家組成對子,一起拉一張大網,將魚兒從魚塘里撈上來。快收網了,先是一條魚試圖跳出水面,緊接著第二條、第三條,魚兒們爭先恐後,蹦上蹦下,越蹦越高。魚兒被撈了上來,有青魚、草魚、花鰱、白鰱,左鄰右舍的村民提著籃子,站在岸上,等著分魚。
撈來了魚,村民就開始準備腌魚,把魚肚子切開,洗乾淨以後,放鹽腌制在大缸里,這時候魚就不能再過水了,用大石頭壓上十幾天,魚里的血水一點點滲出來,然後再撈出來掛在院牆上晒乾。
殺年豬,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直到臘月二十八結束。自家的豬肉留一半,剩下都分給左鄰右舍。別家再殺豬,同樣這樣輪流傳遞。每家院子里晾曬的臘肉,其實都是百家肉。
豆粑是大別山地區獨有的吃食,臘月家家戶戶都燙,左鄰右舍都來幫忙。燒火有技巧,不能用硬柴武火,只能用化柴,比如干松針。燙豆粑的都是老師傅,舀漿、抹開、揀起、翻面,再揀起如扔飛餅一樣,帶著一股熱氣就飛到大竹匾上。手腳沒那麼利索的都負責等豆粑攤涼,就迅速捲成卷。
第二天清晨切片曬幾天,徹底晒乾倉儲起來,平時就像煮麵條一樣,豆粑煮年粑吃。燙豆粑的當晚,小娃娃喜歡幫大人燒火,一熬就到半夜,就是瞌睡到睡死在松針柴火上,也不願意回房上床,因為等到半夜豆粑燙完,大人會留最後幾張豆粑,趁熱卷鹹菜吃,裹紅糖吃,或者從屋檐下割點黑豬肉一起炒著吃,鍋里茲啦啦一炒豬肉,滿屋香噴噴的,小娃娃一下子就驚醒了。
過年前後食材本身的製作過程,
就意味著一次吐故納新,重新開始。
Q&A
生活周刊×阿彬
Q:對你來說,辭舊迎新意味著什麼?
A:我的大別山真食牧場,沒有什麼珍稀食材,只是這個世界假的東西多了,真的東西也就稀奇了。經過7年用心積累,我建立了自己的農產品牌「真食阿彬」,目前已吸引了數萬吃貨粉絲。以前我是一個廣告人,現在換個角度依然還是一個廣告人,只是現在我只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每一個養殖細節,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都是真實的,沒有一點虛誇,這樣的廣告,我做得踏實,這樣的生活,我過得幸福。
Q:你心中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的狀態?
A: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其實很滿足。今年我已經43歲,這個年齡的心態就應該平穩自足,如果這年紀我還焦躁的話,就說明我的人生有點失敗。不畏老,也是我應該有的心態。和自己熱愛的事物在一起,經濟上又沒有太大的困窘,我就覺得已經很好了。
其他一些日常的小煩惱,每個人都會有。它本身就是生活。再者,因為真食牧場人們認識了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個生活圈子,在這個圈子,讓我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價值,得到朋友們的認可,他們對我選擇鄉野食材的標準有信心,進而他們對生活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對現在的生活選擇從沒有後悔過,我對現狀很滿意,它也讓我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延伸閱讀:
本文刊載於《青年報》總第11010期,《生活周刊》第1767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並註明「來自生活周刊,微信號lifeweekly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