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心理治療應有勇

心理治療應有勇

醫學在封建社會不受人重視,醫生的社會地位低人一等。雖然如此,還是有不少醫生敢於冒著生命危險,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救人於危難之中。

用激怒的方法治病是一種心理治療法。最早用這種方法治病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生文摯。有一次,齊王生病,派人去宋國請來醫生文摯治病。文摯來到齊王宮中,看了齊王的病,退出來對太子說:「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過大王在病癒後一定要殺我。」太子問:「為什麼?」文摯回答說:「不使大王發怒,病治不好。使大王發怒,文摯必死。」太子拜了拜文摯,懇切地請求說:「如果把大王的病治好了,我和母親一定以死來保護你,大王看在我們母子的面上不會加害於你的。請先生不必顧慮。」文摯思索片刻,定下決心說:「好!我願意冒死的危險來為大王治病。」齊王三次請他,他都沒有去,齊王已經生氣了。第四次再約文摯,他一到,不脫鞋就上床,一腳踩著齊王的衣服,也不回答齊王的問話,並用言語激怒齊王,使齊王氣得渾身顫抖,怒不可遏地從床上跳起來怒斥文摯。齊王的病果然就這樣治好了。但齊王余怒未消,要殺死文摯。太子和王后跪在齊王面前苦苦哀求赦免文摯,齊王始終不聽,結果還是用油鼎把文摯烹了。這則記載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在運用心理療法方面取得成績。

心理治療應有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古代名醫華佗更是位使用心理療法的高手。《後漢書·華佗傳》記載,有一個太守患重病很長時間了,經華佗診斷後,認為應採用心理治療,使病人大怒才能治好他的病。於是他要了太守很多錢而不認真給他治療,隔不多久,華佗更是不告而別,還寫信罵太守。太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殺華佗,沒有追著,氣得吐了許多黑血,而病倒慢慢好了。這段記述不僅體現了華佗的藝高膽大,同時說明了他的謀略高超。華佗在給太守治病前,早設計了脫身之計,才免於殺頭之禍。

中醫認為,人體有七種情感,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人有「七情」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這種「情」過度了,就是致病的因索。另一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如果使「情」運用得當,又是治病的手段。《黃帝內經》記載說,怒既能「傷肝」又可以「勝思」,即克服憂傷過度。以現代眼光看,用激怒治病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因為在腦中主管情緒的下丘腦和邊緣葉當中存在著廣泛的調節對立情緒的區域和機能。通過對立情緒的刺激,達到治病的目的,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這方面如有所突破,必將為現代的心理療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選自《杏林漫步曲》

作者:趙友琴

心理治療應有勇

秋楓木 半夏 忘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新聞|海口市第二屆中醫藥文化養生節暨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海口分院建院60周年惠民活動舉行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