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關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葫蘆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春節」俗稱年節,想到春節,就會想到紅彤彤的燈籠,一桌桌的團圓飯,布滿煙火的夜空.....即使總是在吐槽年味越來越淡,但春節仍舊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春節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中有著特殊的位置,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的起源大多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關於春節的起源,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由虞舜興起,來自於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古籍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干支紀元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諸多的習俗,例如,放鞭炮,貼春聯,拜年,舞獅.....

貼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初一,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

關於桃符的傳說,東漢王充《論衡·定鬼》篇中是這麼記載的: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叫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一名神荼,一名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老虎。因此,人們認為天下的惡鬼都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保佑平安。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既有驅惡鎮邪的意義,也是裝飾,同時表達自己對新年的美好心愿。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公元965年,「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

再後來,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是在明朝。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朱元璋不僅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在他微服出城時,還親自題春聯。

貼門神

很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他們相信貼上門神可以驅邪避災。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這就是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的原因。門神一般是一位白臉,一位黑臉,都是甲胄執戈,懸弓佩劍,威武非凡。有人說這兩位門神是神荼和鬱壘,有人說是秦瓊和尉遲恭,並沒有定論。

門神究竟是誰,我國民間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說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正月初一,「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一說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據說,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這時,大將秦瓊、尉遲恭兩位將軍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鎮守。第二天夜裡宮中果然平安無事,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整夜為其守護實在太辛苦了,於是命畫工將他倆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稱為「門神」,以驅鬼魅。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瓊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做門神,唐以後,神荼、鬱壘二位門神的位置逐漸被秦瓊和尉遲恭所取代。

還有一說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也是傳到民間成為守門神

貼灶神畫

古代家家灶間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多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多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

貼「福」字與窗花

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春牌兒」、「春牌」即寫在紅紙上的「福」字。傳說「福」字始於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他對妻子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為了不讓窮神光臨,於是老百姓紛紛在各自的家中貼上「福」字。

民間也有將「福」字改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有出售。

放鞭炮

鞭炮,又名「爆竹」、「炮仗」、「爆仗」。古代過年時人們以火燒竹,爆裂發聲,用以驅鬼,「爆竹」一名由此而來。

關於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人在正月初一早上起床後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

到了後來,由於社會和民俗的發展,爆竹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火藥發明以後,從燒竹子發展為用紙筒灌裝火藥引爆,炸開後響聲貫耳,紙屑飛揚,火藥香四溢,於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後人們又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放,稱為「編炮」,因其聲音清脆如鞭響,故也叫「鞭炮」。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遂形成今天的鞭炮了。

鞭炮的種類多種多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在鞭炮的基礎上又發明了各種花炮乃至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宋朝重爆竹,明清出煙花。明代的煙花製作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從高度、品種到造型都相當不錯。明人張時轍在《陳都閫宅看煙花》詩中,對放煙花的景象作了生動的描繪:「空中捧出百絲燈,神女新妝五彩明。真有斬蛟動長劍,狂客吹簫過洞庭。」

舞獅

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關於舞獅的起源眾說不一。傳說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常常下山傷害村民,為了解救村民,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也有傳說認為村民以紙紮獅子及鑼鼓以驅走年獸,後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獅」本來和「龍」、「麒麟」一樣,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動作作戲,至三國時,才發展成為舞獅。

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舞獅「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與今日我們所見的已經十分相似。

據傳說,獅子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活動也傳入中國。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也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說明獅舞的技藝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當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在你的家鄉,有什麼特有的春節習俗嗎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阿雲殺夫案」:王安石與司馬光之爭的導火線
呂布愛劉備也愛徐州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