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春節,叫莆田
有一種春節,叫莆田!
文:聞道 圖:木痴
「家,是心頭的一顆硃砂痣。 一個人一生要走的路有千千萬萬條,但,魂牽夢縈的,卻永遠只有一條。回家, 這件莆田人自古以來不斷重複,卻又始終執著的事情,在每一年的今天如期上演。
對於生活在故鄉的人,
變化如蠶食,
對於一年一返鄉的遊子,
變化如翻頁,每一頁都是新章節。
01:莆田人的回家路,更長一點
圖:最中國
在漫長的歷史中,莆田人漂游五湖四海,闖四方、走天下的足跡從未停息,從家出發,跋山涉水,遠渡重洋。
圖:木痴
從宋元開始,莆仙人南下北上,已不是個例。明清時期,由於天災人禍,外出謀生拓業的速度更快了,幾百年時間過去了,在今天,莆田人足跡更加頻繁。最後,留下了這句笑談: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莆田人。
圖:木痴
無論他們怎樣拼搏奮鬥,故土莆田總是難以忘懷,鐘聲敲響了,回鄉的腳步義無反顧。
走得遠了,回家的路途,自然比別人更久一些。這條回家的路啊,模糊了又清晰,清晰了又模糊。
02、莆田人的家鄉味,更濃一些
圖:蔡昊
在祖國大地,大街上,莆田滷麵四個字明亮鮮明,這是外出莆田人的鄉愁。比起莆田滷麵,莆田人的年味,家鄉味可不止這一點。
圖:阿輝啊z
莆田人的年的產物,最特殊的當屬紅團,記憶里本地稀少的美食。那一抹紅,裹著家的溫暖,從做紅團的這天起,莆田人的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厚起來,用料普通,卻是品味極高的食物。
圖:阿輝啊z
逢年過節,饋贈紅團,受禮者視為吉祥。紅團印中的福、祿、壽、喜,財、丁、貴和回紋,穿越時空,擊中了每一位莆田人。
圖:土豆二十斤
除了紅團,莆田人在過年一定要吃豆腐,春節時,磨豆漿,做豆腐成為莆田的一道風景,莆田的豆腐寓意多吃多福,這份特別的情愫保留至今。
圖:壹銘
紅團和豆腐,構成了莆田人家鄉味的重頭戲,異鄉的人,只要心裡想起這味道,這濃厚的莆田年味便撲向腦海。
03、莆田人的春節,更久一些
圖:大米
上千年來,中原文化與閩越習俗在此交匯、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春節民俗。
圖:大師之路
莆田的春節,大致從尾牙開始,掃巡,貼春聯,辭年圍爐,吃線面,祝壽,做大歲,拜年游春,鬧元宵.....一直到正月的最後一天才結束,時間跨度之長,在中國大地上,堪稱最長,沒有之一。
圖:郭勁瑜
歲晏天寒,每到華燈初上的夜裡 ,常有人吐槽年味越來越淡了,但只要你經歷過莆田人的春節,你就會知道,對春節的熱情,依舊濃烈。
圖:木痴
這種情感也延續了千年,「只要一想起家鄉的親人,儀式,食物,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相隔多久,跨越山河也要回家過年。
圖:木痴
希望今天的莆田人,在跨過漫長的回家路後,與家人一起「虛度」時光,準備更豐足的吃食,過一個歡喜年。
往後餘生,我們都要從故鄉的反方向,沿著它,一次次回到家裡。只有記得回家路的人,才知道如何走得更遠。
值此除舊迎新之際,祝大家:
天高地闊,萬事勝意。
人海滄滄,順遂無憂。
豬年大吉
@看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