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BBC派3個英國學生來亞洲交換3天,分別住進貧中富家庭,揭開的東亞教育現象引人深思…

BBC派3個英國學生來亞洲交換3天,分別住進貧中富家庭,揭開的東亞教育現象引人深思…



文 | 《精英說》(elitestalk)


轉載已獲得授權

一提起東亞教育,人們總會聯想到

「嚴謹」、「強度高」、「壓力大」

這些關鍵詞,它與「

自由寬鬆

」的西方教育形成了某種對比,西方人對東亞教育的好奇心,也從未停止。

2015年,

BBC

就將五名中國老師請到了英國中學,與英國老師授課的班級互為對照,

結果,中國老師在各個科目上「大獲全勝」。



BBC紀錄片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對於英國人來說,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卻總能收穫驕人成績的

東亞教育,是如此神秘,又如此迷人。

他們忍不住想要進一步掀開這種教育模式的面紗,看看它到底好在哪裡。

於是,在2016年,BBC又緊鑼密鼓地推出了另一部探究東亞教育的紀錄片——

《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School Swap: Korea Style)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

《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這次,BBC將目光投向了升學壓力與勤奮程度絲毫不遜色於中國的東亞國度——韓國,

要知道,韓國號稱全球中學教育最殘酷、壓力最大的地區之一,它在PISA(國際學生評估測試)中的表現,也是一貫地優異。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和把中國老師請來英國的做法不同,BBC換了個方式——

它派出三位英國學生到韓國「留學」三天,體驗一下真正的亞洲教育。

而在英國孩子的震驚與崩潰之後,有關於東西方教育的反思,也在比較中日漸清晰。



三個英國中學生


住進三個韓國家庭



被選中參與到這次交換之旅的三個英國娃,來自於威爾士一所小鎮上的中學。學校周邊風景秀麗,處處充斥著學生們的歡聲笑語。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三個英國孩子顯然還對自己即將展開的旅程一無所知,即便在聽過東亞教育的「威名」後也不以為意,更多的則是期待與興奮。

高一女生

薩拉

,表示自己超級嚮往去東方國家的中學求學,談到自己目前的中學生活嘛,

「很輕鬆,要麼是早上兩節課,下午沒課;要麼是下午三節課,早上睡個懶覺~」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社交達人

湯米

,是體育運動與party中最耀眼的明星,但在學習方面卻比較吃力。他也坦白地講,

學校里啥都好,「除了學習」。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學霸

伊萬

,當初以全科A+的GCSE(相當於威爾士的中考)成績考進了高中,他對自己還是挺自信的,甚至有著挑戰挑戰韓國同齡人的想法,

「我想證明自己是最棒的!」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這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英國學生,就這樣踏上了前往韓國交換之路。

一下飛機,攝製組就帶他們去換上了韓國當地高中的校服,在新奇與說笑中,一切都還顯得很美好。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或許是為了讓此次對比更加鮮明,BBC特意選取了韓國首爾最頂尖的兩所學校讓三個孩子去當插班生——薩拉去了女校,湯米和伊萬去了男校,

而最讓人孩子們印象深刻的,則是學校周邊漂亮又闊氣的住宅樓宇。

這是韓國最好的學區,無數韓國家長砸鍋賣鐵只為買到此處的學區房,方便孩子就學。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為了更好地體驗韓國學生的日常,攝製組將三個英國孩子分別安排進了三個韓國家庭。

這三個家庭雖然在社會地位與經濟實力方面各有不同,但一點卻是相通——

竭盡全力,為孩子讀書求學提供支持。

與薩拉配對的是16歲的素妍,她住在離學校十分鐘車程的中產小區。

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進過天才班,現在最擅長的科目是數學。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湯米被分到了一個富裕家庭,

這家人就住在學校旁邊的一棟高層公寓,學校就在腳下,透過玻璃還能眺望整個首爾的景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這家人的兒子名叫民英,能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他家的超大電視也讓湯米震驚。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和薩拉、湯米相比,信誓旦旦要挑戰韓國同齡人的學霸伊萬,似乎「不太好運」。

他的寄宿家庭是一個距學校幾十分鐘腳程的工薪家庭,

空間逼仄,設施陳舊,連電視都沒有。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住在這裡的永誠一家,本也過著衣食無憂的平靜生活,只是為了方便孩子上學,父母賣掉了原來的房子,湊錢買了一個小小的學區房,這樣一來,離學校距離雖然近了,可父母卻得每天倒5個小時公交上下班。

不過為了孩子,永誠的爸媽表示一切都值。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深知父母犧牲巨大的永誠,可以說是學霸里的學霸,成績一直在學校里名列前茅。

見此情形,伊萬的鬥志被激發了。他主動提出要看看永誠的數學作業,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受到了十萬點暴擊——

自詡為尖子生的伊萬,竟然完全看不懂永誠的作業……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數學比不過,音樂總歸是我玩得溜吧!伊萬這樣想著,自信滿滿地彈起了鋼琴。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流暢的琴技,也迎來永誠一家的好評。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然而,當換成永誠彈鋼琴的時候,一個讓伊萬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場面出現了——

他竟然能夠背靠在琴凳上,反著手彈琴……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陷入絕望的英國學霸伊萬,捂住了臉。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當然,PK歸PK,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很快就發展出了跨越國籍的友情。三個韓國孩子紛紛向英國孩子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學校與課程,而為期三天的交換,這才剛剛開始。



又是上課,又是補習


一眼望不到頭的學習


若干年後,三個去韓國交換的英國孩子如果回想起當年最大的感受,估計只有一個字:


「長!」

這裡的「長」,不是指別的,而是韓國學生每天投入學習的時間,實在是長得令人恐懼。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清晨六點四十五,住得離學校最遠的永誠已經起床了,他小心翼翼地叫起了睡眼惺忪的伊萬,兩人收拾完畢,就準備步行上學。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鏡頭一轉,素妍與薩拉兩個女孩正享用著素妍媽媽精心準備的韓式早餐,餐桌上,素妍的一句話讓薩拉如遭雷擊——

「去學校上課的時候,要沒收手機。」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就在薩拉與素妍坐上開往學校的車之後,離學校最近的湯米和民英才剛剛起床,兩人慢悠悠地吃了早餐,掐准了時間步行到校園。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到了學校之後,三個英國學生顯然都對各式各樣的校規感到驚奇,比如,遲到的人每天要提早一小時到校園,負責打掃衛生——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還有讓薩拉一個頭兩個大的沒收手機——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嚴苛校規的設定,不過就是為了讓學生們集中於學業,專心學習。

三個英國學生對此表示了理解,但很快就面臨著新的難題……

以前在英國的時候,最早也得九點十點才上課的英國孩子,完全無法適應韓國學校八點就要投入學習的設定,

一個個都有些迷離。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不過,上課早還不是最讓人崩潰的,眼看著第一天的課程到了下午三點,卻還是沒有放學的跡象。英國孩子們都有些坐不住了,內心疑惑得很,

「這咋回事啊?還不放學?」

在英國的時候,下午三點就能放學、讓孩子們自由玩耍或發展興趣愛好的景象,在韓國並不存在。

即便到了韓國正常的放學時間,也並不意味著當天學習就此終結,因為,放學後的補習時間,才是一天中的重頭戲啊!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果然,在第一天放學後,民英就帶著湯米來到了自己常去的補習班。在這裡,民英又得上滿足足四個小時的課,直到十點鐘下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薩拉和素妍兩個女孩,則回家上起了在線補習班。看到素妍認真地盯著屏幕做著筆記,頭昏腦漲的薩拉心疼已經多於驚奇。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由於永誠的家境比較一般,似乎並沒有那麼多錢去報昂貴的補習班。放學後,他領著伊萬來到了公共圖書館,他告訴伊萬,自己一般會在這裡學習到圖書館閉館。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在等候進入圖書館期間,伊萬仔細觀察了公共圖書館內自習的人群——大多都是衣著樸素的學生,

其中最小的感覺連十歲都沒有。

這些孩子都埋頭於書本,館內鴉雀無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待到永誠學習至圖書館閉館,他卻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又帶著伊萬回到了學校教室。

原來,教室會開放到凌晨,圖書館閉館後的這一兩個小時,永誠就會在這裡繼續學習。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如此刻苦的永誠,讓伊萬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在一天花上十幾個小時學習的事實背後,這個少年卻隱隱有著尷尬與不安:

「家裡沒有很多錢上補習,要靠自己努力。」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在西方並不普遍的補習班文化,卻是東亞教育中獨有的一道風景線。在韓國,補習產業早已發展成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位於韓國首爾

江南區的大峙洞,甚至形成了補習班密集、家長學生頻繁出沒的「補習街」。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補習班的名師,享受著如明星一般的待遇,他們擁有數百萬的粉絲、年入千萬的薪資,到哪裡,都是家長學生們追捧的對象。



韓國的補習名師們做髮型、錄歌曲、出門有專車接送


乍一看就和偶像明星並無差別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2011年,韓國一份報告指出,家長們為孩子補習花去的費用高達180億美元。

在這個驚人數字背後,無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血堆砌,

而孩子們的學習時間也隨著補習班的大熱而無限拉伸,一眼望不到頭。

對於前來交換的英國孩子來說,他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每天都被學習淹沒,除了學習,再無他物,這到底應該敬佩,還是心酸?

對於這個問題,三個孩子沒有答案。



韓國教育的成功


以及成功背後的殘酷



不過,英國孩子們不得不承認,韓國學生在時間精力上的巨大投入,效果是驚人的。

韓國學子在PISA測試中排名十分優秀,這是英國孩子們已經知道的事。但當親身體會過被無情碾壓的「痛苦」後,

他們才意識到,自己與韓國同齡人有著多大的差距。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在紀錄片中,

攝製組專門給兩國學生安排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測驗

——他們拿來威爾士的數學中考卷(即GCSE),進行一定的刪減後,做成了一份差不多需要一小時完成的卷子,分發給英國孩子與韓國孩子。

對此,學霸伊萬倒是很自信,別忘了,他可是以全科A+的成績考進高中的人,只不過是做做之前做過的卷子,沒什麼好怕的。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然而,伊萬一回頭,卻發現韓國學生露出了輕鬆愉快的笑容,笑得他心裡發毛……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不想認輸的伊萬奮筆疾書,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坐在他後面的一個手打著石膏的韓國學生都比他做得快,還提前交了卷……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經過觀察,大部分韓國學生都只用了15-20分鐘時間,就做完了整套試卷。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而此時,學習本來就不太行的湯米陷入了苦苦掙扎之中,即便這僅僅是中考題,即便他已是高中生,做起來還是異常痛苦。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果然,在收卷後的小調查「覺得題目難的請舉手」,唯有湯米一人舉起了手……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這種「觸目驚心」的差距,讓他們覺得非常震撼。

韓國學校的老師也很坦誠地告知,說實話,這份卷子不過就是韓國小學生的水平。

可是在威爾士,卻有高達40%的學生不及格,同一份卷子,他們連C都拿不到。

韓國的教育成果,的確讓人刮目相看。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就在另一邊,薩拉也幾乎要被韓國女生碾壓得喪失了信心。在各門科目的學習中,雖然給薩拉配備了翻譯,

但她還是跟不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語言,而在於課堂節奏。

「這裡的老師講課真的太快了,根本來不及消化,也不給我們討論時間……」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填鴨式的快節奏授課讓薩拉崩潰,更讓她崩潰的,則是當她看見學生們做題方式的時候。

原來,在韓國課堂上做題,得靠搶……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老師剛剛寫完題目,學生們就一股腦衝上去搶著做了起來,好像眼前的不是難題,而是打折促銷的大白菜……

不過,她們還是很「好心」地給薩拉留了一道相對簡單的題目,薩拉小心翼翼地上前,絞盡腦汁演算了一番後,得出了正確答案。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三天下來,薩拉無奈地表示,雖然自己很努力想跟上韓國學生的節奏,但還是以失敗告終。韓國學生已經厲害到,完全不像和自己是同一個年齡段的人。

「他們的教育,真的比我們強太多。」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無情碾壓英國孩子、讓人震驚讚嘆的韓國學生,或許並不會覺得這是多了不起的事。

他們的目標,也從來不在於勝過外人,而在於在國家內部的競爭中獲勝。

紀錄片中也解釋了韓國學生這麼拼的原因。

一年一度的韓國高考(KSAT)決定了哪些學生能進入最好的大學,這些學校為所謂的精英行業供給了大部分生源,

其人脈資源和就業機會,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壟斷性」。



韓國首爾大學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因此,無論底層、中產還是上流,孩子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考進最好的大學,加入或維持在精英階層,成為人中龍鳳。

為此,富裕家庭的民英、中產家庭的素妍,乃至普通家庭的永誠,都會為學習、為考試拼盡全力。

只是由於教育資源與經濟實力的不同,努力的程度、方式方法與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因人而異。

而在韓國EBS台推出的紀錄片

《學習的背叛》

中,我們更能清晰地看到韓國學子為了考試拚命到何種程度——凌晨兩點,學生們仍在奮筆疾書,手指如果使不出力氣了,就用橡皮筋綁住,藉助手腕的力量繼續做題。



圖片截取自韓國EBS紀錄片《學習的背叛》



十幾歲孩子的手指上,全是長時間拿筆而磨出來的老繭,有的都已經破了。



圖片截取自韓國EBS紀錄片《學習的背叛》



在韓國KBS台製作的另一檔紀錄片

《學習的人(Homo Academicus)》

,四個哈佛學霸走訪世界各地,探尋不同教育模式的差異。最讓他們目瞪口呆的,還是韓國。



圖片截取自韓國KBS紀錄片《學習的人》



除了無限壓榨學生休息時間的補習,

韓國還獨創了一種極其「沒有人性」的學習密室。

它們專為備戰高考的學生而準備,一間狹窄的無窗房間里,只容得下一張書桌與一張床。



圖片截取自韓國KBS紀錄片《學習的人》



發奮要考上好大學的韓國學生,會整年整年地待在這裡,每天埋頭學習12個鐘頭,這在美國學生心中,簡直近乎於一種折磨。



圖片截取自韓國KBS紀錄片《學習的人》



這就是韓國教育的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血汗代價,它是如此真實,又如此殘酷。

與之相伴而來的,

還有為了孩子學習,整個家庭的犧牲與讓步,

比如砸鍋賣鐵買學區房,或是沒日沒夜地工作賺補習費,導致兩代人真正可以共度的親子時光,少得可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當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熬到考上心儀大學的時刻。在這個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國度,

在10-19歲的韓國青少年中,每10萬人中就有4-5人因學習壓力而走上絕路。

紀錄片中,三個英國孩子也去探訪了一位考上首爾大學的「成功者」,當他回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卻充滿悲傷——

「身邊有兩三個同學自殺了」

。這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整個韓國社會,代價都未免過於慘痛。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親眼目睹了韓國教育的優越性,又親身經歷了其沉重負擔的英國孩子,佩服之餘又有些心有餘悸。他們體會到自己國家教育不足的地方,也看到了韓國教育的可取之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對於這些問題,英國的專家也在反思。

雖說在英國的某些貴族私立學校,學生的拚命與努力程度或許和韓國學子不相上下,

但對於受眾更廣的大眾教育而言,韓國全民向學、高度緊張的教育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給了英國很好的啟發。

英國威爾士的教育部長在看過此片後表示,

是時候為本地的中學生們制定一些更有益於學習的規則了,

比如課上沒收手機;至於韓國的課後補習,也可以適當引入。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不過說實話,十全十美的教育並不會存在於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度。

而離完美教育最近的,無非就是那些不斷反思、學習、借鑒的人;虛心地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揚長避短、取長補短的第一步。

這一點,英國正在做。



而向來以勤奮學習、善於考試、優異成績而聞名全球的亞洲,要做的事情似乎還有很多。


References:


BBC紀錄片《

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sYdesxVCg


【EBS紀錄片】學習的背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683370/


英國那些事兒  《中國老師不過癮,BBC又派了3個英國學生去韓國體驗魔鬼教育,又被活虐...》


21世紀英文報道 《被中國老師虐完後,BBC又帶腐國學生去韓國體驗「魔鬼教育」了,結果……》


小花生網  《被中國老師虐完不過癮,BBC又派英國學生去體驗了一把魔鬼般的韓國教育 …》


滬江英語 《BBC派3個英國學霸,去韓國感受魔鬼式教育!被虐得可慘了...》


精英說 《4個哈佛學霸走訪中美印法等國,全程實錄各地學生"作息表",看完只能說我們弱爆了……》


網易新聞 《韓國高考殘酷物語,中國學生聽了都怕》


留學帝 《紀錄片揭秘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 連中國網友都表示:太可怕了!》


德里?胡爾.瘋狂的韓國高考[J].教師博覽,2012(06):38-39.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840267


https://www.bbc.com/news/uk-wales-38080752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4007230/A-humbling-lesson-Wonder-schools-lag-far-Far-East-GCSE-pupils-sent-South-Korean-classroom-DID-cope-16-hour-days-bowing-teachers-scrubbing-toilets-detention.html



http://behaviourguru.blogspot.com/2017/01/school-swap-korea-fast-as-lightning-but.html

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ID: elitestalk)。






  • 倫敦又成了全球百大城市之首,憑啥?



  • 比起百億權健帝國,滴血成金、用15年編造600億彌天騙局的她,更令人瞠目!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梅姨用中文向全球華人拜年!這口音是跟四川師傅學的嗎?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個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十四年終於等來《真愛至上》續集!為了「紅鼻頭節」,那些浪漫的、素昧平生的愛,一直都在…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英國 的精彩文章:

人生最後一張照片,竟是這樣?就算永遠幸福太難, 我也希望你能一輩子平安嗷~
查爾斯卡米拉已簽離婚協議?!王室熬了那麼多年,「世紀渣男小三」咋還不被大家接受?

TAG:最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