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棒!福州新添一座公園!就在烏山腳下!

棒!福州新添一座公園!就在烏山腳下!

福州晚報

離你更近 更懂福州

關注

好!消!息!

春節期間,

福州市民又多了不少好去處!

烏山明城牆遺址

現已變成微型遺址公園,

展示福州古城2000多年演變史,

並於昨日正式開園!

而位於中山路冶山文化公園的

近代海軍宿將薩鎮冰故居仁壽堂

也於昨日正式開放,

市民可以在展館內

領略薩鎮冰傳奇的一生,

也能看到在馬球場周邊發掘的

從西漢到清代的文物,

包括漢代瓦當、唐代馬球場瓷器、

宋代香爐油燈、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等。

微型遺址公園

展示福州古城2000多年演變史

烏山路口明代古城牆遺址殘段分上下兩層,

規格從下往上逐層內收,

佔地100平方米左右。

明城牆外圍圍上了一圈半人多高的防護欄。其西側用花崗岩拼砌了一面「福州古城演變紀略」文化展示牆,碑文介紹了福州歷史上從漢冶城、晉子城、唐羅城、梁夾城、宋外城到明清府城的六次城池變遷;牆正中鑲嵌一塊銅鑄地圖,立體直觀展示了福州古城歷代城池拓展、延伸的格局。

牆正中鑲嵌一塊銅鑄地圖,立體直觀展示了福州古城歷代城池拓展、延伸的格局。

據了解,

烏山腳下的這段古城牆

為明府城城牆的一部分,

駙馬都尉王恭

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

整座府城全用石頭砌築。

三面環水,北面隔著懸崖。

1860年的烏石山古城牆

《福州府志》說:「高二丈一尺有奇,厚一丈七尺,周三千三百四十九丈。」明嘉靖年間,倭寇多次侵擾,憑著這座堅城和軍民的頑強抵抗,倭寇始終未能入城騷攏。

這座古城垣經過明清兩代500多年風雨,

到民國後才漸被破壞。

現僅存烏山腳下冠亞廣場外、

于山南麓五一廣場和

鼓樓公正新村

3處明府城城牆殘段,

它們是福州古城歷史的重要見證。

「烏山明城牆遺址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局限,長期以來『大隱隱於市』,不為人所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明城牆遺址保護工作,去年12月以來,市文物局精心組織,在加強該文物本體保護的同時,對遺址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並進行景觀提升,以大草坪擴大遺址輻射範圍,採用福州傳統條石鋪裝等工藝,統一設置遺址範圍店招等多種方式,突出明代城牆遺址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微型遺址公園。相信更多的市民能在此領略福州古城魅力,發思古之悠情。」市文物局有關人士說。

于山南麓明城牆遺址

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去年國慶已完成遺址保護及廊亭改造工程,

待地鐵工程完工後,

將進行周邊景觀提升工程,

屆時我市又將增添一處

蘊含歷史人文內涵的遺址公園。

近代海軍宿將薩鎮冰故居

仁壽堂展館開館

位於中山路冶山文化公園的

近代海軍宿將薩鎮冰故居仁壽堂

於昨日正式開放,

市名城委舉行仁壽堂開館儀式,

閩都文化研究會為

《蔚藍夢——薩鎮冰的傳奇人生》

一書首發。

薩鎮冰(1859—1952年),福州人,是我國近代海軍奠基人之一。他戍守海疆一甲子,丹心報國,戰功赫赫;行善70年,傾其所有濟困。

仁壽堂是陳兆鏘、陳培錕等20多位福州名士為其而建,在泉山之巔,依山岩而築,是薩鎮冰晚年住處,由仁壽堂及附屬樓組成,上下兩層,磚木結構。

仁壽堂前,有「越壑橋」及唐至民國的摩崖石刻數十段。

仁壽堂展館設「尋根閩都·冶山史話」「忠勇仁壽·薩鎮冰」兩個主題展。

冶山館展出近20年來冶山一帶考古出土的文物,這些文物時間跨度從漢代至民國,展現了「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及福州2200多年歷史的恢弘畫卷;據介紹,這次展覽中,絕大多數的展品都是首次亮相。

新中國成立後,位於現在冶山公園內的唐代馬球場遺址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考古,前兩次分別是1958年、1998年,去年,市考古隊在中山大院內,第三次對馬球場遺址進行考古。

據介紹,去年進行考古仁壽堂東側的馬球場遺址,只是馬球場的一小條段。在地面下五米處,考古人員發現,馬球場的最底層,是經過夯實的土層和排水結構。在唐代的時候,馬球場靠近都督府,屬於貴族的活動場地,有著嚴謹的結構,還亟待進一步發掘。

在冶山馬球場周邊的考古,還出土了東漢三國時期的雙耳酒杯、晉朝時的酒罈、唐宋時期的香爐、存錢罐、油燈、青磚、瓦當、房脊上的龍頭等,以及明清時期的瓷器,這些文物都將在春節期間和市民見面。

薩鎮冰館展示了薩氏後人等捐贈的族譜、圖片、實物及《仁壽堂集》等,見證了薩鎮冰的傳奇人生。

福州晚報記者 綦芬/文 張旭陽 楊勇/攝

新媒體編輯 魏暘艷

部分綜合自海峽都市報,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晚報 的精彩文章:

上聯:「腳踏兩隻船」,網友的下聯,簡直太有才,還有更好的嗎?

TAG: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