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丹道,煉丹火候說註解!

道家丹道,煉丹火候說註解!

原 文

夫功夫下手,不可執於有為,有力都是後天。今之道門多流此弊,故世罕傳真。亦不可著於無力,無為便落頑空。今之釋門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行,由於道之不明也。

文 譯

當下手修鍊,有兩點尤其值得注意。一點是不可偏執於有為,因為有為一概屬於後天,偏執於它就不能返歸到先天。現在道教門中修功的人多流於此弊,所以,能修出真功夫的人極少,能傳授真功夫的人也極少。另一點是也不能偏執於無為,因為偏執無為便落人毫無收穫的頑空。當今道教門中修功的人多流於此弊,所以天下真正得道的道士少得可憐。這種大道功夫之所以得不到真正推行的原因,都在於大道真理並未被修道者們弄明白。

按:有為無為,本是修道者藉助的手段。此二者,無論離開那一方面都不行。但同樣,如果偏執於某一方面也不行。實際上,大道修鍊所講的無為與有為,與修鍊所忌諱、所批判的無為與有為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大道修鍊要求的有為,意思有兩種,一種指具有目標的修鍊意志與信心,一種指修鍊過程中所應採取的要領與方法。缺乏前者的「有為」,就談不上修鍊什麼大道,無非仍與常人一般;缺乏後者的「有為」,修爍的過程就無所適從,不得其門而入,仍與常人一般。這兩種,尤以修鍊過程中的「有為」最重要。

而這種「有為」,其實就是採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自律行為,使違背於客觀規律的身心狀態順應符合於客觀規律。換言之。「有為」即是無違背客觀規律的身心調理行為。它既表現在專門的修鍊功夫之外,也表現在專門的修鍊功夫之內。這種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切作為皆順應符合客觀規律。有為是以後天返歸先天,無為是以先天規範後天。有為中貫穿無為,無為中包含有為。

而修鍊所忌諱和批判的有為,是違背客觀或不能順應客觀的身心行為,是偏執手後天而不能返歸先天的身心行為。比如說,下手興工凝神調息,先由後夭入手,即先要運用後天識神行使自律,意守丹田;先要調整好站姿、坐姿、睡姿,或一些必要的動動鍛煉;先要由口鼻呼吸進行調節。這些都是以後天的有為而通往先天無為的途徑。

而一入功中,說意守,便守住某一竅穴不放,甚至還要製造一些意守的幻象,如色、光、物、人、神、景等;說調整姿勢,便將各種動功視為一成不變的定律或長久堅持的必修課,造成姿勢已達正確反而擔心不正確,某些姿勢動功隨著練功進程已無必要,反而覺得不該少;說調節呼吸,便一直關注在口鼻呼吸上而不能放手,或採取一些吐納呵噓呼吸法則永不罷休。這些有為,都是偏執行為,不能吻合於大道。只算得後天法的養生健身小術。

修鍊忌諱和批判的無為,就是不採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入門修鍊的身心調節方法,不顧神與氣是否結合,性與命是否交接,陰與陽是否循環,而單一片面地使心性進入一種什麼都不存在都不去管的空寂態。在這種空寂態中,可能什麼也感受不到,即是感受得到,最終什麼也不能獲得,故而稱為「頑空」。

在古代,修道之人可謂是前仆後繼,層出不窮,而得道者少如鳳毛麟角,除了一些其他複雜原因外,很顯然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的修道者往往不是偏執於有為,就是偏執手無為,各走向一個極端。道門的修鍊,大都從有為處導引而入門,故偏執於有為而止步不前者多。佛門的功夫,自從分出禪宗一派,重在漸悟頓悟的優劣論辯,重性薄命,故偏執於無為而落入凡人多。所以說,大道之所以不能被有效推行,正是由於人們對大道真理中所包含的極為辯證的有為和無為的道理弄不清。

原 文

夫功夫下手,不可執於有為,有力都是後天。今之道門多流此弊,故世罕傳真。亦不可著於無力,無為便落頑空。今之釋門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行,由於道之不明也。

文 譯

當下手修鍊,有兩點尤其值得注意。一點是不可偏執於有為,因為有為一概屬於後天,偏執於它就不能返歸到先天。現在道教門中修功的人多流於此弊,所以,能修出真功夫的人極少,能傳授真功夫的人也極少。另一點是也不能偏執於無為,因為偏執無為便落人毫無收穫的頑空。當今道教門中修功的人多流於此弊,所以天下真正得道的道士少得可憐。這種大道功夫之所以得不到真正推行的原因,都在於大道真理並未被修道者們弄明白。

按:有為無為,本是修道者藉助的手段。此二者,無論離開那一方面都不行。但同樣,如果偏執於某一方面也不行。實際上,大道修鍊所講的無為與有為,與修鍊所忌諱、所批判的無為與有為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大道修鍊要求的有為,意思有兩種,一種指具有目標的修鍊意志與信心,一種指修鍊過程中所應採取的要領與方法。缺乏前者的「有為」,就談不上修鍊什麼大道,無非仍與常人一般;缺乏後者的「有為」,修爍的過程就無所適從,不得其門而入,仍與常人一般。這兩種,尤以修鍊過程中的「有為」最重要。

而這種「有為」,其實就是採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自律行為,使違背於客觀規律的身心狀態順應符合於客觀規律。換言之。「有為」即是無違背客觀規律的身心調理行為。它既表現在專門的修鍊功夫之外,也表現在專門的修鍊功夫之內。這種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切作為皆順應符合客觀規律。有為是以後天返歸先天,無為是以先天規範後天。有為中貫穿無為,無為中包含有為。

而修鍊所忌諱和批判的有為,是違背客觀或不能順應客觀的身心行為,是偏執手後天而不能返歸先天的身心行為。比如說,下手興工凝神調息,先由後夭入手,即先要運用後天識神行使自律,意守丹田;先要調整好站姿、坐姿、睡姿,或一些必要的動動鍛煉;先要由口鼻呼吸進行調節。這些都是以後天的有為而通往先天無為的途徑。

而一入功中,說意守,便守住某一竅穴不放,甚至還要製造一些意守的幻象,如色、光、物、人、神、景等;說調整姿勢,便將各種動功視為一成不變的定律或長久堅持的必修課,造成姿勢已達正確反而擔心不正確,某些姿勢動功隨著練功進程已無必要,反而覺得不該少;說調節呼吸,便一直關注在口鼻呼吸上而不能放手,或採取一些吐納呵噓呼吸法則永不罷休。這些有為,都是偏執行為,不能吻合於大道。只算得後天法的養生健身小術。

修鍊忌諱和批判的無為,就是不採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入門修鍊的身心調節方法,不顧神與氣是否結合,性與命是否交接,陰與陽是否循環,而單一片面地使心性進入一種什麼都不存在都不去管的空寂態。在這種空寂態中,可能什麼也感受不到,即是感受得到,最終什麼也不能獲得,故而稱為「頑空」。

在古代,修道之人可謂是前仆後繼,層出不窮,而得道者少如鳳毛麟角,除了一些其他複雜原因外,很顯然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的修道者往往不是偏執於有為,就是偏執手無為,各走向一個極端。道門的修鍊,大都從有為處導引而入門,故偏執於有為而止步不前者多。佛門的功夫,自從分出禪宗一派,重在漸悟頓悟的優劣論辯,重性薄命,故偏執於無為而落入凡人多。所以說,大道之所以不能被有效推行,正是由於人們對大道真理中所包含的極為辯證的有為和無為的道理弄不清。

原 文

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除雜念是第一著築基煉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則天心來複;人慾既凈,則天理常存。

文 譯

下手練功前最初步的功夫在於消除任何情感牽連的因素,把滋生的一切雜念統通予以掃盡。可以認為,掃除雜念是首當其衝的「築基煉己」功夫。這步功夫的作用就在於,一切帶有利己(已可視為是個人與群體人的代稱)特徵的人心消除乾淨以後,天道自然之心就重新返歸而來;一切帶有利己特徵的人慾消除乾淨以後,天道自然之理就常常存在。

按:宇宙萬物之生化,並非萬物想怎樣生化就可以怎樣生化,運作生化的主宰是「天心」。

所謂「天心」就是自然之道的本性。這個本性,至大至公,至靈至妙。宇宙萬物之巨細,皆受它運作而生化,故至大至公;宇宙萬物之存亡,皆受它巧變以安排,故至靈至妙。宇宙萬物之生化,固由「無心」而主宰,但「天心」並非有隨意性,而是遵循自然生化的規律與法則。此即稱為「天理」。天理借天心以顯示,天心以天理為依據。

故而,天心的運作即為天理運作,天理的表現即為天心的表現。作為救生化的宇宙萬物,當其不表現後天自私心性行為,它即會接受天心天理的運作主宰。天心天理的本體是混沌、永恆、無序的。當一派生後天,它即由本體顯現出清明、點線連接、螺旋運動的有序。這個「序」是正與負的雙向共存。萬物不自作後天主張,天心天理的序即朝正向發展,按「生物進化論」之說法,生物可由低級向高級演進升華。

萬物如自作後天主張,無心天理的序即朝負向發展,以生物為例,生物即由原級蛻化到從前的低級,或異化為另一形式低級,或原有生存形式徹底解散,被解化為其他物體的再造材料。

正負之「序」在宇宙自然中表現的是一種規律,無所謂好與壞。但作為人,因對生命的價值極為重視,可以察悟天心天理之「序」,具有對此正負「序」的雙向選擇能力,所以對此「序」的正負向運動,就給予了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好壞評判。一般意義上,任何一個人都願向「序」的正向發展走去,而不願向「序」的負向發展走去。

而事實上,當人類進入籠統上而言的文明時期,僅有極少數的修道者才真正步入在天心天理之「序』的正向發展道路上,其餘則無一例外地被捲入此「序」的負向運動漩渦之中,只不過有一些遠近急援之差罷了。追溯原因,就在人心人慾所導致。

這裡所指人心人慾皆就後天而言。所謂後天即大公的先天自然造就出了一個有形有象、有血有肉的後天角色化、個體化了的軀體,即有了「己」與「私」。天道本是以公而造私,在天道中,私即公。故天心天理的主宰是以私顯公的,每個私都是公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我們現代人所說的「自然生態圈」、「生物圈」等,便是其中的反映。宇宙萬物皆順乎天心天理的主宰,雖有「私」的後天,仍表現出「公」的先天,故整體的大自然仍舊是和諧的。這是公與私的統一,這是物心物理與天心天理的統一。

天地造人,給人以特別的恩寵,有了高於萬物的思想智慧。按照天心天理的本意,人大約應該是宇宙萬物中天心天理的代言人。而人,往往並未體會天心天理的本意,反將高於萬物的思想智慧,視為利己的特殊資本,不是與萬物和諧共存,不能通過利他而實現利己,而是一切為了利己,或利群體之大已,或利個體之小己,肆無忌憚地掠奪萬物,甚至不斷發展到掠奪同類群體和個人。

後天與先天的統一被打破,人心與道心的統一被打破,人理與天理的統一被打破,因此也就以主觀偏執的有為而被動捲入天心天理之「序」的負向運動漩渦之中。自造的破壞自然、自造的殘殺動植物、自選的戰爭、自造的搶掠、自造的違背健康的身心行為……這一切,皆以自殘或他殘,以慢性自殺或快性他殺,導致了人類群體或個體的夭折。

修道是找回後天與先天的統一,將人心合於天心,將人理合於天理。這個「找」並不難,把違背天心的人心去掉,把違背天理的人理去掉就行了。這個「找」也很難,不願掃除後天人心私慾,或掃而不盡,除而不斷,那天心天理就永不可見。故而修道將此視為築基之功。基址不牢,一切所謂修鍊就是空中樓閣。

掃除雜念,去除人心人慾,既可視為全部修道的築基之功,也可視為每一次練功時的基礎之功。只有當一個修道者後天的人心人慾完全消除乾淨,築基之功才告完成。有鑒於此,一個初學丹功者,煉已統基當分兩步走,一步是功外功,即在日常生活中修心煉性;一步是功內功,即在每次做功開始掃除雜念,如果開始仍舊做不徹底,還當在功中繼續進行。

原 文

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靜,靜久則氣益生。此為神生氣,氣生神之功也。或百日或百餘,精神益長,真氣漸充,溫溫火候,血水有餘,自然坎離交媾,乾坤會合,神融氣揚。一霎時間,自有一陣迴風上沖百脈,是謂河車真動。中間若有一點靈光覺在丹田,是為水底玄珠,土內黃芽。爾時一陽來複,恍如紅日初升,照於滄海之內,如霧如煙,若隱若見,則鉛火生焉。

方其乾坤坎離未交,虛無寂滅,神凝於中,功無間斷,打成一團,是為五行配合。於若水火相交,二候採取,河車逆轉,四候得葯,神居於內,丹光不離,謂之大周天,謂  之行九轉大還也。此時一點至陽之精,凝結於中,隱藏於欲凈情寂之時,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內外溫養,頃刻無差,又謂之十月功夫也。

文 譯

將守中宮「養鄞鄂」之功行持一個月到兩個月,自己的心神會更加清靜。心神能長久清靜,那麼氣也就會不斷生髮。這是神可以生氣、氣又可以生神,二者互補互益的功效。如此堅持到一百天或一百多天,精神會更加增長,真氣會更加充沛。在這種不燥不寒的火候溫養下,氣血充余旺盛,自然而然會實現陰中真陽與陽中真陰這種坎與離的交媾,最終達到純陰與純陽這種乾與坤的會合。實際也就是元神與元氣的結合。這時,神有氣的滋潤而是圓融的,氣有神的養育而是暢揚的。(按:此段功夫稱為百日築基。)

神氣混合,達到了這一深化階段,會在全不自覺的一霎時間,自然有一種迴風的感覺上沖百脈(按:肉體反應是骨穌肉綿,周身徹里徹外震顫,如觸低壓之電,如空腹飲酒之微醉,如郎才女貌一見鍾情之初開情竇,美快無比,不可盡言),這才稱為是河車真動。這其間,丹田之中好像有一點靈光閃灼(按:比喻之詞。總之是感受異常,且變化多端,國人而異。

而這裡的比喻具有大致代表性。),在丹術中被稱為水底玄珠(按:精為水,精化氣,氣為精水之精華,如同水中生玉,故喻水底玄珠),土內黃芽(按:外丹燒煉,鉛礦中生如如絲之白銀,細微幼嫩,名土內黃芽,此也借土中生出植物幼苗而言元氣初發之狀)。這時也就是先天一陽返歸前發的徵狀,它恍如紅日初開,照耀於無邊無際的滄海之內,雖有光芒,卻被海上的晨霧所籠罩,若隱若現,但始終遮不住它那蓬勃的朝氣。這就是所謂的「鉛火」發生之象。

「鉛火」發生後,要仿效乾坤、坎離未交的當初下手,入於靜定,達到虛無寂滅,空其一切,將神凝聚於這個境界當中,並一直維持住這個境界,不能間斷,把神與氣都打成一團,彼此無分,這就稱為是身心中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攢簇。

至於說接下來的水火相交,二候採取,河車逆轉,四候得葯(按:按順序,河車逆轉當在四候得葯之後,此處因造句需要而未重順序,僅重介紹一個階段情況),元神一刻也不分散地凝聚於內,保持著「金丹」之光的統御觀照,這就是所謂的大周天,就是所謂的九轉大還功夫。這時一點純陽的精華凝結在身心的虛空境界中,隱藏在沒有絲毫的思慾念慮狀態下,而成為賦感賦知的真實存在。到此階段,當行內外溫養之功,穩恆持久地保持靜定,不能有即或最短暫的對靜定溫養狀態的破壞。這又稱之為十月懷胎的功夫。

按:這一段是將百日築基和十月懷胎兩層功夫連接起來講的。實際上丹道修鍊本來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遞進過程,只是前人為了傳授的方便,而勉強劃分出階段層次。當然,這個階段的劃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便於一些修道者因無法保證一次性的由始到終全部完成修鍊成果的較長專業性時間,而可以視客觀情況分步修鍊。也可以照顧到一些目標並不遠大的人取得一些小果致用。

這很類似上學,從小學到大學是可以一放氣讀完的,有些學生憑才華、信心,都可以一放氣讀完大學,但他們中卻有很多國複雜的背景使他們不能實現這種直達理想,所以,他們或上完初中、高中,或是轉讀中專、大專,先謀職業,以後有條件再繼續將大學讀完。更多的則是學不進去,只好在大學以下的各個學階里止步了。但有一個共同點:學比不學有益,學多比學少有益。此與丹理極相同。

百日築基與十月懷胎,從入手的方法要領、身心內環境的變化,與所得的功夫徵驗都是有所區分的。

從方法要領上講,百日築基首先從調節後天之神、後天之息、後天之形入手,以後天返先天。舉精氣神為例。此三者皆是後天之物,神是識神,為凡神,凡大;氣是口鼻呼吸之氣,是凡息,凡風;精是周身有形之精,以腎精為總代表,為凡精,凡水。以凡火借凡風烹煉凡水,始產先天真陽之氣,始入胎息,始進玄牝之門。以身心內環境講,百日築基主要是後天神與氣的交合,即坎離卦象的交合。

這種交合,也由於後天的自律引發出先天神氣的初步交合,即坎中真陽與離中真陰的交合。但由於後天尚且存在,故先天的交合只是後天交合的伴生現象和初步追求的收穫。從功夫徵驗上講,百日築基所得的尚只是結丹的藥物,即元神之汞與元氣之鉛,又稱為真汞真鉛。這步功夫可使人宿疾全消,成為康健之體,並能抵禦各種疾患的侵襲,夏不怕熱,冬不怕冷,益壽延年。而十月懷胎,因為身心內環境已由後天返歸到先天,從火候上講,帶有強制性自律的武火而已無必要,帶有一半出於人為的河車搬運也無必要,先天已經全部發揮主導作用,一切方法要領皆是順應和維持先天自然。

從身心內環境狀態講,此時許是元神,為真火;氣是胎息之氣,為真氣真息;精是元精,為真水。故而精氣神的烹煉是自行烹煉,交媾是自行交媾,結丹是自行結丹。功夫證驗即是陽神處於孕育之中,隨著陽神的漸趨成熟,會出現六神通,也會出現最為複雜的幻景。前人稱這些幻景幻象是身中陰神尚未煉盡的緣故。十月懷胎的完成,就會出現身外之身,其實就是能相對肉體而獨立存在、並負載著肉體全部信息、能呈現形象的陽神。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重酬原創作者,道教媒體平台徵稿啟事,百萬讀者等你來約!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風水堪輿大師手把手教你如何布置旺運家居環境風水!
以後千萬別再干吃紅棗了,吃了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