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流浪地球》為什麼口碑爆棚?因為導演做了這三件事!

《流浪地球》為什麼口碑爆棚?因為導演做了這三件事!

000年1月12日,於娘子關。

這是劉慈欣定稿《流浪地球》的日子。進入千禧年,全世界都沉浸在迎接新世紀的歡樂中,劉慈欣在思考人類未來歸宿的思緒中,寫完這部短篇小說。

故事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表面災難頻發,人類面臨生死存亡,暫時退居地下。科學家和聯合政府制定了一個「流浪地球」計劃,即在地球上安裝大型推動器,將地球推出銀河系,去宇宙中尋找新家園。

2015年,中影找到郭帆。那時候,郭帆正在監製饒曉志的第一部長片《你好,瘋子!》。他自己也才有兩部長片,《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鑒於《同桌的你》4.7億的好票房,中影想請他繼續執導青春題材電影。

郭帆卻說出了一直以來,想當導演的唯一初衷和訴求——「我想做科幻片。」

中影的庫存里恰好有劉慈欣的三部作品:《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他當時心裡就選中了《流浪地球》,作為劉慈欣的資深粉絲,他根本不用任何背景介紹。

導演郭帆

「另外兩個,一個是時代背景還不成熟,另外技術方面的難度要求更高,都達不到拍攝條件。《流浪地球》可能更適合一點。」

當時,炒得沸沸揚揚的《三體》電影版進入了「漫長的後期製作」,因為種種原因,耗費巨資的《三體》讓中國科幻粉們從激動到一步步喪失信心,「改編劉慈欣」和「拍科幻電影」成了業界的一座難以跨越的屏障。甚至很多業內的電影人悲觀地認為,中國目前不具備拍硬科幻的條件。

也是在這個時候,郭帆低調地開始了《流浪地球》的籌備工作。

和中科院科學家互簽保密協議。

「哎呀!這個燒餅真好吃。」這是郭帆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採訪那天,為了《流浪地球》馬不停蹄的宣傳工作,他已經48小時沒吃飯了,這是剛剛吃上工作室同事從門口給他買的燒餅。

這是一間巨大的工作室,牆上貼的海報是《機械戰警》《2001:太空漫遊》《星際穿越》。而且這間工作室還是《流浪地球》整個美術組的工作空間,美術組最多的時候達到八百人,其中,他們在這裡完成了不可計算的工作量。

郭帆導演在工作室接受《電影》雜誌專訪

那一刻我忽然有點明白,從2015年到2019年這四年他是怎麼度過的,這部電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流浪地球》小說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利用科技將地球推出銀河系,有著複雜的物理學理論。為了確定《流浪地球》的世界觀,郭帆請來了中科院的科學家們。

其中一位科學家一進門就脫口而出:「地球不可能被推走的,地球是推不走的。」原因是,地球假如是一個雞蛋,裡面是液體的,地殼跟雞蛋殼按比例是一樣的,大壓強推過去的話,根本撐不住。

「我說老師別這樣,這樣項目就黃了,我們得假定它能夠被推走。然後要找到這種合理性……什麼是科幻片呢,就是我們基於科學,把它逐漸地合理化,我們增加一些新的技術去輔助,讓這件事情從不可能變成可能。只要變成可能,不會被證偽,我們基本上就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做。」

幾個科學家才算被說服,坐下來開始和郭帆討論世界觀的合理性,滿黑板都充滿了郭帆看不懂的公式。

在推論過程中,幾個科學家之間還產生了「分歧」「,一位科學家直接否定了另一位科學家的定理。於是,兩人各自佔據一方黑板開始計算,下面坐著的郭帆和編劇一臉蒙圈地開始懷疑人生。

「他們提了很多特別有意思的點,包括全片最後高潮關於衝擊波的那部分,剛好是他們正在研究的一個課題……聊完之後,我說我們這個項目要先簽保密協議,這個是涉密的。然後人家說,我跟你聊這些,你也得跟我簽保密協議。」

接下來的劇本創作更複雜,要編好多規則性的東西,比如發動機是什麼原理,重聚變是什麼東西。

在小說里,孩子問老師,什麼是重聚變啊?老師說,你長大以後就知道什麼是重聚變了。他就沒講。那我們就要解釋這個重聚變。想來想去,燒石頭,燒的是硅啊,就是硅聚變。那就開始琢磨,硅聚變到底得是啥樣。」

而且,編劇們寫一幕,就要拿到美術組做效果圖,再根據視覺繼續往下創作。

「一邊創作劇本一邊畫概念設計,把整個環境都做出來,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你可以直接用或者直接買到的,什麼你都得做。未來一百年的茶几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能?你必須把它具象化。」

說白了,每一個道具,都要做出來。甚至細緻到,每個角色衣服上的二維碼,只要觀眾拿出手機,都能掃描出角色信息,比如姓名、工作等等。

一開始,為了找到合適的美學風格,他們開始扒好萊塢最優秀的科幻電影,但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不能按照這樣的視覺風格來做。

「第一批的概念設計特別誇張,超級誇張,裝甲、車輛這些東西做得都特別前衛,一旦很前衛,就跟我們沒關係了,特別像遊戲,跟我們的文化沒有連接。因為我們美學歷程上沒有工業革命這段,我們對機器沒有情感。」

於是,首先剔除掉了好萊塢那種高科技感的東西。

「你看長安街,有很多建築樓有前蘇聯的方方的那種風格,去俄羅斯你會覺得很親切,親切感在於我們有一段時間的美學是交叉的。」

郭帆找到了中國人熟悉的工業感:前蘇聯重工業的視覺風格。

並且,他採用了更為複雜的拍攝方法:綠幕和實景結合。

「我們在綠幕前搭了很多實景,你要讓畫面真實就要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車輛是真的、機器人是假的,當它們混在一起,你就覺得特別真,真假很難分辨。」

找北大心理學教授建立人物關係三角圖。

小說《流浪地球》的人物塑造沒有給出很好的基礎。小說以主人公「我」的視角,帶領讀者見證了地球被推出銀河系的過程,但是全程「我」只是一個見證者,參與感較弱。並且,《流浪地球》對於人性深刻的挖掘更為理性和冷靜,每個人在宇宙面前都過於渺小。

但「電影的創作邏輯,跟小說完全不一樣,因為電影的核心是人和情感。」

為了讓電影中的角色更具戲劇性、更立體,郭帆請來了北大心理學系鍾傑教授,強化電影的人物關係。

「他把所有角色之間的關係理解成三角關係,成為三角關係就可以天然形成矛盾。我舉個例子,女婿、岳父和女兒之間,女婿和岳父一定是天然對立的關係,因為他們本身是情敵。所以我們當時設置的時候,劉培強有老婆,那麼另一個男人是誰呢,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是兄弟,這個兄弟還得是情敵,要麼就是岳父。這就是我們建立的一個非常完美的大小三角關係的結構。」

鍾傑教授還利用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論,幫助完善《流浪地球》的人物關係。

「妹妹(這個角色)是劉啟的本我,有點像《卧虎藏龍》里李慕白和玉嬌龍的關係,玉嬌龍是代表了李慕白的慾望,其實你發現所有好的人物關係,是完全符合心理學設定的。這樣建立的人物關係通過心理學是可以倒過來推導我們的創作的。」

而所有人物的主要的情感落點,是劉啟和遠在空間站工作的父親劉培強這對父子關係,而主角是那個剛成人、仍帶著男孩稚氣、也帶著勇氣去闖世界的「劉啟」。

「中國式的父子關係特別有意思,倆大老爺們不太說話,我記得我爸只有在喝點兒酒以後才會跟我說點兒話,我看到的他最多的就是背影,所以小時候學那個課文《背影》太有感觸了,我覺得我看他最後一面就是背影,相貌都模糊了。所以劉啟對著天上說,我都記不清你的樣子。那就是我的感受。」

郭帆的眼睛忽然流動起一絲柔軟,「父親對孩子的情感是熾熱的,只不過中國人不太表達,父親很多情感是隱忍的、是厚重的,父愛如山大概是這個意思,原來都不太理解,特別是在我成為父親之後。(父親)對孩子的愛是完全的付出,關鍵時刻他會把所有的愛都給你。」

讀了十年的量子力學和物理學

採訪前,《流浪地球》第一波點映的口碑已經開始發酵,但在採訪中,郭帆沒有誇過一句這部片子,相反,他對於這次科幻電影的製作經歷有很多反思。

「我們在美術部門需要增加『環境設計師』,整個大氣的環境變化、地貌變化是什麼樣,這些都需要設計。包括冰層狀態、冰結合當地地貌的變化,在以後,這些都要單獨建立一個部門去做,因為我們沒有經驗,都是美術指導一個人在做。」

整個過程中,因為沒有看到觀眾的反饋,也不知道這麼做是不是對的。但是如果再去做的話,他會去趟美國,走一遍好萊塢整個的流程。

我問他,是什麼勇氣讓他敢於吃這個「螃蟹」?

他靦腆地笑笑,「螃蟹還挺好吃的。當你喜歡做一個事情的時候,你其實不太顧及它的難度,你喜歡這件事情,喜歡沒有理由。」

另外一方面,「電影局派我去美國學習,看到中美電影工業巨大差距之後,覺得我們必須得先幹起來,啥也別說,先干吧,你幹上才知道有什麼問題,不然永遠都是想像。你不幹,你永遠不知道困難在哪。」

聽完了郭帆和《流浪地球》的整個歷程,我很好奇,他什麼時候萌發想要執導科幻電影的想法。

「為了拍科幻我大概準備了有十年,也不是準備,用了十年的時間做了積累。」

積累的是什麼?

「你要做科幻,你好歹得知道很多跟技術、物理學有關的東西,比方說拍攝《雷神》,你得知道雷電是什麼樣子吧!如果你連雷電都沒有見過,怎麼編寫雷神的故事呢?一些基本的科學定理、定律、現象,比如量子力學、天體物理裡面的一些基本知識,比如說波粒二象性、洛希極限,如果這些東西你都不知道,我們無從興奮,也無法下手去編一些跟科幻有關的故事。我也沒有說有多懂,因為我是文科生,一開始也根本看不懂,特別是量子力學,太難,無法理解這個世界為什麼是概率組成的,為什麼同時它是波又是粒子。我也只能說了解了一些。」

郭帆三樓辦公室的書架上,好幾層都放著物理學的書籍。

1979年,中國第一本《科幻世界》出版。那一年劉慈欣16歲,郭帆還沒出生,而在美國正上映《星際穿越》和《異形》。至今年,中國科幻文化走過了四十年,不算長,但也不算短。

希望從《流浪地球》開始,中國觀眾也能擁有自己喜愛的科幻電影。

採訪/文:程 橙

編輯:康 妮 童 姥

製作:李 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