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補腦洞!中國下一代航母為什麼不是越大越好

補腦洞!中國下一代航母為什麼不是越大越好

我國自主生產的001航母已經完成多次海試,軍友非常關注何時入列形成戰鬥力,作為國之重器,相關話題也比較多。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航母。





打開網頁一看,軍友們腦洞大開的設計還真不少。比如這個,你美國有10萬噸航母是吧?我就搞一個18萬噸的航母,懟死你!





注意看,還是滑越彈射兩種起飛方式,意在發揮各自「優點」。



軍友們也知道,大型航母比中型航母有優勢,能不能更大點?於是有這樣的雙體設計。




兩個船體相連,甲板面積一下子大了將近一倍,也是滑躍彈射混合起飛方式。這就更厲害了,起飛效率大大提高,回收飛機也可以兩架一起回收。



甚至還有三體的,這是從劉慈欣的「三體」里得到的靈感嗎?



仔細看,還有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的影子,是隱身的。



但是航母其實是不能這樣設計的。我們來談談航母為什麼要用彈射起飛,滑躍起飛不也解決了問題么?為什麼一般只有10萬噸左右,大一點不行么?為什麼是單體設計而寧肯大尺度外飄斜甲板,雙體的甲板不是更大么?其實這都是由它的實際應用場景所決定的,不能從心所欲的。



先記住,航母也就是一個海上機場,是一個可以快速機動的機場。

航母設計就是圍繞這兩個特點來的。


先說這是一個海上機場的要求,說機場就要談空軍。



空軍是一個最流氓的軍種,飛得高,跑得快,除了現代防空導彈,能對付它的地面武器不多。但是用空軍打擊地面重要目標那是手到擒來呀。一般轟炸就不談了,美軍在轟炸南聯盟時使用的石墨炸彈,導致南聯盟持續供電沒法超過2小時,修的不如炸的快;對付塔利班鑽山洞,美軍使用鑽地彈,地下幾十米的掩蔽部也擋不住;當年轟炸北越一座很重要的橋樑,由於地面防空火力猛,一直沒得手,後來使用精確制導武器,一枚炸彈就幹掉了。



世界上80%以上的生產力和財富集中在各大洲沿海的800公里範圍內,換句話,從海上使用空中力量打擊,能夠毀壞這80%的生產力,這對各國都是很大的威脅。由於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0%,且又互相連通,正因為如此,

航母為空軍(海軍航空兵)提供了一個可以機動到各處的海上機場,極具威脅。


既然如此,設計航母的重要指標當然是滿足作戰飛機的需要。作戰飛機又有什麼指標呢?關鍵的是起飛重量。現代作戰飛機主要是為打擊地面目標服務的,所以對地攻擊能力是主要指標;對方會用飛機反制(這也是克制飛機最有效的辦法),因此能打空戰是又一指標。要滿足這兩大指標,重型機比輕型機就強多了。



由於重型機機體大,裝得下大尺寸雷達,它的先敵發現能力強,載油載彈多,因此航程遠,攻擊力強。與輕型機相比,輕型機也就是機動力好一點。不過現代超視距武器都很厲害了,誰還和你狗斗呀?你就是突破到近距離,我了不起躲一下,拖點時間。你沒油了要返航吧,那我正好捅你的菊花。



正因為如上優點,加上航母空間的限制,因此航母喜歡多用途的重型機,可以用較少的飛機承擔較多的任務,機型較少還帶來減輕維護壓力的好處。當然今後也有無人機,那個戰法還要再研究。




重型機優點說完了,來看缺點。



既然是重型機,起飛降落要求的距離長,降落好說,有減速索,起飛呢?航母只有300來米長,還不能全當起飛跑道,供起飛的跑道不夠長,現在的解決方案只有彈射和滑躍起飛兩種方式。有人說各有優點,因此軍友在上面的設計中兩種方案都保留了。其實不對。

滑躍起飛那是無奈的選擇,會造彈射器的國家都不會選擇。

我們在發掘滑躍起飛的優點,那是因為我們目前只有滑躍起飛的航母。


滑躍起飛跑道不過百米,重型飛機難以獲得足夠起飛的初速,採取這種增升方式,必定付出減油減彈的代價,還不能起降固定翼長航時的預警機,對航母的戰鬥力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使用航母經驗最多的美國,不採用這種方式是必然的。所以不必考慮什麼混合起飛布局,

老老實實攻破彈射起飛的瓶頸才是正路

。而

馬偉明教授的貢獻正在於此。



而彈射起飛,正是利用艦上富餘的動力,用蒸汽或電磁的方式,從外部給飛機加持一個外掛,使飛機能夠滿油滿彈的起飛,大大加強了航母的作戰能力。而中國在電磁彈射上正好超越了美國,這正是軍友們最欣慰的地方。



還可以指出一點,現代戰爭都是體系作戰,而航母擔綱的就是海上機場。既然如此,載機量是個重要指標。重型航母載機量比中型航母多,且綜合性能強。但是前蘇聯卻走了彎路,他要求單艘航母有較強作戰能力,因此在甲板中部還設計了反艦導彈垂直發射井,為此犧牲了機庫面積,這也是一個失敗的設計。




那麼討論第二點,可不可以造更大的航母,比如18萬噸,一舉超越美國的超級航母?想法不錯,不過有點一廂情願。



並非中國造不出更大的船,民船造個二三十萬噸的船中國也干過。雖說軍用標準不一樣,但是並不表明中國造不出。我們還可以問一句,

為什麼美國不造呢?他原來也造過幾十萬噸的船呀?



這就要考慮到航母的實際使用場景了。航母是作為威懾力量使用的,這要求它能快速趕往事件發生地。世界上比較關鍵的水道是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假如航母不能通過這兩條運河調動,那麼將繞行上萬海里,等你趕到事件發生地,可能黃花菜都涼了。因此航母為了適應這些特殊的水道,一般不會超過12萬噸。




民船為什麼可以造二三十萬噸的呢?須知民船考慮的不是儘快趕到下一個港口,而是減少運輸成本。二三十萬噸的民船即便繞行一萬海里,由於大運量平攤成本,也比10萬噸民船的成本更合算。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航速。軍艦服從軍事目的,一般都要儘快趕往事發地。那些大型民船一般就是20節不到的航速,這是不能滿足軍艦的要求的。但是水中航行阻力甚大,提高速度則發動機的功率要成倍數級擴大,所以軍艦一般都是30-35節航速。你造的航母太大,則對推動系統要求太高,這也是限制之一。



所以考慮到上述種種因素,

航母不可能是雙船體

,那樣很多水道不能通過,極大影響了航母的機動能力,

單體航母也不宜太大

,你必須在高航速和大排水量之間取得妥協,才能達成在關鍵時候,總有一艘航母能夠及時地趕到你需要他到達的地方。



這樣就能理解,美國人選擇的這些航母參數都內含著一些道理,隨意改變這些參數可能得不償失。倒是在這些限制之內可以提高技術標準,達成更好的威懾力。比如電磁彈射,比如有人機和無人機的配合作戰,等等。



所以更應該期待的是,002號電磁彈射航母以及更多的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



而滑躍起飛的航母作為一種過渡,今後既可作為訓練艦(現在還要做航母用),也可以作為外貿艦,絕不會浪費掉。



中國已經有了巨大的海外利益,必要時,咱們也可以問:

我們的航母在哪裡?

順便說一下,這是鐵血網創始人老蔣(人送外號蔣校長)新開的一個公眾號,深度講解大國博弈,解析國際時局,還會聊聊武器裝備,喜歡時政軍事的老鐵們可以關注推薦一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洞察 的精彩文章:

德國人問日本人:定居中國是何感受?日本妹子回答太實在了
蔣校長 | 卡達「退群」,歐佩克會迎來命運的終結嗎?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