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新·起點1|《龍鬚溝》:北京人藝奠基之作,老舍筆下新中國

新·起點1|《龍鬚溝》:北京人藝奠基之作,老舍筆下新中國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間,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回首1949年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那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對於文藝界也是如此,電影、文學、戲劇、音樂等文藝各界迅速恢復活力,成為新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今天,讓我們回到起點,看看當時的文藝工作者都在做些什麼。

1949年,剛剛從美國回到北京的老舍,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情,深入到北京南城體驗生活,在了解了底層民情之後,創作了三幕話劇《龍鬚溝》。1951年2月,《龍鬚溝》首演,轟動京城,連演55場。演出該劇的是當時還是歌劇、話劇、舞蹈等綜合性藝術團體的「老人藝」,這也是人藝成立之初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原創話劇。

1951年春,《龍鬚溝》進入中南海懷仁堂,為毛澤東主席演出。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在北京看的第一部話劇作品。

因為《龍鬚溝》的巨大影響力,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51年12月授予老舍先生「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老舍也是從1949年至今唯一獲得這個稱號的藝術家。

一年多後的1952年6月,在周恩來總理的建議和關心下,中國第一個專業話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正式成立。《龍鬚溝》由此成為北京人藝的奠基之作。

同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話劇原班人馬主演的電影《龍鬚溝》上映,當年僅23歲的于是之扮演的程瘋子成為中國戲劇史和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經典形象。

「先有《龍鬚溝》,後有北京人藝」。回望新中國的演劇史,話劇《龍鬚溝》是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是老舍和焦菊隱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併合作的第一個戲,更奠定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劇風格。

《龍鬚溝》開闢的現實主義藝術傳統,對北京人藝乃至中國話劇,產生了極為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迄今依然。

新·起點1|《龍鬚溝》:北京人藝奠基之作,老舍筆下新中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龍鬚溝》(1953年版)劇照,本文圖片均來自北京人藝官網

一條臭水溝折射的社會巨變,老舍筆下的新中國

老舍創作的話劇《龍鬚溝》,取材於新中國成立初期老北京的底層人民生活,反映了北京南城一個貧民區的變化,是對舊社會的控訴和對新社會的歌頌。

《龍鬚溝》首演於1951年2月1日,恰逢北京和平解放兩周年。而老舍的創作大約從上一年的夏天就已經開始了。

1950年7月14日,周恩來總理宴請從美國回來的老舍,鼓勵他多為人民而進行創作,多寫他自己所熟悉的北京,多寫北京解放後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老舍當時便表示要以北京龍鬚溝的變遷為題材寫一個話劇,通過新舊社會對比來歌頌共產黨、毛主席和人民政府。並表示已約好在第二天就去龍鬚溝實地採訪,周恩來連聲說:「對,對,一定要去,等著看你的新戲。」

龍鬚溝曾是北京南城的一條臭水溝,就在今天天壇北門附近的金魚池。當時的龍鬚溝垃圾滿地,惡臭不斷,居住了很多從外地逃荒來的底層人民,也有一些本地居民。

1950年春,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修龍鬚溝。老舍的創作觸動也正源於此。

第二天,老舍就和當時的北京人藝院長李伯釗等人一起來到龍鬚溝實地採訪,到工地去看修建工程,為創作《龍鬚溝》收集素材。但由於老舍的腿病嚴重,不能經常出門實地踏訪。於是,老人藝派出了年輕人林斤瀾,由他去龍鬚溝實地採訪,收集素材,供老舍先生創作使用。

在仔細閱讀了修建龍鬚溝的文件並結合實地考察後,老舍經歷了長達半個月的構思,他回憶說:「在這苦悶的半個月中,時時有一座小雜院呈現在我眼前,那是我到龍鬚溝去的時候,看見的一個小雜院——院子很小,屋子很小很低很破,窗前曬著濕漉漉的破衣與破被,有兩三個婦女在院中工作;這些,我都一一看全,因為院牆已經塌倒,毫無障礙。靈機一動,我抓住了這個小雜院,就教它作我的舞台吧!」

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老舍寫出三幕話劇《龍鬚溝》。劇種講述了在龍鬚溝溝沿的一個小雜院里,住著四家人,老舍通過塑造了程瘋子、程娘子、丁四嫂等眾多性格各異的小人物,通過他們的命運變化,反映了新社會的巨變。

新·起點1|《龍鬚溝》:北京人藝奠基之作,老舍筆下新中國

《龍鬚溝》(1953年版)劇照

全劇組體驗生活三個月,北京人藝現實主義傳統由此開端

劇本完成後,北京人藝院長李伯釗邀請了當時還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文學院院長和外語系主任的焦菊隱擔任導演。

焦菊隱是留學法國的博士,從青年時代起就從事進步的戲劇活動,1930年創辦了「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並任校長,也是把《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亞戲劇搬上中國舞台的第一人。

收到人藝的邀請後,焦菊隱隱隱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有機會可以在中國進行藝術實踐,建立一個像莫斯科劇院那樣的中國話劇院。他辭掉了在北師大的工作,放棄了大學教授的安穩工作,專心來人藝排戲。《龍鬚溝》是焦菊隱在人藝排的第一部作品,也讓他正式走上了導演的藝術生涯。

排演之初,老舍的劇本曾面臨缺乏「戲劇性」的爭議。但是,焦菊隱卻從老舍的劇本中看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契訶夫,他讀過劇本之後曾經感嘆:「老舍先生以鬼斧神工的手筆,只用三言兩語,就能把一個人物的性格和他的思想與情感刻畫得生動。」

那時候,老人藝劇院剛剛成立不久,演員隊伍可以說是一支雜牌軍。他們各自所走過的藝術道路不同,各有自己的演劇習慣,因此,如何統一其創作方法,是焦菊隱遇到的第一大困難。他只提出一個要求:演員必須體驗生活。

焦菊隱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劇體系為基礎,圍繞著在舞台上「表現真實的生活」這個中心來進行導演構思。在他的要求下,導演帶頭,劇組全體人員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深入到龍鬚溝去體驗生活。演員們每天去和當地居民談心,記筆記。有時還趕上了大暴雨,在還未完全修好的龍鬚溝周圍,淌著漫出的臭水深一腳淺一腳地待到後半夜。

焦菊隱發動演員根據體驗生活的心得,給劇本提意見。老舍的劇本被改動了70多處。改動的主要是台詞,人物沒有動。老舍後來說:「這本戲寫起來很快。我差不多是一口氣寫完了三幕的。這,可就難免這裡那裡有些漏洞:經焦先生費心東安一個鋸子,西補一點油灰,它才成為完整的器皿。」

這些實地體驗的經歷,最終都被他們在舞台上一一鮮明地呈現了出來。

那一個個極其鮮活的人物,在舞台上流淌著現實生活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首輪連演55場的《龍鬚溝》一時風靡北京,被拍成電影后更是在全國收穫了巨大的反響。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龍鬚溝》的藝術影響力從未散去,程瘋子、丁四嫂這些形象紮根在幾代觀眾心間,令人難忘。

作為北京人藝的奠基之作,以此劇為開端,濃郁的生活氣息、真實感人的人物形象和地道的京味兒,北京人藝獨樹一幟的演劇風格初步奠定。在其後的六十多年中,人藝始終遵循著《龍鬚溝》開啟的現實主義戲劇道路不斷前進。而焦菊隱導演,也由該劇開始了話劇民族化的探索。

1953年,北京人藝再度重排此劇,順應當時的形勢做了修改。但在此後長達56年的時間裡,《龍鬚溝》因其過強的歷史與時代色彩,未曾再與觀眾們見過面。

新·起點1|《龍鬚溝》:北京人藝奠基之作,老舍筆下新中國

《龍鬚溝》(2015年版)劇照

直到2009年老舍先生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再度重排了《龍鬚溝》。老藝術家顧威執導,楊立新出演程瘋子。時隔了56年,《龍鬚溝》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老舍先生思想。

2012年,北京人藝成立六十周年系列展演,《龍鬚溝》作為開篇之作再度隆重上演。

歷經半個世紀,《龍鬚溝》的與觀眾之間彷彿不再有時代的隔閡。如同半個世紀前一樣,今天的觀眾依然為劇中程瘋子等眾多底層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動容。而回看這部作品,不僅能看到新中國話劇的起步,也能看到那個新舊時代交替之際,定格在舞台上的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