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發生在孫權執掌江東初期,相關人物分別為孫權、張昭和周瑜。原文如下: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未決。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面議。張昭曰:「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牽制諸侯之法也。然若不令去,恐其興兵下江東,勢必危矣。」周瑜曰:「將軍承父兄遺業,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質於人?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連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則見制於人也。不如勿遣,徐觀其變,別以良策御之。」吳太夫人曰:「公瑾之言是也。」權遂從其言,謝使者,不遣子。自此曹操有下江南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寧,無暇南征。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建安八年十一月,孫權引兵伐黃祖,戰於大江之中。祖軍敗績。權部將凌操,輕舟當先,殺入夏口,被黃祖部將甘寧一箭射死。凌操子凌統,時年方十五歲,奮力往奪父屍而歸。權見風色不利,收軍還東吳。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孫權繼位後,大肆招攬人才,闞澤、嚴畯、呂蒙、丁奉等人陸續來投,江東人才大幅度增加。但此時中原地區的形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正逐漸取代袁紹成為中原的霸主。曹操派人來到江東,命孫權遣子進京作為人質。張昭認為這是古代帝王牽制諸侯的做法,如不遵從曹操的命令,一旦曹操興兵南下,江東必將不保。而周瑜卻認為江東實力雄厚,完全沒有必要懼怕曹操,主張不送人質。孫權的母親表態支持周瑜的建議。於是,孫權沒有送子進京為質。等到了第二年,孫權又發動了夏口之戰,但大將凌操被甘寧射殺。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周瑜口中的「兵精糧足」, 意為兵士精壯,糧草充足。形容軍力強盛,戰備充分。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中的「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小說中提到的曹操命孫權送子為質的情節,是符合歷史原貌的。據《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載:「曹公新破袁紹,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書責權質任子。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權意不欲遣質,乃獨將瑜詣母前定議。」周瑜對此的態度非常堅決,認為不用懼怕曹操的威脅。周瑜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孫權母親吳氏的贊同。吳氏對孫權說:「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身為託孤重臣,張昭為何會失勢,這件事是重要原因

吳氏的這番表態,不僅明確了東吳集團對待曹操的態度和立場,也確定了周瑜在東吳集團的崇高地位。眾所周知,在孫策時代,張昭和周瑜是其左膀右臂。而到了孫權時代,周瑜逐漸取代了張昭,成為孫權的主要助手。尤其是在孫權掌權之初,只要是重大事件,都以周瑜的意見為最終決定,而張昭則逐漸退出了東吳的核心圈。究其緣由,就是由這件事情開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諸葛亮的堂侄,還是司馬炎的發小,卻寧死不為西晉效力
關羽原本可逃出生天,卻出現兩個巨大失誤,最終命喪荊州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