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冬日賞梅何處去?浙里有一處「梅花天堂」
倚欄遠眺香雪海,聞著那沁入心脾的梅花香,是這個季節別樣的風雅與樂趣。
遠遠看去,這條探梅路兩側一株株梅樹錯落在樹叢中,像被顏料染過顏色一樣,鮮艷奪目。
煙雨迷濛中,梅樹風姿綽約,好一幅「煙雨梅林圖」。
梅花一點點的綻開,花香陣陣,花開滿園。
清風徐徐,暗香幽幽,梅花盛開迎春來。
普通梅花大多五瓣,而超山擁有非常稀有的六瓣古梅。
夜幕下的梅花,猶如漫天的螢火蟲,熒光點點,分外美麗。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中,已經有幾朵梅花綻開了,蜜蜂應該也是聞著花香來的吧。
綻放的幾朵梅花,美好而充滿生機
十里梅海,相約超山,體驗滿滿少女心,超山梅花朵朵綻放展梅魂。
唐梅,距今1300多年,不論時間如何變幻,依然凌寒綻放。
距今八百多年的宋梅,枯竭的樹榦上冒出了新芽,寓意著新年新氣象。這是吳昌碩最喜愛的梅花。
宋梅亭由周夢坡及其友人一起出資建造,金石大師吳昌碩曾在亭中品茗作詩,並在亭旁親手種植了一株臘梅王,至今年年盛開。
海派書畫、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先生每逢花期便會來超山賞梅,當駐足宋梅亭觀賞時,突然詩性大發,即興做一對楹聯「鳴鶴忽來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潛龍何處去,有蘿猿掛月,石虎唬秋」。
海派畫家、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一生鍾愛梅花,特別是超山梅花,最後寄骨於超山,願一生與梅花相伴。
超山主峰265米,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超山有三大文化,金石文化,梅文化和禪宗文化。當登上山頂,就能看到香火依然旺盛的玉喜寺,屹立百年。靜下心,便能聽到幽雅易靜的聽禪聲。
大明堂原名報慈寺,宋真宗為思念其母而建,線匾額由沙孟海先生親筆題寫。
透過大明堂前的梅花窗,望過去便是一株梅花,無論歲月蹉跎,依舊冒著嚴寒盛開。
超山之美,不僅僅因為有梅花,還有這四季斑斕的景色。
梅花落,余香留,春來春去還復來,怎曉春光無限好。
超山的夏天如詩如畫,小橋流水,幽靜淡雅,是療休養最佳之地。
秋天無遠近,出門盡寒山,但秋天的超山秋風習習,落英繽紛。
梅花傲雪風骨,美的令人心醉!
無論山路、險路,都不能讓我停止奔跑,因為我是超山小戰狼。
超山舉辦梅林戲曲大舞台,是超山自然梅與戲曲人文梅的相結合。
戲曲之美,美在人,美在景,也美在藝術的高境界。
現代電子音樂與超山相結合,是跨界的藝術與美相結合。
古典的吉他,配上超山幽靜的環境,是一場別緻的試聽盛宴。
邀請專業花藝老師開設花藝課,與超山幽靜的環境融為一體,聞梅風雅,感受大自然。
茶藝老師在唐梅邊,為您奉上一杯濃郁的綠萼梅花茶,放慢腳步,感悟生活。
綠萼梅是一種稀有梅花,花朵呈綠色,香氣清新。景區推出的綠萼梅花茶以綠萼梅花為原料製成花茶,有清熱去火,滋陰美容的功效。
梅花凋零,之後結出青梅,景區推出青梅採摘活動,可供廣大遊客體驗。
楊梅果實碩大,顏色鮮艷。超山每年都會在楊梅成熟季舉辦楊梅節,遊客朋友可以親自採摘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