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開始應用於美國金融業 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人工智慧開始應用於美國金融業 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被媒體熱炒,各個領域都在暢想與人工智慧相結合之後,本行業會發生哪些改變。作為最為暴利,也最為趨利的金融行業,自然會對人工智慧的作用和影響進行分析,並試圖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自己謀取暴利。

就金融行業本身來說,與人工智慧有關的無非以下幾個部分:

一是結合客戶的理財理念配置客戶的資產;

二是根據客戶個人的大數據分析對客戶進行分級和給予信譽評價;

三是反欺詐、虛假信息賬號,反洗錢等工作;

四是投資和交易領域,用人工智慧做演算法交易、自動化交易、風險控制;

五是金融諮詢,利用人工智慧為客戶提供金融方面的知識諮詢。

人工智慧開始應用於美國金融業 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就以上幾個領域來說,只要用於機器學習的樣本足夠大,演算法沒有紕漏,那麼,人工智慧會比普通金融業從業者更靠譜,而且機器不像人那樣具有個人喜好,甚至會騙人。只要人工智慧本身的技術足夠成熟,且沒有人為設置後門,那麼,客戶也可以給予人工智慧更大的信任。何況,就目前的情況看,人腦對於人工智慧還具有一定優勢的是感性認識,比如情感,藝術等等,在理性認識上,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計算能力上,人工智慧相對於人腦具備絕對優勢。

因此,就金融行業來說,人工智慧逐步取代人類交易員是大勢所趨。

在華爾街,過去的金融交易高度依賴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然而現在已經有高達70%的股市交易通過自動交易演算法完成。這些先進的機器人交易員,很多是由人工智慧的前沿技術研究提供支持的,其能力遠遠超出執行簡單的日常交易。

人工智慧在共同基金和養老金管理這發起的大型交易中,會檢測判斷,然後搶購股票,以圖贏利。人工智慧還會試圖通過在系統中設滿投標圈套,然後又迅速撤出的方式蒙蔽其他交易員。

人工智慧開始應用於美國金融業 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在2013年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上的一篇論文中,一群物理學家研究了全球金融市場,確定了「一個充滿成群掠奪性演算法的競爭性機器的新興生態環境」的出現,並指出機器人交易的進展已經超出了人類設計者的理解和控制。

正是由於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大量應用,在股市持續保持上升的2012年和2013年,華爾街卻依舊宣布大量裁員。在2000年前後,華爾街的公司在紐約僱傭了15萬金融工作者。而到了2013年,雖然無論交易量還是行業利潤都相對於本世紀之初大幅上漲,但華爾街的公司的僱員已經減少到了10萬人。

在國內中央財經大學主辦的「2018中國金融科技前沿論壇」,也有專家表示,傳統券商領域大概有5萬多個工作會被機器取代,以及資產管理也有很多,現在人工智慧管理出來之後,非常多的工作機會將會被流失,還有私人銀行的財富管理工作、投資銀行工作、銷售工作都會被取代。

人工智慧開始應用於美國金融業 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誠然,人工智慧替換掉中國金融行業的部分工作崗位是大勢所趨。不過,鐵流對於人工智慧應用於中國股市的前景並不看好。畢竟,此前谷歌曾經開發過一款人工智慧炒股系統,然後將該系統應用於中國A股,之後虧的一塌糊塗,不得不退出A股戰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華為患上大嘴病 高管罔顧事實貶低競爭對手
緣何中國能搶在美國前頭5G試點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