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曾經你討厭干涉自己的爸媽,後來你也成了「中國式家長」

曾經你討厭干涉自己的爸媽,後來你也成了「中國式家長」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

作者 | 木棉959

過年時長輩給紅包要推脫,推脫的力氣小了會被媽媽說「不禮貌」,力氣大了又會真的推走送上門來的零花錢;

爸媽總是對自己有著各種各樣的期望,可是學習好有壓力;

學理科需要智商,學文科需要記憶力,高考前刷五三和黃岡密卷有奇效;

好不容易從家長那要到了手機,玩手機的次數也會被限制,因為老師和家長都盯著你擔心你早戀;

鄰桌的女同學心思真難猜呀,不知道說了什麼,她竟然就不理我了,又不能去找她解釋,因為媽媽沒收了手機……

這是你的童年嗎?你是不是也曾想過,如果你能重來一遍人生,自己會聽爸媽的話,專心刷題、考個top2呢,還是繼續反感干涉自己的爸媽,一門心思學表演,成為演員?當你有了孩子,你又會是怎樣的家長呢?

剛發行不久的一款名叫《中國式家長》的遊戲,給了這些想像一種「變成現實」的機會,讓大家紛紛驚呼彷彿看到了自己。一貫對遊戲不太感興趣的我,也在身邊同學紛紛曬「三代上清華」「終於娶到喜歡的人了」「成功成為演員了呢」的遊戲截圖時,開始嘗試玩這款遊戲了。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模擬從出生到高考的整段過程,再附帶一段簡短的相親結婚過程,並且可以一代代地一直玩下去。大概花兩三個小時,就能走完一代人的前18年,因為遊戲中的生活實在單調,學習、增長悟性是主流,遊戲最重要的一關是「高考」,成績取決於先前40幾個回合里積累的智商、記憶力、情商、想像力,還有上過的課程,你可以選擇學語數英文理,也可以「不務正業」學美術、計算機——然後換來慘烈的成績單。偶爾也會出現幾個小插曲:老師會讓你競選班長,但老師的好感和同學的支持總不能兼得;你需要在討厭的親戚來時充當老媽的面子,親戚給你媽傷害值最大的攻擊是「炫富」;你也會溜去選秀場炫技,看能不能成為舞台最亮的新星。

第一代的糾結:要不要「聽父母的期待」?| 個體化

在我玩第一代的時候,我想讓自己成為一位畫家,所以學習時偶爾會選畫畫、素描;效果似乎也不錯,還有喜歡藝術的小姑娘搭訕。

但是很快,我就面臨了一個極大的衝突:父母的期待。

父母期待我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學函數,如果能完成這些期待,就能讓父母長面子,還能得到屬性加成;不完成的話,其實也沒有什麼嚴厲的懲罰。

但是一個個紅點,就在那裡提醒著我:「父母對你有期待」。

不知是出於父母的期待,還是習慣了「大家都要學習」的想法,最終我還是選擇去學理科了。但畫畫需要的屬性跟學理科的屬性不同,畫畫要求更高的情商、想像力,理科則要求更高的智商,兩邊都想顧的結果就是都沒有什麼好的成果,父母的期待都沒來得及達成,成績也馬馬虎虎,最後,第一代的「我」大概是高考超常發揮了,考上了一本,與素昧相識的姑娘結婚了。

在一代目完結的時候,我頗覺得糾結:這個「我」到底是在為自己的願望(學畫畫)活著呢,還是為父母的期待(進入重點學校)活著的呢?

在真實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猶豫和迷茫:該不該聽父母的呢?

從「聽父母的」「父母的觀點就是我的觀點」,逐漸成長為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的人,這在心理學中是「個體化」的一部分[1]。

個體化過程是指人從依賴共生的兒童狀態過渡到獨立自主的成人狀態的過程,包含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認知上的個體化指的是越來越多地具備獨立的態度和觀點,認識到父母的期待並不能代替或支配自己的觀點,同時相信自己能跟父母相互理解,比如「關於我的人生要怎麼走,我有跟父母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把這個想法拿出來跟父母討論,他們會理解我為什麼想這麼做的」。而情感上的個體化指的是情緒不以父母的陪伴或特定反應為條件,而是由自己承擔情感調節的責任,同時相信自己跟父母有著堅固穩定的感情,比如「我考試失敗後很沮喪,但我自己就可以調節好,並且我不會因為沒考好就失去父愛」。

很顯然,第一代的「我」並沒有做到成熟的個體化,在糾結要不要「聽父母的期待」時,這一生就已經糊裡糊塗地過去了。

第二代的挫敗:學習的壓力讓我自卑多疑 | 心理控制

既然遊戲是可以一代代連續玩的,於是我就繼續來到了第二代。

這一代的「我」想試試考一個好學校、再做一名高薪的白領,於是一直在好好學習學校的課程,沒有去跟姑娘們社交也沒有競選班長,甚至連「跑步」這樣的「基礎技能」都沒有理會。到高考前,第二代的「我」已經學了很多課程、做了許多模擬考卷,智商和記憶力都刷得很高。不過由於學習壓力太大,第二代的「我」心理陰影面積有點大,自卑、敏感、懦弱、多疑等負面特質紛紛出現在了身上——但這不重要,我想。

在點開錄取通知書前,我想,即便考不上最好的學校,也能比第一代考得好吧,然而出現在通知書上的校名是一個陌生的二本院校,高考分數也比第一代低了很多。

這個結果讓我十分挫敗:明明讓這個孩子學了很多東西,為什麼這個孩子還不如我(現實中的我)考得好?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我立刻又驚了一下:在思考這個結局時,為什麼我竟然成了家長的視角?遊戲不是跟「中國式家長」相處的過程嗎,為什麼我把自己玩成了控制孩子的一切學習和活動的「中國式家長」?

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強加在孩子身上,是「中國式家長」常常做出的「心理控制」[2]。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似乎多少都會有這樣的例子:不喜歡吃某種菜時,家長說「這個菜又健康又好吃,你一定要多吃」;想玩橡皮泥時,家長說「橡皮泥又臟又沒意思,有什麼好玩的」;本來約好了跟朋友出去玩,家長突然說「今晚你王叔叔來跟我們聚餐,你要好好表現」……

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容易對兒童情緒、行為造成負面影響,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抑鬱、自殺傾向等問題。

本來玩遊戲的我應該站在第二代的「我」的角度、以一個孩子的身份成長,但玩著玩著,我就變成了熱愛心理控制的家長,最終養出了一個自卑多疑的孩子。

而更諷刺的是,第二代的「我」完成了第一代沒達成的願望,成為了一名畫家。

第三代的猶豫:美滿的人生是我的嗎?

有了前兩代的經驗和財富積累,第三代的「我」每個月的零花錢多了起來,我也會買減壓的道具來緩解,這次在高考前,我終於學完了高階課程,各方面的屬性值也不低,還擁有了勇敢、果斷、堅韌、激情四射的良好品質,並且跟「喜歡高智商」的小姑娘建立了良好的親密度。

是不是該上清華了呢?我有點期待。

結果出來之後,比第一代的成績高了一些,但離清華還遠得很。不過幸運的是成功追到了喜歡的人,那個學生時代熟悉的小姑娘已經成為年薪25萬的醫生了。以現實中的評價標準去看,雖然不是人生贏家,也算是生活美滿了。

第三代的故事也結束了,我猶豫了:還要玩下去嗎?

這個遊戲明明情節簡單,代與代之間幾乎沒什麼差別,就像現實中「7歲上小學,然後上初中,然後上高中,然後考大學」的「陽關大道」一樣毫無新意,但我卻連續玩了近一天。

我聽聞深夜開黑的男生宿舍,歡聲笑語大呼小叫;我見過沉迷農藥的小姐姐,剁手皮膚數量堪比衣櫃里的大衣。我知道遊戲總是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但我從來沒見過這樣一款讓這麼多人都找到共鳴感的遊戲:也許是因為它太真實了,而我們的人生又有太多遺憾,讓我們覺得,如果能在遊戲里做成一件事,就好像真的彌補了遺憾。

然而再真實的遊戲,都替代不了真實的人生,遊戲里再多考上清北/成為演員/年薪50萬的小人,也不是真實的你我。我把達成的成就存檔,退出了遊戲。

那真實的你呢,要成為「中國式家長」嗎?

遊戲可以存檔,但人生又要怎麼重來?或許正是這種容錯率極低的不可逆性才讓家長對孩子寄予了太多期待——孩子啊,人生苦短,但我多想讓你嘗盡世間甘美。花燭照金榜,信馬游長安……所以有些家長用自己前半生的經驗替孩子安排,替他們迴避彎路,以為這樣就是「好的」。

但或許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孩子偏不喜歡。

人生不像遊戲那樣可以重來,但也不像遊戲那樣有固定劇本和固定標準的輸贏。走到家長線的老玩家們就讓新玩家們好好享受他們的遊戲吧~

不過現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沒有孩子不著急。如果以後有了孩子,恐怕就……只有多玩幾遍《中國式家長》來警醒自己了(/ω\)

參考文獻

[1] 王國霞, 蓋笑松. (2011). 個體化概念辨析. 心理學探新, 31(2), 105-112.

[2] 賴雪芬, 張衛, 鮑振宙, 王艷輝, 熊慶龍. (2014). 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抑鬱的關係: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 心理發展與教育, V30(3), 293-302.

作者 | 木棉959

京師心理大學堂,北師大心理學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國最專業的心理學科普平台」的項目定位,努力將北師大心理學百年積澱奉獻於社會,凝聚師生力量傳播科學知識,讓心理學走進千家萬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崔不抑鬱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精神病?關於精神病的10個理解主題

TAG:小崔不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