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訴衷腸 一筆一墨總關情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古代書札尺牘種類眾多,而家書一詞,因帶了「家」字,彷彿天生就帶有一絲眷戀。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認為,中國基層社會形態是一種「差序格局」,「家」是中國社會最基層的單位。
在依靠筆墨傳情的古代,甚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家書作為重要的媒介,連接著遠在他鄉的遊子,和心中忘不掉的故鄉。
古來名家書甚多,作於臘月或正月的亦不少。誠如王維所言「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國的節日有其特別的含義,重在團圓。而春節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他鄉異客的思鄉之情尤甚。
一、教子
春節時期的家書可以是高雅、富有教育意義的,尤其是對晚輩的家書。歐陽修在皇祐五年的正月十四日,寫信給十三侄,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誡侄子為官之道:
「奉職自赴任,不曾得書,到官下,想安樂。汝孤寒,曾受辛苦,知道官職難得,每事當思愛惜,守廉、守貧、慎行刑,保此寸祿而已。十四郎今卻令回,此子自縣中來,見其衣裝單薄。
汝只親兄弟兩人,今食祿,庶事宜均給。更宜戒約,勿令出入,無事令學書識,取些字。從來失教訓,是事不會,男子如此,何以養身?今遣人去知府舍人處,求太君墓誌。若此人將得來,即更不言。
若未得來,即汝因事至府中面告,言吾令汝請文字,且與請取,求的便附來。春寒,好將息。不具。吾押送十三奉職。」
二、思子
天下間父母都有一般的心情,給孩子的家書,更多的是關切孩子的生活。傅雷在1954年除夕夜給遠在美國的兒子寫信:
「親愛的孩子:等了多久,終於等著了你的信。你忙,我們自然想像得到,也自然原諒你寫信寫得遲。只擔心一件事,怕你吃東西不正常不努力,營養不夠。
希望你為了我們,『努力加餐飯』!我指的特別是肉類,不一定要多米飯。……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遠方用功,努力,我心裡說不盡的歡喜。別了,孩子,我在心中擁抱你!」
三、訴情
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話,在家書中可以自然流露;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瑣事,也可以通過家書分享給家人。
光緒元年(1875年),46歲的翁同龢在十二月廿四日給62歲的五兄寫了回信,信中先是關心兄長身體,接著表達對當時國家外交的憂患之情。信尾寫道:
「歲月如流,今日午奠,搏膺難及,他日得以無咎之身歸依邱壟,幸矣,幸矣!天道十年而小變,長安風氣又非往年,朋友寥落又為職所迫,欲匹馬一游而不得,大似樊籠。
歲務一切不問。籌兒持家謹慎。遼參不易得,近得兩支,內一支似佳,籌所新購;一枝意態迥出,或非常草耳。九衢泥淖,刻即入城,草草致此。」
十二月廿四是翁母的忌日,同日,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此兩日皆午設奠,摧痛欲絕。」翁同龢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書法藝術家,是光緒極為尊敬的老師。
但在五兄的面前,說完了國家大事,他依舊是年輕的弟弟,真情實感地對五兄訴說自己的難過和疲憊,抱怨長安「大似樊籠」,講一些關於人蔘的趣事,平淡之中益見真章。
又到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的時節,這個春節,你陪伴在家人身邊嗎?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家人訴說,卻不好意思開口?
那麼,不妨凝神提筆,鋪一紙素箋,將心中的情感訴諸筆墨。相信這文字的溫度,不僅溫暖了你,也溫暖了你思念的人。
※花中君子: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中庸》:建築之美 中和自然 方正對稱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