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歡喜大年,民俗盛會

歡喜大年,民俗盛會

2

1

9

新春佳節,普天同慶;民俗薈萃,熱鬧紛呈。隨著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到來,全國各地的相關民俗活動也紛紛上演,莊嚴的儀式、精彩的內容、鮮明的特點讓人領略到中華文化的淵源與博大,更為攝影人提供了一次難得的集中拍攝民俗題材的機會。

春節期間,雖然有不少城市會在城市廣場或者大街上組織一些民俗展演,但最有底蘊的民俗活動還是在鄉村。攝影人不妨在春節利用幾天時間到鄉村中去,用相機對過年民俗追根溯源,記錄並體驗溫暖而淳樸的年味。

鳳凰:苗家「瓜建」糍粑香

張寒煙/文

春節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苗語叫做「瓜建」。糍粑是苗族人最重要的年貨之一,過年打糍粑也成了苗家人過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苗家山寨真正的過年,是從「咚咚啪啪」打糍粑的協奏曲里開始的。

在湖南省鳳凰縣,每到歲尾年關,苗族群眾每家每戶都會留出一天的時間,呼親喚友,互相幫忙來打糍粑。打糍粑的當天,男主人會早早起來,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用井水洗凈,再放入木甑里,燃起大火蒸熟。婦女們就在菜油或茶油中放入黃色的蜂蠟,加熱融化,塗抹在桌面、門板、石槽、木槌、篾框等用具的表面,防止沾黏,等著製作糍粑。

糯米蒸好後,要趁熱將蒸好的糯米倒進石槽或木槽中,用大木槌用力捶搗。伴隨著一聲聲有規律的敲打聲,糯米飯變成飯糰飯泥。估摸是糍粑已打好,兩個漢子各執木槌旋轉攪著糍粑團,時機一到,大吼一聲,兩人木槌一起起落,劃一個完美的弧線,整塊糍粑團就「飛」到了製作的石板上。這也是非常上鏡的一個環節。

心靈手巧的年輕婦女用一根棕繩把整個糍粑團卷著放到石板上,然後用手飛快掬成一個一個的糍粑團,放到一邊,任由老人小孩慢慢用雙手按壓成圓形。有的打糍粑時,先做一個大如圓盤的糍粑,俗稱「糍粑娘」,然後再製作小的,用於送禮和自己食用。第一槽糍粑,主人會先捏好讓大家嘗鮮。大家爭著吃第一槽糍粑,討個好彩頭。整個過程中,男女老少圍在一起看打糍粑、做糍粑、吃糍粑。小孩子則嬉笑玩樂、你追我趕,歡聲笑語響成一片。

隨著時代發展,物資逐漸豐盈,現在糍粑沒有原來打得多了,但依然是苗族群眾最喜歡的食物,滲透進了民族生產生活交往的方方面面,寄託著苗族人新年的美好願望。

苗家攤涼糍粑 呂宏雲 攝

苗家打糍粑 李欣 攝

揉糍粑 尤國良 攝

溧水:駱山大龍舞新春

方述懷/文

駱山大龍是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駱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是全國知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駱山村毗鄰石臼湖,石臼湖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銀」的美譽,是古中山八景之一。當地百姓依賴石臼湖為生,新年來臨時,在湖灘上載歌載舞、龍舞盤旋,以降魔驅妖,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平安。

過年期間,正是駱山舞大龍鬧新春的日子,到處是鑼鼓聲、鞭炮聲、嗩吶聲、歡笑聲,聲聲不絕於耳,濃郁的年味撲面而來。在此起彼伏的嗩吶聲和鞭炮聲中,一條巨龍從村裡的龍王廟游出,一路上下舞動,沿途經過村子的每家每戶,所過之處便會燃起煙花爆竹。村民們興奮地追逐著巨龍的足跡,期待著自己能沾些龍氣。

跟著舞龍的隊伍拍攝,在村莊、在橋頭、在湖灘,一定會收穫精彩畫面。駱山大龍舞新春有一整套儀式和程序,包括起草、開光、放炮、掛紅、落草等,包含著先民對大自然的認知。舞龍時間一般為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四到來年的正月十八。整個龍身長近百米,龍頭寬2.2米,高2.3米,每節龍身長2.8米,一共24節,參與舞者人數超過500人,被譽為「江南第一大龍」。

駱山大龍是用白紙糊就的白龍,一旦跑動起來時,薄紙會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猶如龍鱗臨風作響,聲勢浩大。龍身中的燭火會因燃燒快慢而顯得高低錯落,跑動時閃爍不停、飄動不定,這時候整個龍看起來會顯得更加具有靈性。舞龍主要分為跳珠、跳龍、跳雲三部分。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導龍首前行。掌珠人手持火紅龍珠,百般引誘挑逗,大龍在掌珠人的引導下,高低起伏,其陣式有巨龍擺尾、一字長蛇陣、盤旋陣等。

雲從龍走,有龍必有雲。駱山大龍與一般舞龍不同的是還有跳雲。所謂跳雲,就是66名8-13歲的男孩,每人身著綵衣,手拿兩塊繪有七彩雲霓的雲板,在龍身圍起的場地中央表演各種舞蹈。偌大的湖灘上旗幟招展,火銃、喇叭聲不斷,白色巨龍在湖灘上盤旋,一時人潮湧動,觀者眾多,場面十分壯觀。

站在湖灘上追拍,一條光彩照人的白龍在舞龍人的手中彷彿有了靈性一般,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在石臼湖巨大的背景下,彷彿傳說中的小白龍再現了。

歷史悠久、氣勢恢弘的駱山大龍舞出了濃濃年味,舞出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祝福。

駱山大龍 馬愛華 攝

龍出村頭 王林 攝

蘭溪:吉祥如意豬羊會

張肖/文

農曆正月十六,是浙江省蘭溪市雲山街道檀樹村每年紀念南宋名相趙鼎的日子,周邊16個村每村供奉豬羊各一隻來參加祭祀活動,即豬羊會,又稱迎豬羊。

趙鼎是南宋政治家、詞人,紹興年間幾度為相。宋孝宗時,贈太傅、豐國公,謚忠簡,被稱為南宋中興賢相之首。明代弘治癸丑年在原蘭溪銅山鄉青江里(今檀樹村)由五保十八村籌資建公魯廟(公魯是趙鼎的封號)。

這些豬羊統一在祭祀的前一天宰殺,並焚香禱告。安放豬羊的架子要漆成紅色,上部形似宮殿頂部,寓意吉祥喜慶。全豬和全羊被安放在木架上,在首尾貼上剪紙、插上松柏,披紅挂彩,象徵著新年紅紅火火。在豬羊嘴裡放入橘子,代表著清清潔潔、吉祥如意,並在豬口上掛上元寶,象徵著來年金錢滾滾。迎豬羊並不是簡單的豬羊祭祀,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各村用全豬羊來祭,並挑選膘肥體壯的豬羊作為「聖豬」和「聖羊」。村民們生活條件好了,從1992年起,確定了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九舉辦趙鼎壽誕的「廟會」慶典,正月十六這天舉辦豬羊會。

早上天不亮,檀樹村村民就來到祠堂里,給祖宗畫像前添香點蠟,整理祭拜的披花挂彩的豬羊。6點,豬羊架由村裡十多位青壯年抬出,經村裡每家門口繞上一圈,村民們都會在自家門口全家老小舉著彩旗迎接,討個新年彩頭,一路迎送到魯公廟前。在公魯廟前,參加豬羊會的每個村按照鑼鼓、貢品、抬豬、羊架子、彩旗等隊伍依次排開,待到收到指令後,伴隨著鞭炮聲、鑼鼓聲,村民們抬著豬羊,迎著彩旗鮮花一鼓作氣衝上陡坡。據說沖坡要一口氣衝上,才會事事順利,各村村民也會跟著村裡的抬豬羊隊伍沖坡,這也是每年的一大看點、拍點,競比各村的沖坡速度。衝到廟裡,把豬、羊分別按次序放置在忠簡公趙鼎像的兩側,進行祭拜。由一名德高望重的前輩作為主祭,每個村依次向公魯廟進貢一隻豬和一隻羊,再由各村村民進行朝拜,豬羊祭結束之後,需將豬羊放在公魯廟中過夜,第二天抬回,豬羊肉由全村人共享。

迎豬羊是村裡的大節日,代表著全村人的團結、和諧,還包含禳災、祈福、慶豐收、保平安、求吉祥的民意。

村民朝拜 張肖 攝

豬羊架繞村 張肖 攝

淳安:淳風民俗寄鄉愁

洪梓毅/文

在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每年的正月都是最熱鬧的時候,忙碌了一年的老鄉們相聚在一起,用傳統的習俗慶祝一年的收成並祈禱來年的好運。這些傳統文化植根於民間、傳承於民間,又發揚於民間,之所以能經受住千百年時光的考驗,還得益於淳安那些迄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祠堂和綿延的淳樸民風。這些傳統的民俗代代相傳,見證著這個城市的發展歷程。

今年春節期間,淳安有各種文化活動近900場次,民俗表演、文體活動遍布淳安鄉村。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地的「村晚」,在文化禮堂表演竹馬、睦劇、腰鼓等傳統節目,在廣場、劇院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都是攝影人喜愛的項目。

農曆正月初一,中洲鎮扎溪村有盛大的九相公廟會,威坪鎮汪川村有民間藝術表演羅神竹舞;正月初三,威坪鎮葉家村有龍燈會;正月初五威坪河村有板龍表演,在金峰鄉蔣嶺上村會上演縣官蕭元岡出巡;正月初六,金峰鄉朱家村有豬頭祭祖活動;正月十五,左口鄉瑤村舉行舞竹龍鬧元宵活動,文昌鎮盧家村還有龍燈廟會、文化踩街活動,里商鄉有「商輅花燈」;正月十八,大墅鎮儒洪村還有一場「趕十八」,八方鄉親家家擺起流水席,成了「三天三夜不夜村」。

現在,杭黃高鐵開通,坐著高鐵去千島湖攝影是不錯的選擇,用鏡頭定格傳統,記錄經久不衰的淳風,留下最美鄉愁記憶。

朱家村豬頭祭祖 洪善富 攝

葉氏宗祠舞獅 王俊 攝

池州:儺戲傳承憶遠古

方紅兵/文

池州儺是安徽地區古老而稀有的劇種之一,在明代就已形成,一直薪火相傳至今。池州儺主要流行於佛教聖地九華山下的劉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帶,當地有著「無儺不成村」的說法。

池州儺是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敬祖、驅邪逐疫、消災納福為目的,以佩戴面具為表演特徵的戲曲藝術形式,至今仍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被譽為「戲曲活化石」。

儺戲演出為三段體,即儺儀、儺舞—正戲—儺舞、吉祥詞。也就是說,在正戲的前後,必有「請神」和「送神」儀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請陽神」「朝廟」等。儺戲演齣劇目有兩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以「悅神」為目的的儺舞與吉祥詞。儺舞有《舞傘》《魁星點斗》《舞滾燈》等十餘種,吉祥詞有《新年齋》《問土地》《問社公》和《散花》等;另一類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節的正戲(又稱「本戲」),有《劉文龍趕考》《孟姜女》《張文顯》《姜子牙釣魚》等劇目。

面具是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特點,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是儺戲區別於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徵。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是神靈的象徵和載體。它本身也不失為藝術百花園的珍品,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異,展現出剽悍、兇猛、威武、英氣、和藹等不同的性格,因此在拍攝時也應作為重點來表現。

池州儺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期間演出,演員和觀眾都是當地村民,各村之間在演出時間、演出形式、劇目順序以及劇本、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比較知名的儺戲拍攝地點為劉街、姚街、源溪、梅街、棠溪、茅坦、里山等鄉村,提前了解各地表演時間有助於合理規劃拍攝。

年復一年,池州儺傳承至今,面具、唱腔、動作、韻味古樸至極,富有神秘感。用鏡頭記錄多姿多彩的池州儺,是一種妙不可言的享受。

池州儺表演 方紅兵 攝

赴儺神大會 方紅兵 攝

南充:長樂牛市兆喜年

何秀明/文

在川北這片土地上,幾乎每一個鄉鎮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牛市,而名聲在外的卻要算南充市高坪區長樂鎮的牛市。據資料記載,長樂牛市始於清代,來這裡交易的不僅僅是當地的庄稼人、城鎮的個體戶,還有陝西、雲南、貴州的牛販子,過去交通不便,他們都是腰掛幾雙草鞋、甩著鞭,千里迢迢徒步來去。

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是長樂牛市開市的大日子,牛販們都十分看重這新年的一場,因此入市的牛特別多,來的人也比較早。牛市的老闆要為最先成交的6頭牛披紅挂彩,然後鞭炮開路,繞場一周,嗩吶聲聲,鑼鼓喧天,耍龍舞獅找喜錢,精彩和多樣的表演會吸引眾多鄉親圍觀。中彩的6頭牛被得意的主人牽著走,不時給圍觀的鄉親們作揖行禮,慶幸自己在新的一年裡爭得了一個好兆頭。

在長樂牛市裡,最為活躍的是那些專門為買賣雙方作價論價、協調溝通的「中人」,他們不聲不響地穿梭在牛市中,各自悄悄地進行著交易。過去的運作方法是彼此在長衫的袖子中靠摸手指來講價錢,如今的人都不穿長衫了,這些人便改在腋下摸手指來討價還價。「中人」除了摸手定價撮合買賣雙方外,還必須有「相牛」的本領,也就是判斷、評價牛的優劣,讓買家買到合意的牛。

熱鬧的牛市 何秀明 攝

宿州:村頭大戲慶佳節

顧偉/文

在皖北宿州農村,農忙務農,農閑演戲、看戲,是當地農民有勞有逸、有張有弛的傳統習慣與風俗。每年春節的農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當地農民唱大戲、看大戲最紅火的日子,在安徽省宿州市北部山區的欄杆村、解集村、馬橋村、西二鋪村、車牛返村等十多個鄉村,每年春節都要舉辦新年廟會、農資交流會、集市大戲、民間藝術演出,社火一場連著一場。

村頭大戲那鏗鏘的鑼鼓、流暢的絲弦、圓潤的叫板,早已成為當地農民不可缺少的一道「年飯」。戲台前,擁坐著四鄉八鄰,那一張張憨厚的臉孔,那一副副陶醉的表情,屏息靜氣,凝神注目,似乎自己也成了戲裡的主角。台上的一招一式牽動著無數的目光,一聲一句叩擊著無數的心扉。從後台拍攝台上台下的動態是許多攝影人的選擇,要抓住演員更加生動的動作表情,兼顧背景人群,避免不良重疊。

當地農民有著春節期間辦喜事的習俗,大多會請來戲班子,在自家門前或村頭空地演個一場兩場。他們穿上節日的盛裝,走村串鄉,載歌載舞,農民今日幸福生活和傳統文化的交融也是攝影表現的一個好題材。

村頭大戲 顧偉 攝

義烏:佛堂年俗「抬閣蹺」

厲海君/文

農曆正月十八,在浙江省義烏市佛堂古鎮,大年抬閣活動都會在海雲寺拉開序幕,又稱「十八大會」。每年的活動由佛堂鎮梅林、江南街、燕里、江東街道上賈宅、澤潭沿、中央村,稠江街道童店姓賈、上賈里、下賈里等洋川賈姓村子輪流「值甲」舉辦,有「抬閣蹺」、拜斗祈福、長旗、演婺劇等民俗活動。

「抬閣蹺」,義烏方言稱之為「抬賈巧」,至今已逾1480年歷史,2008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唐貞觀乙未年,洋川賈氏第九世諒中進士,官御史,丙午年(646年)回鄉探親、祭祖時,建造了賈大宗祠,在好友駱賓王協助下,首撰成義烏《洋川賈氏宗譜》並舉行以「抬閣蹺」為主要形式的祭祀活動,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抬閣蹺」主要是為了送傅大士佛像回雙林寺,護送隊伍非常龐大,延綿數里。開路先鋒、堂燈、閣蹺隊、響叉隊等隊伍有序行進。其中,閣蹺隊由多台閣蹺組成,每台閣蹺上或坐或立兩三名姿態各異的童男童女,在狀如八仙桌的小木台中央,固定一根鐵棍,鐵棍頂端做成圈椅模樣,一名小孩反坐這把「鐵圈椅」內,用帶子固定其身體於鐵棍上,上半身穿戲服,下半身由戲服遮蓋,裝扮成婺劇傳統戲中的人物。其餘小孩則固定在橫向的鐵棍上,由道具串聯後渾然一體,組成婺劇中的經典片段。在人潮中,確定合適的取景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拍攝「抬閣蹺」,或緊跟隊伍抓拍童男童女,或選定高處拍隊伍整體。

拜斗祈福 厲海君 攝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6期·11版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4個影賽2月即將截稿
人工智慧和多攝像頭技術加持 手機加快改變影像器材市場格局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