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中國95後「還沒賺錢卻很會花錢」,留學生又成背鍋俠???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近日,美國媒體彭博新聞社將目光對準了
中國的95後群體
報道指出:
被調查的中國95後中,
41%的人
對未來感到樂觀,而這一比例在全球範圍內是26%;不到五分之一的人
對國際政治、安全或經濟前景感興趣;
僅有七成人
稱自己有儲蓄,在此次調查中排名倒數第二。
除此之外,報道還稱,去年中國「Z一代」購物者中
逾半數的人在奢侈品上的花費超過5萬元
,而比他們年長一些的人更為節儉。他們出生在開放而富足的時代,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充分獨享來自父輩和祖輩的寵愛。
他們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一群人,既不擔心自己的職業前景、也不關心身邊的時事政治。
他們或許仍在校園、或許剛步入社會不久,總之距離社會定義且認可的「成功」還遙遙無期。
他們大多數還沒開始賺錢,卻已經深諳如何花錢才能花得痛快。
這樣一看,
揮霍浪費、不思進取、嬌生慣養、享樂至上
——95後難道又是「垮掉的一代」?緊接著,彭博社在報道中,這樣介紹這份支撐他們結論的研究調查:
「此次調查問詢了15500名出生於1998年以後的年輕人,他們來自包括巴西、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土耳其、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其中,約2000人來自中國。」
等等,以
區區2000人的數據樣本
來定義一整個世代,是不是未免有點草率?當樣本基數足夠龐大時,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趨勢。但即便如此,這也並
不足以為同時代的整個群體貼上標籤。
「XX後」的劃分方式也並不精準。所謂代溝,並不完全是年齡代際差異導致的隔閡,更多是
由於世界觀、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的鴻溝
。所以,簡單地以出生年代來劃分某一群體是不準確的。而在這一划分標準之上,再以小眾代言整體更是不正確、不公平的。
通過某些特徵將身邊的人和事歸類,這是我們認識世界最便捷而省力的途徑。但在標籤時代,人們常常偷懶地用「人以群分」去看待他人。於是,這種分類識別,一不小心就演變成了
對個體獨特性的忽視和否定。
2018年年末,人民網一則
#留學2年敗光200萬#
的新聞火遍各大熱搜榜。22歲的晨宇(化名)高中畢業後被母親劉女士送到國外讀預科,留學兩年時間敗光200多萬,卻連一紙文憑也沒有拿到就回國了。在此之後,晨宇也依舊一事無成,整日宅在家中,沉溺於網路遊戲。
很快,輿論話題就從個例延伸到整個群體。網友開始吐槽留學生
「花錢無底洞」、「只會玩遊戲」
,質疑留學只是一樁
「
虧本買賣」
。然而,「留學花了2百萬」其實只是這則故事裡的冰山一角,真正導致問題的是
缺位的家庭教育和無止境的溺愛。
一個孩子在10歲時遭遇父母離異,隨後就在家庭包辦、嚴加寵溺的模式下成長。
和物質上的無限滿足相對應的,是精神上的零交流。
當母親發現孩子性格孤僻、成績糟糕時,她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學習,寄希望於換種教育環境就能夠扭轉情況。
指望國際教育就能彌補前18年應有的家庭教育?
留學表示不背這個鍋。
之所以#留學2年敗光200萬#的新聞會如此火爆,離不開長期以來公眾對於留學生的標籤化刻板印象,認為
能夠出國的都是富二代
,天天在國外開豪車、辦趴體,吃喝玩樂樣樣精通,就是不學習。然而大家沒有看到的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留學生省吃儉用,要通過勤工儉學賺學費。
顯然,相比於在學校食堂端盤子打工掙學費、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留學生,那些坐在炫彩超跑里轟鳴而過的富二代更吸引人眼球。
更進一步說,當大家用「富二代」這個標籤污名化部分留學生的時候,是否曾想過,
「富二代」本身也不過是一個中性詞。
有的富二代肆意揮霍人生,躺在財富堆里爬不起來。但同樣也有人把握住了父母給予的天然優勢,更上層樓,
努力創造更多的價值、承擔更多的責任。
2017年,鳳凰衛視播出了一部名為《逐夢彼岸》的紀錄片,聚焦中國移民的海外生活。第二集「留學生篇」揭秘了
新一代年輕移民們的留學日常。
生於1998年的小可,在五年級時就通過父母投資移民來到美國。如今她正就讀於美國頂尖私立高中,學費高昂。校內學生多來自精英家庭,非富即貴,但
每個人都很拼。
在校期間,小可形容自己是苦行僧般的生活:
每天早晨5點鐘就要起床
預習課程,有時一天只能睡3、4個小時
,而除了留給睡覺的這幾個小時外,其餘時間都在學習。由於學習久坐,且常年睡眠不足,小可落下了腰疼的毛病。曾經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她都是
跪在地上上課
,因為腰傷使她無法安坐在椅子上。在刻苦學習之餘,小可還發掘了自己對於慈善事業的熱愛,希望以此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她在美國當地一家養老院做志願者,一做就是四年;在秘魯幫當地人挖水渠、建圖書館;在北京的聽障學校當助教;籌款迎接西藏孤兒來北京參觀。
已經被紐約大學提前錄取的小可,選擇了心理學做為自己的專業,希望能夠對自己以後致力於慈善事業有所幫助。
小可,以及她身邊的同學們都是人們眼中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然而在小可看來,她們更多只是
一群擁有相似價值觀的人聚在了一起。
相比於貼在身上的標籤,小可認為更關鍵的因素是人。不管是什麼身份,都
可以選擇成為不同的人
,而富二代則有可能比別人做得更多。回看彭博社報道中的論調,是不是有種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90後在初登社會舞台之時,也曾這樣被批判過:
花錢大手大腳、獨生子女式自私、嬌生慣養吃不得苦、假佛系真頹廢......
再往前看,90後在還未被媒體注意的時候,全程目睹了,80後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如何成為大家口中
「垮掉的一代」。
姜思達曾作為90後代表被邀請站上網易公開課的講台,他說:
「我更傾向於說我是某一個90後,我不覺得我能代表任何人,因為我也並不想被任何人代表。」
曾經,90後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而如今,新的群體——95後,已經步入了這個
被社會定義的階段
。批判的聲音並沒有因為一代人的成長而就此終結。
似乎,每一代年輕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都會被貼以標籤。
而標籤,恰恰是這個世界對於年輕人的特殊關照。
這意味著,又有一代人走到了聚光燈下、走上了時代的風口浪尖,而時代開始對他們有所期盼。那麼,如何逃離「被代表」、「被定義」、「被垮掉」?
蔣方舟曾經給出建議:
想克服整個社會,要從自己身上開始。
如她所說:
「一個人活在世上,重要的是他自己,尋找到感興趣的事情,能對世界發揮的作用。」
從自己出發,去自我定義。一個年輕人認真地對待自己、對待世界,這就是最大的成長。
年輕人終會變成中年人、老年人,一代復一代。
抖掉標籤,擺脫偏見,被否定再為自己正名。
這或許就是每一代人周而復始的成長必經軌跡,同樣也是這個社會不斷向前的動力。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微信公號後台回復關鍵詞【
四年
】 ,獲取《留學四年後,我沒有家了》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
星標
】或【
置頂
】INSIGHT視界
※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外國人卻目瞪口呆的奇葩「習慣」?
※美帝溫度堪比南極!網友們Po出的極寒照片,一張張可怕到爆....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