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豬在古代為什麼會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超級大IP?

豬在古代為什麼會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超級大IP?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賦予我們東方文化美妙的故事與傳統,而豬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幾經變化,但從古代禮器、日用品到如今各大時尚品牌的新年限定,各種豬豬的形象仍是備受人們青睞的超級大IP!

中國人對豬的情愫

豬,古稱豚,又稱彘。華夏部落最早馴服的動物之一。雖然現在豬常常成為蠢笨、懶惰、貪婪、膽小、醜陋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豬作為六畜之首,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豬因體態渾圓、憨態可掬、性情溫馴,深受人們喜愛,其文化意義代表著誠實質樸、富貴吉祥。

家豬與野豬

但最早的豬為野豬,野豬強健,性情暴躁,喜好單獨行動,敢與獅、虎爭鬥,且能時常佔得上風,人們常用「一豬二熊三虎」來形容它們的兇悍。

因此,紅山文化時期的原始人類曾對野豬兇悍善斗的性格以及頑強的生命力頂禮膜拜,將其尊為神獸。人們更將豬頭造型融入龍的形象,這就是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豬龍」。

紅山文化時期玉豬龍 大英博物館藏

但其實,華夏先民對豬的馴養早就已經開始了。鼎鼎大名的河姆渡遺址就出土過一個繪有野豬的陶缽,豬頭很大,脊背上鬃毛好似鋼針,眼神溫順,似乎被訓化過野豬馴化為家豬,過程大概要很長時間,持續數代人,這讓野豬的習性、外貌都發生有趣的變化。

河姆渡黑陶豬紋缽 浙江省博物館藏

比如下面這個新石器時代的豬,和現在的豬樣貌幾乎相差無幾。這個文物被公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化家豬的證據。

新石器時代豬形陶罐 南京博物院藏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第一期遺存出土就有家豬骨骼標本,時間距今9000年左右,這是目前可確認國內最早的家豬。商代晚期,中原地區出現成熟或改良的家豬品種「殷墟腫面豬」,這是我國考古最早確認的家豬品種。

不過豬到現在仍有野豬和家豬兩種,在早期也自然如此,古代偉大的工匠們寫實的反映在藝術品之中,譬如下圖這件商代豬造型尊,整個就是只大野豬,野性十足。

商晚期豕尊 湖南博物館藏

而山西曲沃出土的的這件晉侯西周尊,外貌憨厚,一看就是家豬無疑了。

西周豬尊 山西省博物院藏

商周時期雖是遠古,但是娛樂精神,在傳世的諸多青銅器中,還是可以略窺一斑的,譬如下面這件青銅器上的豬,就已經學會賣萌了。

商晚期豬卣 上海博物館藏

而下面這個來自湖北的豬形漆盒就透著些許的滑稽可愛,今天看來仍讓人忍俊不禁,彷彿能看出當時人們對豬的由衷喜愛。

戰國豬形漆酒具盒 荊州博物館藏

關於豬的別稱

豬,豕而三毛叢居者。

豕,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

彘,豕也。後蹄廢,謂之彘。

——《說文解字》許慎

在《爾雅·釋獸》中,對豬是這樣解釋的:「彘,豬也。其子曰豚。一歲曰豵。」,所以,彘、豬、豚、豵就都是豬了。「豬」,是一種一孔生三根鬣毛的野豬。「彘」的本義也指野豬,下方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豕」,則多表示為經過馴化的家豬。

而漢字中的「家」也與豬有著直接的淵源。「家」是會意字, 最早起源於甲骨文。現在看到的「家」字上半部分為「宀」, 下面半部分為「豕」, 「豕」即為豬。豬 (豕) 乃六畜之首, 可謂無豬不成家。

古代生產力低下, 多在屋子裡養豬, 豢養豬者表示家境殷實, 有肉可食, 於是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在很多漢代陶塑中都出現了豬圈的造型。

宀下有豕,就構成了溫馨的「家」——就像這個的場景。

西漢 陶豬及豬圈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漢,綠釉豬圈,長16.5cm,寬15.5cm,高20cm 故宮博物院藏

在漢代的陶塑中,經常能見到豬圈與廁所建在一起,這種情景如今在一些農村院落依舊能見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

漢,綠釉豬圈,南京博物院藏

東漢 廁所豬圈 南京博物院藏

晉 青瓷豬圈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豬在古代還有很多別名,比如「烏鬼」,別誤會,就是「鬼」。宋馬永卿《懶真子》卷四:「仆親見一峽中人士夏侯節立夫言:『烏鬼,豬也。峽中人家多事鬼,家養一豬,非祭鬼不用。故於豬群中特呼烏鬼以別之。』此言良是。」

隋朝 綠玻璃豬形瓶

豬又名「烏金」「黑面郎」「黑爺」。唐代張鷟《朝野僉載》中記載,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烏金」。唐代《雲仙雜記》引《承平舊纂》:「黑面郎,謂豬也」。清末貴族祭官,稱活豬為「黑爺」。

豬的寓意與象徵

歷史上, 人們認為家豬、野豬都是一種「靈物」, 受到社會的普遍崇拜, 因此取名字叫豬者屢見不鮮。如《史記》記有叫「陳豨」的人, 而漢武帝, 原名叫「劉彘」, 也就是叫「劉豬」。由此可見, 在古代人看來, 豬是聰明、智慧、威儀、剛烈、勇猛、繁殖力強的象徵。

每當富人去世,手握玉豬更是漢代的流行,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帶著滿滿的「財富」而去。


漢豬形玉握 故宮博物院藏

西漢 石豬 1956年湖南省長沙市南門外出土 國家博物館藏

壽山石雕豬 南朝(公元420-589)福建博物院藏

漢,陶蹲豬,長8.8cm,寬10.5cm,高3.4cm。故宮博物院藏

隋,深黃釉卧豬,長13.2cm、寬4.5cm、高4.5cm,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這尊生動的野豬形象,表現豬懶洋洋的一面,相當寫實。

唐,黃釉陶豬,河南博物院藏

北朝 陶卧豬

北齊 陶卧豬

元,陶卧豬,首都博物館藏

元代 黑陶卧豬 內蒙古博物院藏

商代 豕形銅尊 湖南省博物館藏

西周 豬尊 通高22.4厘米,通長39厘米。2000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3號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東漢 陶豬 1951年河南省輝縣百泉出土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鐵豬 浦城蓮塘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清晚期 泥制豬,長7.5cm,高3.8cm 故宮博物院藏

民國 墨晶小豬 南京博物院藏

隨著圈養的普及,家豬漸漸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肉食來源。下面這個漢代陶庖廚俑就生動再現了廚師為主人烹制膳食的場景,而案板上也出現了豬頭、狗頭、牛腿等食物。

漢陶庖廚俑 成都博物館藏

生肖豬的來源

生肖豬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十二,十二地支配屬「亥」,亥是地支的十二位,故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的「亥時」,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酣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的秦代竹簡《曰書》中記載:「亥,豕也,盜者大鼻」,東漢王充《論衡》中也有「亥,豕也」,《清稗類鈔》講「亥為豕、蜼、豬」「豕與豬之分,則豕為家畜,豬為野豬也」

眼看豬年離我們越來越近,提前祝願大家新年快樂,豬年大吉!

唐 彩繪十二生肖陶俑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悠小魚說書 第七十九篇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書畫展觀展記
悠小魚說書 第一百零五篇 枕劍看雲 印蛻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