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泰伯出走與吳越文化興盛
泰伯本是周氏族之先祖古亶公的長子,三弟季厲聰明而有賢德,生了一個兒子姬昌,德才兼懼而很是出眾。因此,古亶公就想把王位、政權交給三兒子季厲,以便將來讓孫子姬昌順理成章的做周氏族的繼承人。
然而,當初周氏族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為了不讓父王為難,並使願望落空而傷心,亦為避免陷入兄弟間爭奪王位的窘境,真正能夠有才德有遠見的人,帶領周氏族強盛,並實現遠大的政治理想,泰伯毅然同二弟仲雍離家出走了。
類似為了爭奪王位而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反目為仇、子弒父的史實太多,幾近屢見不鮮的程度,何況臣屬犯上作亂的謀權篡位,那更是稀鬆平常的事兒了。
歷史上,為了爭奪王位,兄弟相殘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就是鄭莊公陷弟共叔段於不義之險境而自滅;曹丕逼曹植七步為詩,否則即殺之。事實上,圍繞政權之爭,宮廷內你死我活的角逐、爭鬥,始終都在持續不斷的演繹著---
說泰伯攜二弟仲雍離家出走吧!兄弟倆不遠千里,跋山涉水、櫛風沐雨、風餐露宿、飽經風霜、流離顛沛的跑到了當時被稱為「荊蠻」的南方。大約就是今日之江蘇泰州,此地是否與泰伯有關,未做考證。據說,當時江浙一帶很落後,初民皆「斷髮文身。」史稱「吳越,」就是這地兒了。
「斷髮文身」屬江浙一帶早期的風俗,也是吳越人的象徵與標識之一。然而,中原人的文化理念則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此說逐漸成為漢民族的集體意識與普遍的認知、觀念。早期的周氏族的禮儀禮教更是如此。但是,泰伯和仲雍再度表現出了超乎常情的膽識與魄力。倆人沒有用嫻熟而先進的周文化影響、改造吳越的土著文化,也沒有以周人自傲,藐視當地的土著文化,而是毅然決然的入鄉隨俗,毫不猶豫的融入了土著文化之中。倆人也「斷髮文身」了,並成了當地的土著。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所謂的「斷髮文身,」就是把額前和兩鬢的髮絲剪短,頭髮朝後散披,或在腦後盤束為錐式的髮髻。現在很多女性的髮式,大致相像或類似吧!「文身,」即渾身刺滿了花紋,如今道上的兄弟,大都如此。
泰伯和仲雍為什麼要這樣做哩?一是儘快融入土著文化中,獲得當地土著的認同;二是泰伯和仲雍來自禮儀之邦的中原及周氏族,義無反顧的「斷髮文身,」不僅是對當地民風的尊重,而且也是對當地土著的人格、尊嚴的尊重。三是兩種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以及傳播、改造。後期,吳越文化的興盛,與泰伯和仲雍的關係重大。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說,泰伯和仲雍「斷髮文身」之後,有一千多家趕來歸順,並推舉兄弟倆做他們的領袖。
孔子對泰伯這種謙讓與謙卑的君子之德,大為讚賞。《論語.泰伯》里說:泰伯,那可真是品德高尚啊!多次把王位讓給季厲,百姓真不知用什麼貼切的詞語讚美他了。孔子能如此評價,那是多麼的了不得哪?一、說明泰伯和仲雍的品德崇高而超乎尋常;二、兄弟倆毅然離家出走,對權力、地位的漠視;三、對周氏族未來發展的歷史責任感;四、「斷髮文身」而對「非我族類」土著的寬廣胸襟與包容氣度。
泰伯和仲雍「斷髮文身」做了真格的吳越土著之後,大約沒有多長時間吧?就在今日之河北省盧龍縣南邊的孤竹國,也發生了一樁類似泰伯讓賢而離家出走的事件,那就是伯夷和叔齊兩兄弟了。可惜他倆沒有南下,而是去了大西北,最終在首陽山裡餓死了。兩個相同的事由,兩種相同的方式,而兩種不同的觀念、選擇,結果無疑就是截然相反的了。因此,司馬遷就把泰伯列為「世家」首位,而把伯夷擱在「列傳」首位。其意蘊及意義是深遠的。
泰伯和仲雍自覺適應環境,順應時勢變化,入鄉隨俗而毅然「斷髮文身,」贏得吳越土著的認同與尊崇,並同吳越土著一道開創了輝煌的吳越文化。
TAG:孤帆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