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過年不回家:只為守護回家的天路
科研人員測試變形觀測的儀器
科研人員測試地溫
春節期間,北麓河站值班人員在房間處理數據
除夕,青海。看著窗外閑庭信步的藏野驢、歡愉追逐的藏羚羊和憨態可掬的野氂牛,中科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凍土工程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科研助理王亮用相機記錄下這一特別瞬間,發給了遠在千里的親朋好友。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沒有回家過年。
北麓河站,是中科院條件最艱苦的野外觀測站之一,空氣含氧量約為海平面的七八成。由於高原反應,科研人員經常得靠供氧機維持呼吸的順暢。
2月4日除夕,一大早,像往常一樣,王亮和另一位值班同事照例對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的一些日常數據進行提取,監測地溫的變化與影響。
「鐵路和公路都建設在多年凍土地段,地溫的升高和降低都會影響鐵路所處地段的路基沉降與變形。」王亮告訴《中國科學報》,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為鐵路和公路單位提供一些科學數據,為提前預判和改造提供依據。
他同時介紹,2016年,北麓河台站把在凍土施工的一些技術和方案也實施在工民建方面,對青藏高原上的房屋進行了創新翻建。
「三年來,我們一直觀測房屋的沉降變形,就目前來看,樓房沒有出現任何變化,地溫也沒有發生變化,說明我們的技術措施起到了關鍵作用。現在地方的政府部門和公路單位對我們採取的措施很感興趣,準備下一步把這方面技術做一個工民建方面的規範。」他說。
今年的除夕只有王亮和同事二人度過,簡單的涮羊肉火鍋是他們的年夜飯。他戲謔自己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宛如在空中漫步的「天蓬元帥」,遙看人間一派歡騰。
目前,青藏鐵路和青藏高路所在的凍土地區地溫變化尚不明顯,沒有較大的地形變化。
「儘管我們沒有回家過年,但是在我們一直在為鐵路安全暢通,公路通行保駕護航,讓更多人可以平安回家。」王亮說。
(來源:科學網 www.sciencenet.cn 程唯珈)
※研究:中國PM2.5污染下降 居民預期壽命延長半年
※第九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選啟動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