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讀懂了古人拜年,才明白什麼叫年味

讀懂了古人拜年,才明白什麼叫年味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Buliu


拜年,是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的一種處世之道。



01


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向漢武帝提議,啟用《太初曆》,春節的時間,隨之由秦始皇規定的十月初一,調整到正月初一。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拜年在中原地區全面盛行起來。


東漢文學家崔寔,寫過一本關於節令和農事活動的專著《四民月令》。


書中記載:



「正月之朔,是謂正旦。潔祀祖禰,進酒降神畢,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官府僚屬亦往來拜賀。」


意思是說,正月初一這天,是中國人過春節的日子。普通人家都要打掃衛生,祭祀祖先。

晚輩們端著酒水,敬獻給家中的長輩,祝福他們長壽健康。官府中人也往來走動,互相拜年祝賀。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多了早起燃放鞭炮的習俗。南朝民俗家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


「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


在文化藝術空前發達的宋朝,拜年又被人們玩起了新花樣。


宋代文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記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


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交遊廣泛,新春拜年若是每家每戶都親臨造訪,難免分身乏術。於是,一種叫「飛帖」的拜年名片應運而生,可以說是史上最早的新年賀卡。


「飛帖」用梅花箋裁製而成,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恭賀新禧一類的吉祥話。碰到那些平常聯繫不太密切的親朋,就派僕人拿著自己的「飛帖」,前往投遞代為拜年。


在明代,百姓人家還在通過拜年表達祝福、交流感情之時,上層社會已經把拜年演變為一場擴充人脈的社交遊戲。


明代文人陸容在歷史筆記《菽園雜記》中說:


「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


有清一代,滿漢同朝,官僚體系空前龐大。為了提高拜年效率,人們又發明了「團拜」的形式,並且流傳至今。


光緒年間文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記載:「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光陰流轉,不論拜年的形式如何變化,但無一例外寄託了中國人重鄉土、重家庭、重朋友的淳樸感情,也承載了親朋之間對新年最美好的祝願。




02


如今,每逢春節,群發簡訊、群發微信,甚至一條朋友圈就能搞定大部分拜年任務。



「群髮式拜年」,看似盡到了禮節,其實卻淡漠了人情。


500年前,明朝大詩人文徵明,眼見春節期間卡片橫飛、投帖拜年愈演愈盛,不禁感慨世情涼薄,於是潑墨揮毫留下了那首著名的《賀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


文徵明的感嘆,雖然沒能阻止明代的達官貴人們熱衷於形式化拜年,卻啟發了300年後的一位近代聖人。


公元1841年,是曾國藩在京城度過的第一個春節。


大年初一,參加完太和殿的朝賀大禮後,他並沒有放鬆,而是立刻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名單,挨家挨戶登門拜年。


從百姓之家通過科舉走上仕途,曾國藩一路走來結識貴人好友無數。


哪怕後來位極人臣,曾國藩也從未忘本。每年春節到那些幫助過自己的貴人老友家中,道聲賀、拜個年,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一代權臣穆彰阿曾多次提點曾國藩,後來因為公事被皇帝貶為庶民。即便如此,曾國藩一生都以恩師相稱,春節拜年總是第一個就去穆彰阿的家中。


關於拜年,曾國藩甚至有自己的一套體悟:

謙以律己,敬以待人

所謂謙,就是給人拜年時不要老是講自己,「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而是要多談對方這一年來的風風雨雨,成功收穫。


所謂敬,就是注重拜年的禮節,多說一些讚美對方的敬語。因為拜年,其實拜的正是一份尊重、祝福和喜慶。


時人不以為意的拜年,卻因為曾國藩的獨到堅持,為他贏得了「重情義、擅為人」的好名聲。


各種拜年信息天花亂墜的今天,也願更多人能記得文徵明的這首詩,記得曾國藩的拜年路,更記得:


拜年不是走形式,而是中華民族的一項文化傳統,也是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的一種處世之道。



03


中國有句諺語: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



記得小時候,我們對過年的期盼,遠不只是新玩具、新衣服,還因為平日里上學的哥哥姐姐,外出打工的叔叔阿姨,年前都回到了家裡。


小小的鎮上,每年只有這個時候,才會被塞滿大大的熱鬧。


那時候拜年,也是一件頗為講究的事。


大年初一,父親放完開門紅炮仗,母親就已在堂屋的桌上,擺好了一條魚、一盤肉、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


爺爺倒上一杯老茶、一盅燒酒,在祖先牌位前的地面上,灑下三道。


全家人一起,跪下磕三個響頭,算是給老祖宗拜了年。感恩他們在天有靈,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等吃完開年飯,就到了我最忙碌也最開心的時刻。


蹲到爺爺腳下,說一聲新年好,祝您健康長壽,一隻鼓鼓的大紅包就算到手了。


收下爺爺的壓歲錢,鄰居家的孩子已經找上門了。


三五成群走家串戶,逢人就拜年,只要嘴甜,去哪家都能帶回來滿滿一兜的糖果零嘴兒。


大年初二,是跟著爸爸媽媽一道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


大人們交流著過去一年別後的光景,談論著新的一年又有怎樣的計劃和希望。


小孩們的快樂最簡單,撒開腳丫子跑起來,歡笑聲就已經攆不上腳步了。


初三、初四,得去姑父、姨父家拜年了。


小時候拜年不著急,一大家親戚,坐在一起說說話、拉拉家常就到了飯點。


走完親戚,也別忘了提上禮物,到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恩師貴友家裡拜個年。


這兩年常常聽到身邊的人感嘆:年味淡了,過年沒意思了。


回過頭想想,所謂年味,不就是走家串戶拜年時的那股子熱鬧勁和人情味嗎?


相鄰的親友,上門坐一坐,喝杯茶,日上竿頭也不妨吃頓飯,敘敘一年的感情。


外地的故交,打一個溫暖的電話。這世上能夠交心的人不多,遇到了就不要錯過,更不要冷落。


那些在過去的歲月里幫助過自己的人,抽個時間提上禮物,拜個年也道聲謝,世界涼薄終歸有人情可暖。


最後,祝各位新春快樂,闔家幸福,豬年諸事大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

好看

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心情不好的時候,去這個地方走走,能治癒人
什麼是老婆?說得太好了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