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是怎麼來的?跟哪些因素有關?
現如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而姓氏的出現和演變,從史料上來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但那個時候的姓氏與如今我們所理解的姓氏不同。
比如在影視劇當中為人們所熟知的秦始皇嬴政,也叫趙政,也就是嬴姓趙氏,可見這兩者並非一個概念。最早的「姓」一般都帶有「女」字結構,例如「姬」姓、「嬴」姓、「姒」姓、「媯」姓等等,這是古人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制度下,為了區分不同母族群體而使用的一種符號,這些符號代表了不同母系血統的族群,這便是「姓」別的初始狀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數量增加,這就出現了同一個姓發展出很多旁支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另一些符號用以區分同一個主體不同分支的族群。尤其在周朝,貴族們為周王室建功立業,獲得封地,為紀念功績,貴族們往往以封地為氏,這是大貴族「氏」的主要來源。
我們可以從秦國來看看「氏」的發展變化,從秦、趙的同一個祖宗「蜚廉」說起——太史公《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中,明確了秦始皇嬴姓趙氏。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同樣是《史記?趙世家》當中闡述了秦趙兩支,始分於蜚廉。也即蜚廉生有二子,長子名「惡來」,次子「季勝」,惡來是秦的先祖,季勝是趙氏的先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軍伐商,在牧野之戰打敗商軍,帝辛(紂王)逃回朝歌自焚而死,侍奉商紂王的惡來被周人所殺,蜚廉攜族人逃到商的附屬奄國(東夷)避難。
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周公旦攝政,但此舉引發周武王的兩個弟弟管叔鮮和蔡叔度的不滿,兩人聯合帝辛之子武庚發動「三監之亂」,一眾東夷國紛紛響應,奄國也在其中。
周公旦很快平定三監之亂,蜚廉被殺,奄國所在地被賜封給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建立魯國。根據史書記載,奄國的舊民包括蜚廉一族被遷到了朱圉山(天水市西部)。這些東夷遺民不再繼續對抗周朝,而是幫助周王抵禦西部的戎狄以獲信任。
蜚廉次子季勝的曾孫名為造父,非常擅長養馬和駕車,因此受到周穆王的重用,繼而將趙城賜封給造父,自此之後,造父及其子孫以封地為氏,也即「趙」氏。
晉國煊赫的趙氏一族正是造父的後人——造父的七世孫趙叔帶看到周王室式微,帶著族人遷往晉國,趙氏一族經過趙衰、趙盾父子的苦心經營最終成為晉國的卿族,以致到了春秋末期三家分晉時,趙氏依然在列。
那麼蜚廉長子惡來的後人怎麼樣了呢?惡來的玄孫大駱率領族人遷居西犬丘(甘肅禮縣),又娶了西申候的女兒為妻,生了嫡子嬴成,此人就是大駱之族的始祖。
大駱的庶子叫「非子」,非子擅長養馬,所以有人把他推薦給周孝王。非子的才能逐漸得到周孝王的重視,他甚至打算將讓非子作為大駱的繼承人,繼承西犬丘,但嬴成的外祖父申候極力反對此事,周孝王只能作罷。
為了獎賞非子,周孝王把秦邑賜封給非子作為封地,自此之後,非子及其子孫以封邑為氏,也即「秦」氏,這就是大秦王室的起點,後來大駱之族被戎狄滅族,西犬丘也歸為「秦」氏一脈的封地。
也就是說,造父受封於趙城,與惡來一脈無關,那麼作為非子直系子孫的秦始皇嬴政嚴格來說不能說是嬴姓趙氏,而應當是嬴姓秦氏。
氏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官名,晉國六卿當中有一個「士」氏,得氏始祖便是杜隰叔。周王室的大夫杜伯被周宣王殺死,它的兒子杜隰叔為躲避禍難,奔逃到晉國,出任晉國的士師一職,掌刑罰,因此子孫改杜氏為士氏。
杜隰叔的兒子士蒍成為晉獻公最為倚重的謀臣之一,因此將大司空一職授予士蒍,掌水利、營建之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司空子輿(官名+表字)。
晉獻公時期,勢力龐大的桓庄之族脅逼君位,士蒍向晉獻公獻計——興建聚成,以緩兵之計將「桓庄之族」遷入,再圍殺桓庄之族。晉獻公依計而行,果然殺盡桓庄之族,自此之後士氏在晉國勢頭與荀氏相當,到了後來,士蒍的孫子士會又被封於范、隨兩邑,從這個分封我們不難看出現代很多范氏的先祖都是士會。
而開啟大漢國祚的劉邦正是士會的子孫,這一支劉氏的來源得從晉襄公後期說起——在晉襄公死後,晉襄公的兒子夷皋年僅三歲,卿大夫們商議立新君的時候都覺得楚國北上的勢頭越來越明顯,晉國需要一個盛年的國君,因此朝中出現了兩派不同意見的重臣,趙盾這個強硬的執政卿認為應當擁立在秦國出仕的襄公之弟公子雍,而中軍佐狐射姑則一意孤行要擁立在陳國的公子樂(襄公的另一個弟弟)為新君,雙方意見不可調和,於是各自派人前去接回兩位公子。
這件事情實際上是趙盾與狐射姑之間的黨爭,士會成了犧牲品,因為趙盾將他派往秦國接回公子雍,沒想到等雙方的人都去迎接兩位公子的時候,趙盾派人在路上截殺了狐射姑派往陳國的人和公子樂,狐射姑被迫逃亡;在此之後,趙盾又以夷皋之母天天跟自己哭訴,心中深感不安為由立了夷皋為君,之後馬上領兵前去痛殺了護送公子雍回來的秦軍,趙盾此舉無疑將迎立公子雍為君的事情推給了士會,士會自然沒辦法再回晉國,趙盾達到了剪除異己的目的。
七年之後,士會終於得以返晉,但他的次子士雃繼續留在秦國仕秦,士雃在秦國受到重用,受封於劉地,因此得氏,這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得氏始祖。
以封地、官名、職業為氏較為多見,比方說「郭」氏——在過去,「槨」通現代的「郭」字,有人任職「槨人」,掌國君與卿大夫殯殮之槨,也就是打棺材,其子孫便以「槨」為氏,再後來演變成郭氏,這就是以職業為氏。
穿越清朝必知的30條冷知識作者:腦洞外星人9.99元129人已購免費試讀也有以父、祖、先祖的表字為氏的,戰國時期,邾國被楚國所滅,邾國本姓曹,被滅國之後子孫以邾武公的表字為氏,邾武公表字「顏」,因此子孫以「顏」為氏,顏氏為我們所熟知的名人比如顏真卿。
在春秋時期,但凡有氏的,都是一些士或以上的貴族,至少都是國人,國人通俗地說就是指城內的百姓,城外的人則被稱之為野人,他們沒有氏,但為了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方便,他們會以人的某些特點來起名,例如雲夢睡虎地出圖的秦簡出現了一篇震撼人心的家書,兩兄弟在外從軍,他們給家母的信中就以「黑夫」和「驚」為名,專家推斷黑夫此人特點是皮膚較為黝黑,故有此名;而驚這個字也許是他嬰孩時容易受到驚嚇,不過這只是猜測。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姓、氏已經歸為一體,根據《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的姓氏來看,數量甚至達到了上萬,演變的方式很難一一去印證,但姓氏最初的出現在很多史料當中還是有跡可循的。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