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對國產科幻片請寬容一點
《流浪地球》宣傳海報
今年賀歲檔的《流浪地球》讓廣大觀眾耳目一新,豆瓣評分目前8.3分,是賀歲檔影片中評分最高的。它的口碑也在不斷水漲船高,目前總票房僅次於《瘋狂的外星人》,排片率、上座率均為今年賀歲檔第一,上演了實力反超。《流浪地球》整體不錯,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我們應該對國產科幻片寬容一點。
劉慈欣與主演吳京和導演郭帆在發布會現場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認為,好的科幻作品,應該像紀實文學和新聞報道那樣真實。這就意味著其中需要勾勒大量技術細節,來構造出一個全新且逼真的現實世界。中國過去20年的一些科幻影視作品,往往空有一個故事,卻沒有能力自己去構建出另外一個「具有真實感的異世界」去流暢地「運行」它,二者兼容性很差,就會顯得劇情幼稚、故事突兀無腦。
影片中的大量行星發動機
在這一點上,《流浪地球》的製作者們可謂是很有誠意,不但請到了劉慈欣本人,而且請4位中科院科學家協助他們為《流浪地球》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世界觀。包括3000張概念設計圖、10000件道具製作、100000延展平米實景搭建。事實證明,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流浪地球》先是為我們構造了一個新世界,然後再在這個新世界上展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科幻故事。也正是因為細節十分充實、特效近乎完美,出現在其中的中國元素才不會讓觀眾覺得齣戲,反而會覺得異常親切。
《流浪地球》完成度高,劇本情節設定很合理,不愧是劉慈欣親自操刀。特效感覺超級一流,完全不像是中國科幻電影,甚至直追好萊塢大片特效。突出了對「真實感」的營造,包括地名、標誌性建築、富有中國特色的提示音和口號等。大量眼花繚亂的未來社會細節,比如地下城、空間站、外骨骼、行星發動機,另外還富有中國特色的福字、麻將,兼顧了民族感和技術感,讓觀眾立體地感覺到這確實是未來社會的某種樣子。
影片中,劉培強中校為最後點燃木星大氣犧牲自己,駕駛空間站飛向木星自爆,這裡面傳遞出了個人英雄主義元素,但在各國人員合力推動撞針和修復行星發動機的情節中,更多地強調了集體主義和人類團結,很好地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無論是身處空間站和地面主角們,還是聯合政府下屬各個國家的救援隊,他們都是在為人類文明浴血奮戰。無關國籍,無關膚色,他們都是地球和人類文明的戰士。
救援小隊到達蘇拉威西三號發動機
《流浪地球》是近幾年來中國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設定、台詞與部分年輕演員演技上雖有些許缺陷,但瑕不掩瑜。對於中國科幻電影來說,今年賀歲檔的《流浪地球》在特效、邏輯、科技、文化等細節上已經臻於完美。現代中國和古老傳承的力量——集體主義、唯物主義、捨己為人、堅守職責——十分完美地通過影片雜糅傳遞出來。科幻片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夠通過合理的想像去拓展人類認識的邊界,在此一些瑕疵都可以忽略不計,應該對國產科幻片寬容一點。
作者:曉翊
※殲15座艙內部公開:比蘇35還先進,媲美超級大黃蜂戰機
※俄烏擦出火花!數國不懷好意煽風點火,此時中國的態度很重要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