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瘋狂的外星人」太會玩了

「瘋狂的外星人」太會玩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吐槽電影院

最新大片,最辣影評,每晚搶先看


2006年夏天,《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

300萬成本砍下2350萬票房,口碑逆天,成為以小搏大的典範。

於十多年後回望,你會發現,這部誠意之作對華語電影真正的貢獻,在於它將一批真正有實力的電影人推到聚光燈下,同時,讓觀眾看到了

國產類型片新的可能



同樣是在2006年,導演寧浩和好友劉慈欣開始探討又一種可能——



「科幻迷」寧浩想把大劉的小說搬上大銀幕。

可別說那時候,即使是沈騰在幾年前接到一部科幻片的邀約時,他的第一反應都是遲疑:

「中國導演拍科幻片,簡直就是件科幻的事情。」

直到聽說是寧浩執導,沈騰立刻點了頭。

事實證明,沈騰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這部寧浩蟄伏5年完成的作品,不僅與以往一樣出手不凡,更別有意義:

它對科幻題材做了最中國的一次探索。

這使得寧浩作品又一次驚艷——

《瘋狂的外星人》

作為「瘋狂」IP的收官之作,《瘋狂的外星人》從立項起就備受關注。



尤其是黃渤、沈騰、徐崢的加盟,無疑為影片笑點和票房作下保證。

三大喜劇男神往那一站,我的嘴角就忍不住開始上揚,感覺被他們仨一起踹在了笑穴上……



好笑,是真的好笑。

春節前提前看片和今天上映二刷,院長見證了兩批完全不同的觀眾「笑翻」放映廳的盛況。

但要讓我說,《瘋狂的外星人》最驚艷之處,除了一大波笑點,還有一句台詞——

「This is China .」

沒錯,最常見三個單詞,卻在片中掀起情緒波瀾,直戳人心,只要看過電影一定印象深刻。

同時,它也彰顯出影片的中國本土科幻喜劇特質。

劃重點:

本土+科幻

先回答我:

提起科幻片和外星人,你腦海中會浮現哪些畫面?

浩瀚宇宙?太空飛船?還是高大上的生物實驗室?

寧浩偏不按常理出牌——

《瘋狂的外星人》的主場景,竟是在中國一個不知名小鎮。

故事背景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我知道你們已經笑出來了……

忍忍,再考慮一個問題:

在外國科幻片里,當地球文明接觸外星文明時,人類一般會如何應對?

一,選擇溝通;

二,選擇戰爭;

三,大部分人選擇直接開干,主角團則堅持用愛化解一切矛盾,跟外星人做朋友。

一般就這三種模式對吧?

行,我強烈建議好萊塢編劇來中國采個風。

起碼見識一下「吃貨民族」與新鮮事物交手三部曲:

這是啥?能吃嗎?怎麼吃最好吃?

如果不是中國土生土長,很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一個傾向——

實用主義



西方人追求宗教信仰,中國人則講究「以人為本,安身立命」,完全不信奉什麼創世神話。

假使真遇到外星人,兩種完全不同文化語境和教育體系下長大的人,應該也會作出截然不同的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國產科幻片總看起來很「假」。

它們往往盲目模仿外國科幻片的宏大背景、人物的行事邏輯,卻忽略了,所有故事和人物都要紮根本土,才能有說服力,才能讓觀眾產生代入感。

正如劉慈欣所說:

「我覺得科幻片在中國最被忽視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有一個想像力起飛的平台,就應該把中國的現實、中國的生活作為一個想像力起飛的平台。如果說科幻片是一隻風箏,這隻風箏必須連著大地才可以飛起來。」

寧浩遵循了這個原則。

它放飛了風箏,同時把線深深埋入腳下這塊土地。

好萊塢科幻片中,應對外星人的通常是精英和各領域專家,而在寧浩的鏡頭下,和外星人打交道的都是最普通的

中國式小人物

第一位,在遊樂園「耍猴的」耿浩

(黃渤 飾)

耿浩一生以「猴戲」為業,沒見過什麼世面,看啥都是「猴」。

眼前這個生物,四肢短小、體毛稀疏、尖嘴猴腮。

妥了,多半是剛果一帶產出的稀有品種。

剛好最近遊樂園生意不景氣,自己的猴戲也演到了一個瓶頸,出現這麼個

「基因變異雜交猴」,豈不是天助我也?!

錢袋子決定腦子,耿浩當即做出決定——

他要馴了這隻猴!

科幻片看這麼多,你見過人類上來就把外星人一綁,教他握手、作揖、騎單車、走鋼索……的嗎?

甚至還要練金槍鎖喉你敢信?

外星人不配有尊嚴嗎?!

幸好

耿浩還有個好兄弟大飛

(沈騰 飾)

,生意人,

算是有點小聰明。

在大飛看來,猴戲耍得再好,終歸是要過氣。

好不容易交到珍貴的外星朋友,成天教他耍大槍敲大鼓啥的,不是暴殄天物嗎?

不如我們把他捉回去,關進酒缸子泡酒如何?

外星人:???

見識了吧,在中國,沒有什麼是不能吃的,沒有什麼是不能盤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能拿來泡酒的……

這些獨屬於中國社會文化的標籤,獨屬於中國人的行事邏輯,與科幻題材擦撞出了極其特別又炫目的火花。

荒誕,卻讓你覺得充滿可能性和代入感。

因為每一個情節、每一句台詞、每一個細節都在說著——

「This is China.」

就如兩位男主和外星人的相處方式,可以說「土味」十足,浸染中國老百姓的

市井智慧

以為人家是猴,就又馴又要泡酒。

知道人家的厲害了,拼死拼活地要報警。

轉身看到外星人正盯著自己,立刻變身「舔狗」:

言語討好沒用,只能親身上陣賣力演出:





還沒用?



愛咋咋地吧!

「毀滅吧,趕緊的。」



這樣的市井氣和貼近生活的真實感,在影片中無處不在。



又如,雷佳音飾演的警察接到耿浩報警說遇到外星人,第一反應是滿滿的懷疑。



內心OS大概是又遇到喝假酒的了,滿臉都寫著嫌棄……

非說是外星來客也可以,「酒醒後帶上你們星球的有效證件,找我辦暫住證。「

就算外星人,沒有暫住證也要遣返!

以小見大,寧浩就這樣在一部科幻片里,勾勒出了中國社會的獨特風貌。



影片中眾多異化的、反常識的線索纏繞在一起,你會訝異慣常高尖精的科幻元素碰到淳樸現實的中國文化,竟會出現如此奇妙的化學反應。

這也使得《瘋狂的外星人》

成為一部史無前例的,別緻、荒誕、又充滿幽默感的中國本土科幻喜劇。

如劉慈欣所期望的,

「為中國的科幻電影趟出一道獨特的角度」

除了敘事風格與寧浩以往的作品一脈相承,《瘋狂的外星人》還有一枚「彩蛋」——

黃渤飾演的男主角,又叫做

耿浩

《瘋狂的賽車》里,耿浩是一名過氣職業車手,靠開車運送水產為生。

《心花路放》里,耿浩是一名沒紅過的小歌手,自顧自拋棄夢想養活愛情後又慘遭愛情拋棄。

到了《瘋狂的外星人》,耿浩是一名民間雜耍藝人,同樣沒錢沒地位,瀕臨被社會淘汰。

寧浩為何如此執著於這個名字,和這些人物的落魄遭遇?

其實,寧浩執著的是展現小人物在困境中的

掙扎

在掙扎中,他們的笨拙、落伍、焦頭爛額,製造出一系列讓觀眾感同身受的笑料;

但同時,他們的努力、認真、永不言棄,也構成了整部電影的最大張力。

即使是小人物,即使是失敗者,也需要被平等對待,保有自己的尊嚴和生存價值。

這正是《瘋狂的外星人》的核心主題。

電影里,耿浩說過最多一句台詞是: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當猴戲被嘲、園長勒令斷他活計時,他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當外星人被徹底觸怒,發出致命威脅時,他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甚至當地球文明毀滅在即、人類無能為力的時候,他還是一句「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人嘛,只要活著,只要還喘口氣,就總能找到辦法。

這種「車到山前必有路」,不冒尖、又不服氣的倔強,是中國文化中格外寶貴的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正麵價值。

看上去一點都不高大上,卻頑強到令人驚嘆。

到此,寧浩已然給這部作品,賦予了一層有別於傳統科幻片的,極其飽滿的

精神內核

但顯然,他認為這還不夠。

這幾年,寧浩與黃渤徐崢建立鐵三角,成立「壞猴子影業」推出「

72變計劃」

,以導演、編劇、製片的身份推出一部又一部優秀國產影片……

無非為一件事:中國電影工業化。

拍科幻片,不能只拍好萊塢等級的「大片」,也要拍根植於中國社會、中國文化的「科幻類型片」,讓作品清晰烙下「made in china」的印記。

情感要接地氣,技術要過硬。

院長原本以為,《瘋狂的外星人》里的特效不會太多,就算有也只會用在打鬥場面或者外星人身上。


電影中的外星飛船

但看了電影才發現,什麼叫

特效為劇情和人物服務

寧浩說,做科幻有的時候是在繡花。

「有的努力讓你看到特效,我們則是努力讓大家看不出來,讓特效更加符合真實,這也正是特效的兩種用法。」

電影里有些逼真到你毫不懷疑的場景,其實是棚里搭的實景。



包括公園、街道等等,

「為了好摳像」。

如果不是看了拍攝特輯,院長肯定被蒙在鼓裡。



最厲害的要數又萌又皮、還特別機靈的

小猴子「歡歡」。



看電影時就覺得,這位猴演員未免太會演了吧?



簡直比人還戲精!





一看特輯,果然——



寧浩證明了什麼叫「完美特效」,就是讓你完全看不出是特效。



在拍攝現場,猴子

「歡歡」的

本體只是一根棍:



一團布:

或者一個大老爺們:




甚至不存在……



或只是一個點!




最後呈現的效果竟是栩栩如生!只是苦了演員,輪番無實物表演下來,感覺逼近「精分」邊緣。

別人用特效構建想像空間,寧浩卻用特效打造現實世界,

而且「騙」得觀眾心服口服。

同樣,對戲裡

唯一一隻「超現實」的外星人,寧浩在製作時也費盡心思。

按他的說法,生物特效在全世界範圍內,是屬於難度最高的A類特效,因為難以還原出生物質感的運動方式。

為了拍好外星人,讓他看起來像「活的」,劇組大費周章。





啟用了好萊塢特效大片中常用的

面部捕捉

技術,抓取山爭哥哥的表情,創作出一個顛覆想像的外星人形象。



面上貼滿追蹤系統的山爭哥哥,就是讓這個小猴子變得活靈活現的基礎 ↓






用幕後功臣徐崢的話說就是:



「基本把我人生中所有的表情都做了。」

而我堅信寧浩還能繼續挖掘他的潛力…

很高興能在春節檔這麼重要的日子,看到國產科幻片突出重圍。



中國科幻電影發展至今,漸漸找到屬於自己的工業化方向,開始學會精耕細作,砥志研思。



我們意識到,要拍出一部成功的科幻片,光有技術還不夠。

最重要,是找到中華民族的

文化自信



地大物博的中國,從來不缺故事,更不缺創造故事的人。



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追隨西方邏輯,執著於精英「救世主」的套路呢?



《瘋狂的外星人》的出現,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所有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可能是改變世界的一份子。



這個更本土、更平民階級的視角,有可能就是中國科幻片的最佳出路。





快點「好看」,向更多人安利這部電影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口碑爆了!明年第一部大片就看它
何炅都救不起來,這節目活該糊

TAG: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