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分封諸王,到明末藩王不僅是財政負擔,還有兩個不穩定因素

朱元璋分封諸王,到明末藩王不僅是財政負擔,還有兩個不穩定因素

放牛娃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受盡了苦難的朱元璋為了不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吃苦,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享受榮華富貴,朱元璋決定分封除了太子以外的兒子們為藩王,分散到全國各地,異想天開地希望他們日後能夠成為拱衛中央的助力。沒想到自己才死沒幾年,他的四子朱棣就「拱掉了」正統的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但是朱棣卻還是繼承了父親的分封制,只不過對分封制進行了重大調整——剝奪了藩王的兵權,將明朝的藩王們變成了只知道吃喝享樂的紈絝子弟。

朱元璋

朱棣的調整雖然保住了自家的皇位,但是卻給兩百多年後的子孫們埋下了另一顆定時炸彈,由於藩王們不能參與國家政權、不能做官,甚至不能參加科舉,所以造人成了他們唯一的樂趣(幾個特別有追求的藩王除外),到了明末宗室已經成了朝廷開支的沉重負擔。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這些藩王和宗室們還佔有大量的耕地,這些耕地是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的,所以有很多農戶都將自家的耕地掛靠在「王莊」里,以免除應有的賦稅,所以朝廷能夠徵收到的田地賦稅又減少了一大塊。支出增加,收入減少,這就是朱元璋和朱棣定下的分封制給國家朝政帶來的惡果。

朱棣分封圖

然而,到了崇禎年間和崇禎死後,除了財政負擔之外,這些藩王還給朝廷帶來了另外兩個負擔。

首先,這些藩王成了農民起義打擊的對象。崇禎末年,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軍實力越來越壯大,但是他們還沒有強大到能夠直接威脅崇禎皇帝的生命,於是他們將矛頭轉向了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們。一來,殺藩王具有可操作性,攻打一些城池對於後期的農民軍來說還是做得到的,二來殺掉藩王也可以對朝廷形成一定的威懾,也能鼓舞農民軍的鬥志。比如,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掉了崇禎皇帝的親叔父、福王朱常洵,1641年張獻忠攻陷襄陽,殺襄王,1643年李自成部又攻陷武岡,殺岷王。

大順軍劇照

崇禎皇帝在位時,為了保護這些皇親,命令各地守軍加強戒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因此折損不少將帥,督師大學士楊嗣昌就是因為襄王被張獻忠所殺而畏罪自殺,藩王在明末已經成了朝廷重大的負擔,而當崇禎皇帝死後,這些藩王們更是成了朝廷的甜蜜負擔。

崇禎死後,崇禎的太子和另外兩個兒子也不知所蹤,國家一時無主,在南京的明朝官員們商議從藩王之中選立一位來繼承皇位。那些倖存的藩王們就成了候選,雖然被李自成和張獻忠殺掉或者俘虜了不少藩王,但是此時的候選人數依然十分眾多。

按照血緣親疏,有福王(繼位)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和潞王朱常淓等人,因為候選人眾多,而且南京朝廷的大臣們又各懷鬼胎,所以究竟選擇誰來繼承這個皇位,就成了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而最終也引發了一場福王、潞王爭立的鬧劇,各自站在兩位藩王背後的就是南明的軍閥和東林黨勢力,而雙方的爭鬥也為整個南明定下了黨爭的基調,最終使得南明每況愈下,最終被清朝滅亡。

南明世系表

參考文獻:《南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在潼關和陝北之間猶豫不決,這並非丟陝西的主因,他已儘力
李自成命部下燒掉糧食,部下想留點糧食給百姓,卻造成了惡劣後果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