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別把玩具放入同一收納箱,陪孩子一起分類與收納

別把玩具放入同一收納箱,陪孩子一起分類與收納

家裡總是亂七八糟,孩子的物品也丟不掉,該怎麼辦呢?採用這些方式陪孩子進行收納與減法,一起來看看吧!

育兒用品的所有權在於家長,玩教具的所有權卻在於孩子,趁著孩子青春期未滿,家長仍有影響力的時期,是陪著孩子一起整理的好時機。

別把玩具放入同一收納箱,陪孩子一起分類與收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重點在於由家長先以身教整理自己的雜物,再陪著孩子一起整理孩子的物品。三歲以上的幼兒就具有所有權概念,青春期的孩子更有主見,家長不宜擅自決定孩子物品的去留。我採用以下方式陪孩子進行收納與減法。

總量限制

跟孩子說明家裡的儲存空間是固定的,和孩子約定好收納櫃的數量與位置,以此為基準進行總量限制。當想要新的玩教具,得考慮是否有地方收納,若空間不足,就需要考慮取捨。同理,若想買新衣服,就得考慮衣櫃空間是否充裕;想買新書,也要考慮書櫃空間。如此一來,可以教孩子避免衝動消費,購物前的預想與規劃,也是極佳的思考練習。

別把玩具放入同一收納箱,陪孩子一起分類與收納

用品轉手方式

不再需要的用品,毫不猶豫地轉手:捐贈、贈送給親友或網友、通過網平台轉售、回收。

若欲轉售或轉贈,我會和孩子一起將用品或玩教具仔細清潔整理過,讓物品以完好乾凈的狀態到新家去,希望下一位使用的孩子心感雀躍與歡喜。而在清理的過程,孩子也能學會惜物愛物的態度,平時在使用的時候,會更為珍惜。

玩教具分類規則與遊戲規則

整理過多的玩教具曾是我的惡夢,縱然每日睡前整理到井井有條,當孩子早上睡醒,短短三十分鐘就會天地變色。

孩子同一類的玩具太多,成人應該把一部分先收起來,然後以定期輪替的方式,讓它們回到孩子的生活空間。過多的玩具,並不會豐富孩子的探索,反而會讓玩具的特性無法顯現,沒有機會被仔細反覆的探索和發現。

原先我按每一組玩教具作為分類基準,後來我意識到分類太細與類別數量過多,造成孩子歸位困難,於是我們改變分類規則,拋棄原有包裝盒,將所有玩教具簡化為以下幾類:布偶類、火車與軌道、木頭積木、樂高積木、家家酒、益智類、美勞類、樂器類等。

採用開架式柜子,輔以籃子收納,一來空間感乾淨俐落,二來孩子歸位時無須費心排列也不顯凌亂。高度不宜高,應適合幼兒,讓幼兒能獨力取出與收拾。

別把玩具放入同一收納箱,陪孩子一起分類與收納

同時也設置暫存籃,孩子如遇一時難以歸位的物品,先擺放至暫存籃,待有時間再來好好整理。另外,以無痕膠帶在地板劃定孩子的停車位,則有助騎乘玩具的歸位。書包則以衣架弔掛收納。

遊戲規則就像在幼兒園一樣,一次只取出一籃,想要使用另一籃,得先將原本的玩教具歸位,歸位時直接將玩教具放回原本的籃子即可。自此之後,孩子將玩教具歸位容易許多,能夠獨力完成,家裡終於擺脫隨時天地變色的惡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電熱水袋爆炸,5歲女孩35%燙傷!使用取暖物品必注意
4步驟陪伴孩子面對重大災害,家長要學習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