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法時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問
行善法時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答
在修行過程中,要善巧於取捨。善法有大小之分,當自己的力量無法兼顧時,不要因小而失大,應舍小取大。比如說持戒與布施比起來,持戒功德相對要大得多,因此在修習持戒時,就應將持戒放在首要位置,布施次之。世親論師說過:「如大海水與牛跡水,其量相差懸殊;持戒功德與布施功德亦如是,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因行布施容易,世間屠戶等劣種人也可做到,但持戒並非如此。」要做到持戒,必須要對三寶有信心,有一定正知正念。
這點大家都應明白,在求證菩提的修行中,要觀察諸善法功德大小,不能拘泥於小善而舍大善。在《百喻經》里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孩為了一塊糖,而將家裡的金銀財寶給了小偷,比喻有些人舍大利而取小利,這是極其愚痴的行為,在我們修行中應切實加以注意。
大乘菩薩行善法的大小標準是依利益他人大小而分,對眾生利益大的行為是大善,利益小的是小善。如果布施對眾生利益較大時,對支分微細戒律是可以開許的。在《無盡慧經》中對此有專門論述:比如有人遠來向安住寂靜處的菩薩求法,而菩薩正在守持禁語寂靜安住等戒,這時如果菩薩不舍禁戒,不為求法者布施教言,則為因小而失大,根本戒也就觸犯了;如果為利益他人毀壞禁語等微細學處,不但沒有過失,而且有很大功德。但是,這種開許在一般情況下只限於微細的支分戒,如果布施與主要戒條有抵觸,就要舍布施而持戒,因為這時持戒功德遠遠大於布施。
在此取捨過程中,我們應當依教證與清凈智慧來選擇。到底何種善法能真正利益眾生,並不是以一般凡夫所謂的好心好意抑或惡意之標準而定,因為凡夫人智慧低劣,看不到長遠因果,有些事表面與其真實面有很大差別。再者,如果以智慧深入思辨自己的發心,有時雖然好像是利益眾生,實際上大多數是以利益自己為出發點,為自私自利而行表面的利他之行,這樣不但無有功德,反而有過失。
所以在此過程中,必須用智慧來攝持,防止自己造惡業。現在這個時代,許多人口頭上說得很好聽:我要弘法利生,因而大興土木造廟子、塑佛像、講開示……做很多表面上的善法,但真正目的卻落在追求名聞利養、自己今生後世的人天福報上,這種作法實際上沒有多大意義。
真正的大乘菩薩,他的所行有時從表面上看可能與利益眾生無關,有時甚至是為了個人利益,但實際上,他一切行事皆是利益眾生的甚深密行。他在為一件似乎私事忙碌時,實際上要牽涉到很多眾生的利益,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一生都在寂靜山中獨自修行,而他的個人修行利益了所有眾生,這一點必須用智慧火眼金睛仔細地觀察。現代商業社會是龍蛇混雜,名優產品與假冒偽劣產品摻雜在一起,一般人很難分辨清楚;佛教界也是如此,不以智慧去觀察,極難辨出真假。
敬摘錄於《入菩薩行廣釋》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