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中國的冠服制度,大約在夏商時期初步確立,至周代趨於完善。這以前,古代男子一般都是長發披肩,或稍加系束,或梳成辮髮,頭戴冠巾。只有犯人才剃去頭髮。古代婦女的髮式,與男子大體相同。夏商周時期,冠服制度已成為體現統治階級意志、分別等級尊卑的東西,標誌著權力和等級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種飾品逐漸成為服飾發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22—前221年),冠服制度則進一步納入「禮治」範圍,成為禮儀的表現形式,充分反映著封建的等級制度。按照《周禮》規定,舉行祭祀大典或朝會時,帝王和百官必須身著冕服或弁服。它的具體形制因穿戴者身份的尊卑貴賤不同而各有差異。這個時期服裝的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上衣大多為小袖,長到膝蓋,下裳為前後分制,兩側各有一條縫隙,腰間用絛[tao濤]帶系束。

戰國時期,服飾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現。深衣是將原有的上衣和下裳縫合在一起的衣服(有些像後世的連衣裙),因「被於體也深邃」(意思是遮蔽身體的面積大。見《禮記·深衣》)得名。胡服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服裝。它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與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以致形成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第一次的大變革。

秦統一中國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漢代秦之初,大體上沿襲了秦制。至東漢明帝時,始參照三代與秦的服制,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它基本上可以分為曲裾與直裾兩類。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直裾又稱襜褕,除祭祀、朝會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服飾的另一特點是實行佩綬制度。

漢代婦女一般都將頭髮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婦女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子裹頭。漢代婦女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的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大多僅有兩隻褲管,類似今天的套褲)的。

漢代的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顯著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服飾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第二次大變革。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洒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當時,一些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醉心於褒衣博帶式的漢族服飾,開始穿著漢族服裝;同時,在北方少數民族遷居中原、民族雜處的情況下,廣大漢族人民也逐漸穿起少數民族服裝。從此,原有的深衣形制在民間逐漸消失,胡服開始盛行。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受衣祛約束的衫。少數民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緊窄的褲褶和襠。漢族婦女的髮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漢族婦女的服裝,初承秦漢舊制,後有所變化。衣衫多為對襟,下著長裙,腰束帛帶。少數民族婦女除穿衫裙外,還穿 襠和褲褶,與男子幾乎沒有區別。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與「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的正式場合所著的衣服,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則多穿白衣。唐代婦女的髻式繁複。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角梳篦的。貴族婦女面部化妝成「額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由於唐代處在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文化交流中取廣采博收政策,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因而「渾脫帽」、「時世妝」得以流行。貴族女服呈現以展示女性形體和氣質美的薄、露、透為特點的中國封建社會絕無僅有的現象。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第三次大變革。與前兩次服飾大變革(南北向交流)有所不同,這次的特點是東西向的服飾大交流。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演變為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與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袍衫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婦女的髮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多如眉皺」;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遼金元三代均為少數民族執掌政權。服飾既各具本民族特色,又表現出與其他民族相融合的特徵。遼代契丹服與漢服並行。契丹族男子「髡髮」,穿皮袍皮褌。女子面部常飾「佛妝」(以金色塗面),著直領左衽團衫,拖地長裙。金代大體保持女真族服式,適應游牧生活需要,盛行保護色服裝。男子通常梳辮髮,頭裹皂羅巾,身穿盤領窄袖衣,腳著烏皮靴。女子辮髮向上盤髻,服裝以襜裙為主。法定服飾初承遼制,後吸納宋朝服飾特點,形成女真、契丹、漢族三合一的特色。元滅南宋後,種族等級森嚴,在服飾上多有禁制。帝王、大臣朝會時,一律穿同一顏色連體緊窄的「質孫衣」,以質地精粗不同區分等差。冬服、夏服也各有定製。貴族滿身紅紫細軟,以寶石裝飾為榮。婦女一般戴皮帽,穿左衽窄袖織錦女袍,著靴。其最具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它上寬下窄,像個倒翻的花瓶。蒙古族男子皆剃「婆焦」,戴皮帽,著右衽翻領皮襖,穿靴。遼金元戎服以便於騎射為特色。

明立國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復了唐朝衣冠制度。所以,有明一代,重新出現了法服與常服並行的狀況。明代的法服與唐制大體相同,只是進賢冠改成了梁冠,並增加了忠靜冠、保和冠等冠式。明代官員戴烏紗帽,穿圓領袍。袍服除有品色規定外,還在胸背綴有補子,並以補子上所綉圖案的不同,表示官階的差異。官員的腰帶因品級不同質地也不一樣。出於強化中央集權的需要,等級限制之嚴格成為明代服飾的一大特點。讀書人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則穿短衣,戴小帽或網巾。明代婦女的髻式也很多,而且常在額上系兜子,名「遮眉勒」。所著衣裙與宋元近似。但內衣有小圓領,頸部加鈕扣。衣身較長,綴有金玉墜子,外加雲肩、比甲(大背心)等。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清兵入關後,為鞏固其在中原的統治,強制施行「剃髮令」,並相繼制定了官民服飾制度、服色制度等。結果導致傳統冠服制度的最終消滅,形成滿族服飾的一統地位,從而出現了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的第四次大變革。清代男子一律剃去額發,後拖長辮。服裝有袍、襖、衫等形制。官員穿開衩箭袖長袍,外著朝褂。胸背各綴有一塊補子,上面綉有各種紋飾,用以區分官員品級。此外,還用帽頂飾物質地的優劣來表示官員品階的不同。清代婦女的服飾則滿漢兩制並存。滿族婦女梳辮或髻,或「兩把頭」、「大拉翅」。著旗裝,即穿旗袍,外加坎肩,穿高底鞋。漢族婦女仍上著衫、襖,下著裙、褲。這一形制流行了200多年,至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長空,辛亥革命發生,男性紛紛拋棄長袍馬褂,剪掉長辮而著起中山裝或西裝,婦女蜂起剪去長發而穿起西洋化的旗袍,長不過膝的裙裝,從而掀起中國服飾史上又一次新的更大的變革。服飾的發展重新回到了一個自由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漢惠帝被皇后的話感動,傳旨廢除了「挾書令」
漢宣帝頒布詔令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