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提出冒險戰術,程昱顧慮重重,郭嘉為何態度堅決

曹操提出冒險戰術,程昱顧慮重重,郭嘉為何態度堅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發生在曹操殺害董承及董貴妃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程昱和郭嘉。原文如下:

且說曹操既殺了董承等眾人,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來弒董貴妃……叱武士牽出,勒死於宮門之外……操諭監宮官曰:「今後但有外戚宗族,不奉吾旨,輒入宮門者,斬,守御不嚴,與同罪。」又撥心腹人三千充御林軍,令曹洪統領,以為防察。操謂程昱曰:「今董承等雖誅,尚有馬騰、劉備,亦在此數,不可不除。」昱曰:「馬騰屯軍西涼,未可輕取;但當以書慰勞,勿使生疑,誘入京師,圖之可也。劉備現在徐州,分布掎角之勢,亦不可輕敵。況今袁紹屯兵官渡,常有圖許都之心。若我一旦東征,劉備勢必求救於紹。紹乘虛來襲,何以當之?」

操曰:「非也。備乃人傑也,今若不擊,待其羽翼既成。急難圖矣。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正議間,郭嘉自外而入。操問曰:「吾欲東征劉備,奈有袁紹之憂,如何?」嘉曰:「紹性遲而多疑,其謀士各相妒忌,不足憂也。劉備新整軍兵,眾心未服,丞相引兵東征,一戰可定矣。」操大喜曰:「正合吾意。」遂起二十萬大軍,分兵五路下徐州。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衣帶詔」事件暴露,曹操殺害董承、王子服等人,又將董貴妃絞殺。面對袁紹的強大軍事壓力,曹操果斷提出東征徐州劉備的想法。謀士程昱對此顧慮重重,但郭嘉則非常贊同曹操的想法。此後,曹操親征徐州,趕走了劉備,關羽也因此來到了曹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程昱口中的「掎角之勢」,意為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牽制敵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的「皆侯景叛戾,虛相陷誘,指成提挈之舉,終無掎角之勢。」

與歷史的真實相比,小說中的這個情節有真有假。據《三國志?武帝紀》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公將自東征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而在《三國志?程昱傳》中,也無程昱對曹操的設想提出擔憂的記載,可見小說中的這個情節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同時從程昱一生的表現來看,在這樣的關鍵性問題上,程昱上不會這麼糊塗的。

郭嘉對曹操東征徐州的設想是什麼態度呢?《三國志?武帝紀》中有明確的記載:「郭嘉亦勸公,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三國志?郭嘉傳》注引《傅子》中也提到:「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由此可見,在是否東征徐州劉備這一問題上,郭嘉發揮了關鍵作用。

至於說到小說作者為何要虛構程昱的擔憂與猶豫,主要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為了讓情節變得更加驚險、刺激,二是突出郭嘉在曹操謀士中高人一籌的能力。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殲滅黃巾余部期間,朱儁身邊的確有位幫手,不過卻並非劉備
此人與五虎將中的三位有過單挑,戰平趙雲馬超,唯獨輸給張飛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