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全球第三代戰鬥機產量哪家強?這型機奪魁無懸念,印產戰機竟墊底

全球第三代戰鬥機產量哪家強?這型機奪魁無懸念,印產戰機竟墊底

雖然現在F-35、殲-20、蘇-57等第四代(俄標第五代)戰鬥機佔據了媒體頭條,但需要指出的是,哪怕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美國空軍,第三代及其改進型戰鬥機依然是主力構成,那麼問題來了,全球有至少超20種血統純正的第三代戰鬥機,哪一種機型的產量是最高的,哪一種又是最「難產」的?

圖片:三代半、四代機和三代機

所謂的第三代戰鬥機,就是指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以電傳操縱、靜不安定及翼身融合氣動布局,採用推比8一級渦扇發動機,具備以脈衝多普勒(PD)機載火控雷達為支撐的中距攔射能力的新一代戰鬥機,如F-16、F/A-18、蘇-27、米格-29、殲-10、幻影2000等都是典型的三代機,而早期型三代機,如F-15缺乏電傳操縱系統(最新的F-15SA才具備),F-14、歐洲「狂風」都採用了變後掠翼而非翼身融合靜不安定布局。

圖片:狂風算是非典型三代機

三代機的發展,其實一直從上世紀70年代延續到現在。美國雖然早已裝備了F-22和F-35兩種四代機,但洛馬的F-16、波音的F-15和F/A-18E/F「超級大黃蜂」都仍然在生產中,而歐洲在90年代一口氣推出了「陣風」、「颱風」、JAS-39「鷹獅」這三種三代半戰鬥機,亞洲國家中,中國、日本和印度,也在2000年前後推出了殲-10,F-2和「光輝」(Tejas)這樣的國產三代機。

圖片:超級大黃蜂還在生產

在這其中,產量最大的,毫無疑問是美國的F-16。自從1974年首飛、1978年投產以來,「戰隼」的產量截止2018年6月已高達4600架以上,在這裡面美國空軍前前後後裝備過近3000架F-16,美國的盟友們,如荷蘭、比利時、丹麥、韓國等多個國家,也先後裝備這一機型,甚至一些前東歐國家,如波蘭也買了F-16。

圖片:戰隼造了超4600架

F-16的產量之大,遠超其他的三代機。比F-16略早出現的F-15「鷹」式戰鬥機及其改進型F-15E「攻擊鷹」,合計產量也不過是1600架左右,米格-29、F/A-18「大黃蜂」及「超級大黃蜂」家族產量也是1000多架,「狂風」總產量約1000架出頭(含英國獨有的ADV制空型),蘇-27(不含蘇-30、殲-11系列)產量只有800架左右,幻影2000產量也只有600架。

圖片:委內瑞拉的F-16

相比三代機,三代半戰鬥機的產量還要更少一點。歐洲「鴨」家三劍客中,目前訂單、生產數量最大的是「颱風」,英德意西、沙特、卡達等國一共訂購了600多架,已造了500多架,「陣風」截止2018年12月只造了169架,加上法國、印度等國,總訂單也不過是近300架,「鷹獅」目前已生產了200多架,但新增訂單還不如「陣風」,這些歐產三代半戰機,在產量上要比上一代的「狂風」、幻影2000之類差一截。

圖片:颱風和陣風,總產量都是差強人意

不過,中國日益現代化的空中力量,倒是成為三代機新的增長點。據外媒估計,殲-10系列自從2003年裝備中國空軍之後,目前包括殲-10A、S及其大改款殲-10B、C,已造了數百架,殲-11系列自從1998年首飛成功後,殲-11、殲-16等改進型,裝備中國空海軍的數量,已超過了俄軍陣中的原裝「側衛」數量。

圖片:殲-10A

如果說,各國三代機中,產量最少的,大家可能一時半會還想不起來。日本在F-16基礎上由三菱改進的F-2支援戰鬥機,總產量僅90架,還被311地震的海嘯沖毀了幾架,但是,比它還少的印度自行研製的「光輝」(Tejas),自2001年首飛以來,居然連同原型機和目前小批量生產的MK1型量產機,總產量為26架,當之無愧成為最稀少的量產型三代機。

圖片:目前量產的「光輝」MK1型戰鬥機,去年出產的第11架

「光輝」甚至比起他們的老鄰居兼老對手——巴基斯坦和中國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產量都少一截,後者目前已批產100多架,這還是成飛在殲-10科研生產任務中騰出手來的國際合作項目,由此可見,印度人造戰鬥機,真的是30年磨一機,就圖個歡樂,至於效率是什麼,管它呢。

『我是尤里(微信公眾號:wulongfangwu1 ),今天不談復仇先聊點別的,快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和天天快報上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尤里今天不復仇 的精彩文章:

俄繼續增強黑海艦隊家底,2艘輕護將服役,擬帶10馬赫鋯石導彈
蘇57垂尾標記泄露天機,和神秘隱形無人機聯網作戰向F35看齊

TAG:尤里今天不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