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爸媽的這兩點特徵,決定著孩子一生的性格,學會教孩子很重要

爸媽的這兩點特徵,決定著孩子一生的性格,學會教孩子很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爸媽教孩子總是會經歷這樣三個步驟,孩子犯錯之前總是提醒自己要對孩子有耐心、要溫柔,可是等孩子一犯錯氣頭上來了還是會忍不住對孩子打罵,事後就非常的自責和後悔,悔恨自己沒有耐心的去教育孩子,又想著給孩子一些補償。所以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學了很多育兒道理,可還是教育不出來一個好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始終不贊成打罵孩子或者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始終學不會我們希望他們學會的東西,打罵或者吼叫孩子只會讓孩子非常的恐懼,以至於孩子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在如何應對恐懼這件事情上,甚至會把父母希望自己做好的事情也拋諸腦後,所以孩子能掌握好的事情只有如何做才能讓自己不挨打,大部分孩子的天性或者特長都是這樣被自己父母扼殺的。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除了打罵還有什麼更為合理的懲罰措施呢?

1、 讓孩子承擔犯錯後果

在大多數孩子的人生路上,父母都是在竭盡全力的幫孩子去規避各種風險,就害怕孩子走了彎路、犯了錯,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都無法認真去聽父母的教誨,所以也難免會逼得有些父母動用武力。

其實,於是天天在孩子的耳邊嘮叨,不如就放手讓孩子去犯錯,然後讓他自己去承擔自己犯錯造成的後果。比如孩子早上上學總是賴床,媽媽怎麼說都不聽,那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叫他,上學遲到後就讓他自己去面對自己因為遲到這件事帶來的後果,讓自己去面對老師的責問。

2、 建立準則

俗話說國有國法,那自然也是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以"幫助孩子成長"作為目的,可以制定一些家規,幫孩子樹立必要的規則意識,而這個規則也一定要有明確的界限,只要孩子觸碰底線就要受到懲罰,比如讓孩子去做一件對她有幫助,但是一直是她不願意去做的一件事。

總之需要記住的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懲罰",但是這種懲罰並不是就是要動用武力,所有的家庭教育都要明確一個目標,那就是幫助孩子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 的精彩文章:

因家長的一時大意,12歲男孩患上尿毒症,靠透析續命8年

TAG: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