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聞一多先生曾說,人家都說是唐詩,我要反過來說,是詩唐,就是詩歌的唐朝。唐朝的確是一個文學的時代、詩歌的時代。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初唐詩歌雖未能盡脫六朝的浮華和纖弱,但隨著王勃一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情一吼,隨著陳子昂充滿悲壯的「念天地悠悠,獨愴然涕下」的千古絕唱,就已經把「綺錯婉媚」的上官體沖得七零八碎,唐詩就像一個決心「仗劍辭游」的英雄少年,開始從幽深的宮廷台閣毅然決然地走向茫茫的關山和塞漠。

繼之而來的是那一群氣勢磅礴的邊塞詩人,他們豪情慷慨,氣魄壯偉。王昌齡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男兒本自重橫行」的高適也來了;更不能少了岑參和他的這一首:


磧中作

唐代: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時。他出塞時,才三十齣頭,正是充滿銳氣的年齡。岑參喜歡用綺麗的筆調來凸顯西北地區冰天,雪地,火山,熱海的異域風光,歌頌保衛邊疆的戰爭,歌頌將士們不屈不撓,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有一種感人的廳情異彩。

「磧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詩。從詩句看,岑參離開長安已近兩個月了。宿營在廣袤無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寫下了這首絕句。詩人精心攝取了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向讀者展示他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詩於敘事寫景中,巧妙地寄寓細微的心理活動,含而不露,蘊藉感人。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走馬西來欲到天」,表明詩人揚鞭躍馬,從長安出發,沿著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風塵僕僕地向西進發。「欲到天」,既寫出了邊塞離家之遠,又展現了西北高原野曠天低的氣勢。「辭家見月兩回圓」,則從時間著眼,柔情似水。一輪團圞的明月當空朗照,觸動了詩人的情懷,他不由得思想起辭別兩個月的「家」來,時間記得那麼清晰,表明他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殷切。這句詩含蘊很豐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人們愛用月亮的圓缺來比喻人的離合,看到圓月,就會想到與家人的團圓,現在是月圓人不圓,自然不免要牽動思鄉之情。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詩人剛剛把他的心扉向讀者打開了一條縫隙,透露出這一點點內心深處的消息,卻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現實──「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上句故設疑問,提出一個眼前急需解決的宿營問題,下句詩不作正面回答,卻轉筆寫景:好像詩人並不關心今宵宿在何處,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磧中之景,寫出了明月照耀下,荒涼大漠無際無涯的朦朧景象。景色是蒼涼的,但感情並不低沉、哀傷。在詩人筆下,戎馬生涯的艱苦,邊疆地域的荒涼,正顯示詩人從軍邊塞的壯志豪情。

讀邊塞詩,怎麼能少了這一首?噴發著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岑參做為邊塞詩人,或歌頌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一往無前的昂揚鬥志,或訴說戰爭的艱苦和殘酷,都那麼英姿颯爽,氣勢灼人,因為他是盛唐的詩人,盛唐詩壇的風雲人物,噴發的是永遠震撼人心的邊塞英雄交響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從醫學的角度看戀愛,不能太經典了
很好看的100本穿越、古風小說,收藏慢慢看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